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与

点赞:18313 浏览:819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加快建设步伐,推进法治化进程.文章分析新时期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探讨农村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农村法治建设;现状;措施

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工程.依法治国方略已提出十五年,但我国农村法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推进法治进程.

一、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农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制意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有的人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权,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而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无视法律,排斥法律权威,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偏激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农村法制不够完善

截至2011年2月底,我国已制定法律共239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部分法律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立、改、废活动,造成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相互抵触,影响法律的整体和谐,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如按照简易程序罚款,1996年《行政处罚法》规定数额为50元,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为200元.在法律之间,基本法和单行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之间,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还没有完全配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出现了“断层”和“缺项”,如涉农立法严重滞后,质量不高、层次较低,《农业法》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

(三)封建社会人治思想尚未根除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官从政法、民从私约”传统习惯.受此影响,一些基层干部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错误认为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就越来越难做,或者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部分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没有摆正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大事,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四)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农村社会矛盾趋于复杂化引起不稳定因素增多,存在纠纷的主体、案件的形式、潜在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等问题.因村财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纠纷增多,导致越级和件增多,治安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频发,、伤害类案件剧增.例如,石家庄2008年全市各类案件中有80%出自农村地区,且多为故意伤害、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类型犯罪;另外,农村社会黑恶势力猖狂,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和谐稳定.

(五)村民自治没有落到实处

建设法治国家,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村法治成为城市化进程的薄弱环节.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不足之处,部分村民自治组织不健全,自治机制缺乏活力,决策和管理不到位.部分农村基层自治还存在两委关系不明确,村委会议事、决策的程度不高,缺乏公开透明,农民选举意识差,对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

(六)涉农行政执法不够规范

农村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情况混乱;执法主体不规范、混杂、力量分散,权威不高;执法主体人员少,且经费严重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水平低,依法行政观念不强;现行法律规范对农村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存在明显缺陷,造成执法依据不全,权力交叉;执法人员易受各种干扰,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个别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农村法治建设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发展缓慢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因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年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经济还较落后,只能解决温饱,尚未奔小慷.部分经济困难的农民根本就不关心法制建设,甚至并不懂得什么是法制.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严重束缚了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而新时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一是农民增收难.

(二)立法滞后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法律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涉农立法明显不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且很多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导致许多农村问题无法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同时,一些农村基本法律(如《农业法》、《村委会组织法》)的配套法规、规章不健全,且可操作性差;立法不完善使农民的应有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如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三)普法力度不够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瓶颈

农村基层的普法工作已进行到第六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形成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没有形成持续、深入、稳定、有效的普法工作机制.普法的力度不够,形式过于单调,不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媒体手段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宣传,仍然局限于一阵风式的宣传;缺乏有针对性的普法形式,没有把握时机、紧跟形势进行普法教育.因此,虽然经过二十六年普法,但在有些地方,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新时期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增强法治建设意识

农村基层组织要深刻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实现从“乡土秩序”向“现代法治”的转变,从“纸上的法律”向“现实的法律”的转变.摈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至上意识.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二者不能偏废.要努力做到四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搞好法治工作的根本前提.

新时期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法规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