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的法治化问题

点赞:32979 浏览:1558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有首先厘清社会管理创新和法治的关系,明确社会管理创新为什么要法治化、怎样法治化的问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才能顺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得以保障.基于此,本文从阐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强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法治理念出发,分析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型城市安徽省淮南市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缕析出其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法行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以及社会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是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关键要素,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管理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82-02

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立法机关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的完善法律制度;社会管理主体――我们的执政党、各级政府即国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国家有关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契合;培育社会组织,保障其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强化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人们是对法律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是一种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个国家法律运行的思想基础.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强化法治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人权是法治的核心价值.2004年,人权入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向国民、向世界的一项郑重承诺.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不但是我国的宪法法律规范,更应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我们要执政为民、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只有始终把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们才能自觉自愿地参与管理、服从管理.因此,尊重人权、保障人权是“有序社会”、“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2.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温家宝总理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的确,当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就是公平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缺失造成的,法律制度本身和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司法过程等都被普通民众怀疑存在公平正义问题.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保障人们有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参与权,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的贯彻落实,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制度公开和结果公正.确保底线公平,实行最低保障,不能再让“该吃低保的人吃不上低保,该住保障房的人住不上保障房”的现象侵蚀人们对国家的信任.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逐步实现,才能达成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3.参与的理念.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就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就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畅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通过方式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参与的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和怎么写作的对象,社会管理只有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才能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政府要依法规制自身的行为,真正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做到政府放权,社会有能力承接,做好政府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及良性互动.

二、创新立淮南特色法规体系,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写作度基础

吴邦国委员长虽然宣布2010年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社会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新问题的解决需要地方立法探索,社会管理立法中已有的国家立法需要得到地方立法的细化以增强其可操作性.淮南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较大市具有地方立法权,所以,淮南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要根据淮南发展实际,结合五彩淮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具有淮南特色的、完备的社会管理法规体系.

1.完善社会立法,强化民生保障.要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保障社会安定,社会法的立法完善就成为当务之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为社会管理提供了宪法依据;先后颁布的民生保障方面的法律,如《物权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侵权责任法》、《社会保险法》等,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淮南市当前需要探索社会领域一些地方立法,如工资、集体劳动关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新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健全社会组织法律立法,保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上涌现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只有从制度上明确社会组织的定位,明确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及其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社会组织才能顺利承接政府的放权,协调政府对社会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因此,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从制度上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增强其管理和怎么写作社会功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淮南可以学习广东的做法,放大对社会组织登记的入口关,加强对社会组织成立之后的管理,政府逐步向社会组织购写怎么写作.同时将上述做法上升到地方立法的高度,用立法形式确认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并继续怎么写作于淮南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3.完善立法,确保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公众是社会管理和怎么写作的对象,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怎么写作的主体之一.只有让公众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才能激发其主人公意识,自觉履行义务,理解、认同政府的管理.淮南市当前应做好的公众参与的地方立法有: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权、地方立法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立法听证等的立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以地方立法加以健全和完善,增强其可操作性,才能确保公众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参与社会管理. 4.加快网络信息管理立法,引导虚拟社会有序发展.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是国家广开言路、征求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诈骗、造谣、诬告陷害等新型犯罪行为的温床.要创新网络信息管理,就必须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 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淮南地方立法的重点应当是网上舆情监测、重大事件快速反应、网上舆论引导、网络实名制等制度的完善.

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法可依”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环节.但是,80%以上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由政府承担,政府的社会管理超越法律的界限,必然造成政府不依法行政,甚至任意破坏践踏法律.其结果必然是:公众失去对法治的尊重,社会“潜规则”横行,腐败现象加剧,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必将是社会崩溃.所以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打造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政府既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又要合理行政,自觉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公共决策程序公开,方便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保障决策科学.

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健全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并不是要消灭一切社会矛盾,而是要增强社会容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鉴于我国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利益群体诉求多元等社会现实,应当建立健全与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尊重社会主体的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权.按照矛盾与纠纷的具体情况,分别引导公众通过不同层次的纠纷解决机制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引导公众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司法裁决等方式解决纠纷.当前,在社会矛盾化解领域,信访被视作一种重要渠道.但信访纠纷解决功能错位,承载的负荷过重,领导的法外施恩,人治色彩浓厚,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降低了社会矛盾化解效率,增加社会矛盾化解难度.


司法是保障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淮南要实现管理创新,就要真正做到司法为民、亲民、便民、利民,切实增强司法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判决应当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追求社会效果以不突破法律为界限.

五、提高全民特别是社会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

社会管理人员对社会的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人的活动,这就要求包括社会管理人员、社会管理对象在内全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和适用法律的能力.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注重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广大市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努力提高社会管理人员适用法律的能力,提高适用法律的技巧,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社会管理和怎么写作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