在监外执行罪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点赞:5126 浏览:161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监外执行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监外执行罪犯分散较广,给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监外罪犯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完善判决机关、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确保判决与执行的相互衔接.完善有关对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与监管的法律法规.同时,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管,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和帮教作用.要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检察机关应加大刑罚执行监管力度.

[关 键 词 ]监外执行,管理,问题,对策

监外执行是我国一项重要刑罚执行制度,它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对于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监外执行管理工作现状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监外执行罪犯在执行中长期漏管、脱管,不能够接受监督机关的监管.

一、监外执行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以笔者所在方正县为例,我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山区, 距省城哈尔滨170公里,幅员3 0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万,所辖8个乡镇,共有10个派出所.近年来,我县监外罪犯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08年5月30日,我县现有监外罪犯155名,其中:判处缓刑149人,剥夺政治权利5人,检测释1人.从数量上看,缓刑罪犯居多,占90%以上,从犯罪类型上看,交通肇事犯罪44人,占28%,故意伤害犯罪39人,占25%,盗窃犯罪21人,占13.5%,从来源上看,本地、农村的居多,占71%.由于监外执行罪犯分散较广,给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监外罪犯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法津文书传递不畅通,交付执行工作脱节,交接程序不完善,法律文书不按时送达.在考察中,基层派出所普遍反映没有收到监外执行罪犯的判决书及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法院对罪犯判处缓刑后未能将《判决书》等法律文书及时送达机关或当地派出所,或交付执行没有严格按照告知程序告知监外罪犯应当在什么时间范围,在哪个监督部门报到,以及不按期限报到的后果,导致监管部门无法掌握监外罪犯的基本情况,不能建立相关监外罪犯管理档案并对其监管,这就必然造成监外执行罪犯漏管的发生.如2006年我县开展“核查纠正监外执行脱管、漏管专项行动”,本县辖区共计核查出监外执行罪犯115名,因为法律文书不能及时送达造成漏管的监外罪犯就有83人.

2.执行机关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监外执行罪犯由县级机关指定其居住地派出所具体负责监督考察,并建立健全监外执行罪犯的各项管理制度、档案和各类台帐,定期进行教育和考察,实行规范管理.监外罪犯应按规定定期向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并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基层派出所虽然都建立了管理制度、监外执行罪犯档案和台账,但不少派出所存在监管档案不全,未建立监督、考察小组,无帮教措施等情况,有的罪犯档案袋中只有一份判决书而没有考察、帮教记录.有的监外执行罪犯不按规定向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监管机关也不过问,以致一些监外执行罪犯外出后监管机关对其去向、出去做什么事都不清楚,也就无法对其进行监督与考察.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监外罪犯外出打工经商的多,监外执行难度加大.法律规定,监外执行罪犯外出要向当地机关请检测和定期汇报思想及活动情况.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监外罪犯为了生存,必须从事一些经营活动,或外出打工,而法律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规定,这就使得居住地机关、基层组织和群众难以对他们进行监管.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每年都有约20%的被考察对象是在外地打工或从事商业经营,而机关对他们的考察监督因其在外地而难以进行.

4.基层组织和群众监督流于形式,帮教措施形同虚设.监外执行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有开放性的特色.罪犯应在专门机关和基层组织、群众的监督之下接受教育改造.但在实践中,监外罪犯被裁决的情况往往只有派出所或其亲朋知道,而基层组织和群众知之甚少.大多数基层组织和群众只知道罪犯已被释放回家,而对其为什么被释放回家,是否还在服刑期间、刑种是什么则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组织和群众监督只能是流于形式.有的虽然存在形式上的帮教组织,但由于帮教措施不健全,实际上也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帮教作用.

在监外执行罪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罪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5.对监外执行工作认识不足,监督不力.基层派出所普遍警力不足,随着维护社会治安任务的不断加大,他们往往偏重于查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调处民事纠纷以维护辖区内的社会秩序,而对监督监外执行罪犯这一“软任务”重视不够,使监外执行工作责任难以落实,以致出现无监督措施,无监督组织,无帮教活动等情况.

三、避免监外执行罪犯漏管脱管的方法和对策

1.完善判决机关、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确保判决与执行的相互衔接.法院做出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判决和检测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后,应当及时与执行机关联系,并按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交接手续.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1)书面手续当面交付清楚.(2)判决书、交付执行决定书及有关监外执行罪犯的所有法律文书及时送达执行机关,使执行机关了解和掌握监外执行罪犯的犯罪事实、监外执行的法律依据、期限、内容,以便制定监管措施.(3)监外执行罪犯档案由县级机关(下转56页)(上接54页)统一备案后,由其居住地派出所分别建立监管档案.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发生监管脱节现象.

2.完善有关对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与监管的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规定对外出打工经商的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与管理方式,改变监外罪犯单一由居住地机关监管的传统监管方法,可以规定为:对被判处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在刑罚执行期间检测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机关执行.罪犯因生产、生活需要必须离开居住地的,应当如实向机关书面报告自己的去向、生产经营地或者暂住地,并经县级机关批准.机关在核实其报告后,应当及时委托其生产经营地或者暂住地的机关代为对其进行监管.受委托的机关应当及时建立监管档案并对其进行监管.这样,就可以避免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出现真空的情况,有效防止脱管现象的发生.

3.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管,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仅要建立监外罪犯档案、台账,而且要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如考察制度、监外执行罪犯定期汇报制度等,并指派专人进行跟踪考察与监督管理.对监外罪犯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去向等要做到了如指掌.对监外执行罪犯的跟踪考察、监管情况,每月一次的被监管人员思想汇报等,派出所都应当归入监管档案.同时,上级机关应将派出所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情况纳入基层派出所考核范围.

4.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和帮教作用.机关应当在罪犯被确定监外执行刑罚和刑罚执行期满后,向罪犯居住地周围群众和罪犯所在单位公开宣布,让基层组织和群众充分了解在自己身边犯了罪的人,司法机关做出了怎样的处理.同时,应当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基层组织、群众知道如何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监督帮教.群众知道了罪犯的犯罪情况,才能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协助执行机关做好监管工作.机关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还应和基层组织、群众一起,建立对监外执行罪犯的帮教组织,并制定有效的帮教措施.

5.对监外执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少监外执行人员本来就是因为不懂法而犯罪,缺乏对自己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后果的认识,对其被决定监外执行刑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义务不清楚,甚至认为法院判决后就没有自己的事了,既不向派出所报到,也不定期汇报自己的思想.因此,监外执行决定机关在向监外执行人员宣布监外执行决定时,应当告诉他们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及时到派出所报到、定期汇报自己思想动态等事项.

6.检察机关应加大刑罚执行监管力度.监所检察部门对自己辖区内的监外执行人员,在全面掌握并且做到心中有数的前提下,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监督,并对所有的监外执行人员每年进行一至二次全面考察.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依法进行处理.对派出所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未建立帮教小组及帮教措施没有落实的,及时建议派出所建立健全,对脱管漏管的,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向派出所提出建议,对考察中发现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及时建议有关部门作出收监决定.从而确保监外执行工作的严肃有序进行,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