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改还是不改

点赞:32491 浏览:1538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倒数完毕,一个旋转着的地球伴随音乐出现,紧接着打出“中国电视台”与“新闻联播”的金字招牌,然后跟进“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套流程几十年如一日,每晚7点准时降临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简直是这多变的时代里硕果仅存的一点不变.因此当“新闻联播要改革”的消息传开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关注.

2009年6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表示,央视在本月或稍后会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进行调整,“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

在喻国明的描述里,这次改革首先是表达风格的变化,“过去是比较严肃、拘谨”,今后则会“使媒介的个性显得更突出一些,更多样化一些,更举重若轻一些”,“从过去的比较端庄变得更加像一个新闻媒介”,不再像过去一样“作为一个传达政令的教导者、领导者”.在内容上,则会“大幅度地压缩一些领导人的报道”,加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

新闻联播:改还是不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新闻联播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新闻联播的气场

新近去世的《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曾说:“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会说‘那不是罗京吗’可是没有人敢过来.要是看见毕福剑,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毕’.”


他身后,这段话常常被人提起,用以证明《新闻联播》连带到播音员的强大气场.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的周小普,1978年考进了人民大学新闻专业,80年代初期,随着电视进入家庭,她发现很大一批关注时政的市民成了《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那时候的街坊邻居,见面时爱聊点政治局势之类的,很多材料来源从《人民日报》换成《新闻联播》了.这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当时的新闻系学生周小普感觉《新闻联播》尚处于草创时期,有一些问题,“但是大家只能看这个,当时整个国家都没有其他的播新闻的方式.”在80年代中后期,《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常常是在60%左右.

30多年的《新闻联播》史里,唯一一次出格也是在这段时间.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示改革不是源自内在动力,而是外在压力:“我推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央视最近通过一些事件,比如新楼配楼火灾以后的社会反应,认识到自己的形象不是很好,想努力改善一下;二是年初的“大外宣”计划,打算投入重资以扩大国内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让新华社也建一个面向世界的电视频道,这可能让央视感到一种竞争压力.”

周小普倒认为,如果从技术角度上考量,《新闻联播》其实一直在改革.“比如说,对政治性新闻的软性化处理,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播新闻.”

给周小普留下很深印象的是2005年报道三峡工程,以“陈大爷挖鱼塘”为切入点:以前只要洪水一来,鱼塘尽毁;而今大坝既起,蓄水分洪,陈大爷不仅能够放心挖鱼塘,而且藉了水电站的便,都能以电氧气泵给鱼塘供氧了口

这类以小人物命运来折射大环境变迁的新闻报道并不新鲜,但因为出现在《新闻联播》,倒可以看出节目姿态的改变.

两年以后,这类叙事方式已开始被系统推广, 2007年6月10日,“百姓纪事”首次出现于《新闻联播》,讲述“徐少勤和他门前的那条路”的故事.徐少勤先因农村收费不规范而断路,后因合理征收农业税而把路垫平,再因为政府修路才“红红火火搞起了农机站”.门前那条路灯对应着个人背后的大背景:农村税费改革.

软性处理方式同样也体现在表现领导人形象上.“应该是2002年底的时候,新闻联播对总书记的讲话,采用了同期声方式报道,也就是摄制时同期录音,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有现场感,能够体现总书记本人比较亲和的性格特点.播出以后,受到总书记的表扬,这样的报道方式,突出了电视传播的特性.”周小普介绍.

去年地震期间,与温家宝在灾区的视察慰问,都采用了同飞机升空时发生爆炸,当天的《新闻联播》打破了国外新闻在国内新闻之后的常规,将这则新闻做了一个6分钟的头条.拍板的是当时的副台长杨伟光:“这是全世界报纸、广播、电视的头条,我们放后面行吗”

出格有风险,然而事实证明杨伟光的拍板是正确的:没有挨批评,反而得到了不少好评,这次调整也被看成央视新闻改革的典范.但改革好像就停在了这一步.杨伟光回忆当时与播音员的交流,他提出要尊重观众、怎么写作观众,不要摆出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或者用一些带有威胁性的诸如“我们拭目以待”的说法,“当时有个别传统播音员不同意我的意见,说,‘那不行,《新闻联播》就是要字正腔圆.’”

在播音员的定位上,两种传播观念已经发生碰撞.背后隐藏的,则是《新闻联播》作为意识形态的传达者,与作为新闻职能的履行者之间的矛盾.

结果是,《新闻联播》成了一个既有又没有新闻的节目,网友们总结规律为:“前面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不是出国就是下乡;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丰收;最后十分钟,其他国家都很惨,不是爆炸就是造反.”

这显然不是当下中国的全貌.对于新闻受众所期望的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的要求,老大媒体没能完全满足;但对于另外一些观众,在《新闻联播》中所能获取的信息,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比如许多专业股民就拿《新闻联播》当股市晴雨表,虽然未必能看到个股机会,但政策变化趋势和板块孕育机会还是有可能捕捉到的,更可以由领导人在《新闻联播》上的露面频率或位次,揣测高层的人事变动,以及未来政策的走势.

