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途径

点赞:13692 浏览:578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05新方案实施后,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内容是归于德育类教材中的,出现了课时少,内容多而杂的状况.同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轻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这种前提下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突显,本文将探讨在此种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途径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弱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而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质高低将影响国家未来建设的速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将来的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合格劳动者,如果我们的接班人都是法盲,都是违法犯罪者,那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将会怎样? 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多种途径,创设各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以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的反思

作为两课组成部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今已是各个高校在培养学生德育与法制意识的主要教材.但是由于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个单独的课程合并到一起,使法制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出现了教学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教师授课要么蜻蜓点水,要么疲于奔命,一系列知识点的罗列、堆积,师生间缺乏交流,一些课堂讨论、典型案例、社会现象分析等也因课时限制而不能进行.特别是合并后的新课程中法律的知识明显减少,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法律知识不少,但只是记在笔记里,划在书上,没有培养起对法的信仰,形成“知而不信”现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制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都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有的甚至法律知识还较丰富,而面对具体问题时,大致可分为三类:①法律意识较强,能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对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极力维护,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②有法律知识,且了解法律规定,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司法腐败等现象,使其对法律产生误解,一些大学生犯法并非因为不知法,而是知法犯法,把法狭隘地理解为一种工具,而非追求的目标,认为法就是条文,而忽视了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即秩序、自由、效益、平等、人权、正义等.③思想简单、易冲动,感情用事,往往丧失理智,根本不考虑法律规定及行为后果.

2.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向家庭、学校、社会敲响警钟,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犯罪,牵涉到千家万户,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智则国家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崛起的保证.“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非常活跃,但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在外界的不良诱因下容易冲动,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计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根据200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不学法、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确是一个重要方面.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从小抓起,通过不间断地教育、灌输,逐步形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自强自律、自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优良品格.把住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这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不能及时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类型增多,教育的形式不断多样化,以上种种新变化都对高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探索多中途径以配合我国当前高校中法制教育的不足:

3.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抓住大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渠道,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受法制的熏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两课”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加大普法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3.2 利用课余时间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利用校园文化这块主阵地开展一系列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举行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开展社会调查、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及咨询活动、开办相关网站;与校广播站联合开办法律专题栏目、在校电视台播放大学生德育教育节目、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逐渐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其能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牢固树立起法制观念,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3.3 用先进事例引导学生.高校法制教育应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以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去教育和熏陶学生、用遵纪守法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影响和感化学生,努力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结合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发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怎么写作,点滴净化灵魂,从而使大学生明确纪律与自由、与法制的关系,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3.4 重视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应积极与地方司法部门联系,开辟并充分利用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多参与一些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如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大会,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高等院校开设法制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等,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的、直观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守法的自我修养,积极参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践.

3.5 综合社会力量.切实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制,完善家庭法制教育环节.家庭教育是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应通过家庭会等方式使学校和家长建立经济性联系.通过组织家长听取法制宣传讲座、对优秀学生的宣传、以及由于教育方式不正确而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分析,使家长了解到家庭普法的重要性,保证这一环节不脱节.加快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健康的环境.进一步加快取缔关停学校周边网吧、歌舞厅、酒吧等不适合大学生成长的所,净化图书市场.阻止不健康书籍流入大学生手中.

诚然,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而言,法律未曾获得应有的至上价值,也未获有人们与之青睐的心理空间,就算是现代“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能为人们带来何种利益大家也不得而知.这个意义上讲,以法制教育塑造法治观念的范式路径,实为中国法治化进程不得以而为之却又不失为唯一恰当的选择.不过必须指出,法制教育的重心并不在于敦促人们如何遵守义务、如何服从国家利益,而应该耐心细致、百烦不厌地呼唤人们对法治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