2006年6月,康辉、李梓萌初次亮相,尽管也就出现了一次,却还是引发了争论.支持者认为《新闻联播》需要新面孔新血液,而反对者则指出新人上场时出现的紧张,“康辉声音偏嫩,高音偏强,而李梓萌经常吃字,声音缺乏稳重、权威”,认为不符合节目风格.

2007年12月6日,原先主持央视《晚间新闻》的海霞坐进了《新闻联播》直播间,与她合作的是资深主播罗京:时政要闻都由罗京来播,后面关于民生、地方的几条稿子才由新人来念.次日,罗京旁边换成了李梓萌,分工与前日相同.除了新人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网友评论她们的表现相比老牌播音员,“稚嫩而且略带紧张”.但这种感觉,也可能只是《新闻联播》本身的氛围带来的.

12月8日康辉再度出现,12月9日原先主持《新闻30分》的郭志坚登场,四位新主播已悉数亮相.当时央视网站上有票选新主播及搭档的活动,这些主播们最后得到的头衔,却是类乎选秀类节目的“最端庄”“最漂亮”“最稳重”与“最帅气”.而很多观众期许的新主播能为《新闻联播》带来平易、亲和的新风格的愿望,却还是落了空:李梓萌曾尝试“微笑播音”,但受到的非议 远大于好评,有指出微笑与所播内容的不合适,但更多的,仍是指出微笑与《新闻联播》的不兼容.

改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

纵观这30多年的《新闻联播》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展江认为,《新闻联播》并没有足够的内在改革动力.

对喻国明教授口中“早就在酝酿和改变”当中的改革事宜,展江表期声报道方式.除了同期声,细节的捕捉与展示也是重要的表现方式,2007年1月15日视察安徽的报道中,就有一个传神的细节:在农民家里以手掬水而饮.

“可以这么说,新闻联播节目中将电视表现手段基本都用了.但观众们是否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周小普总结.

在喻国明的介绍中,这次改革也很难算是脱胎换骨,只能说是小步快走,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以一种小步变化的方式积累.但是在节奏方面,在方向方面比较稳定,比较持续地在进行这种变动.”这种方向就是《新闻联播》要逐渐承担更多专业媒体应该承担的角色,“《新闻联播》并不仅仅是一个代表政府喉舌的媒介,同时还承担着社会的守望者、社会信息安全的保障者和相关的新闻的所谓时事顾问、意见领袖、信息管家,这样的一种专业主义的角色.”但这些在传媒学者眼中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方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有观众认同《新闻联播》的“庄重、严肃”的特色,认为这紧凑精确的30分钟“代表着中国新闻电视最高水平,点点滴滴都足见功夫,就像国粹京剧一样有板有眼”,改变反而是违背民意.甚至还有人主张领导人的讲话不能被压缩.

“同样是报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如果讲话有八点,那么《新闻联播》就是从一到八挨个播一遍,但是要在凤凰卫视,就可能是有选择性地播其中的某几点,而这几点,一定是社会一直比较关心的问题,媒介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周小普介绍.但对于有专门审看间,一部红机直通中南海的《新闻联播》来说,将领导人讲话原文照录,比起有选择性地择取重点,风险要小得多.

相应的,既然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意见,很多将《新闻联播》作为政策文件解读的投资者,愿意先看到全貌,再来揣摩其中的意旨.对普通观众来说难以忍受的长篇发言,在他们看来,一字不能易,何况删减.

在展江看来,这一切议论还有些为时尚早,对于《新闻联播》能否真正迈出改革之步,他还持观望态度,“理论上说,改革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体制所决定的.但是在短期之内,它是有可能改变的,比如在允许的口径内报道一些突发事件,但是长远来说,是不大可能改革的.全世界官办媒体,要想赢得公信力,都很难.”

从一个节目到党政喉舌

在普通人家里还没电视机的时候,“新闻联播”就已经出现了.1976年7月1日,《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在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当时的国家电视台)开播,一周三次,每次10~15分钟,没有播音间,主要播放各地电视台的新闻片,也有北京台自己制作的.

当时的新闻片以胶片拍摄,到北京之后,不仅要冲洗,更需要配音.《新闻联播》的第一代播音员李娟回忆,当时没有声像合一的设备,送来的片子只有图像,没有声音.因为没有投影幕放映员将胶片打到白色的墙面上,播音员一边看片子,一边念解说词,由录音室录下来.播放的时候也是两盘带子,图像一盘,声音另一盘.因为必须配合片子在合适的时候摁按钮,“录音室要高度精神集中,高度技术熟练.”

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周小普说:“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常常超过安排的时间,说明当时对新闻的格外重视.”

在1977年底,这档节目开始筹备改版,美工组负责人张德生负责设计片头,他提出建议,把节目名改为新闻联播,因为原名太长,每个字就显得太小,与整体片头不协调.

当时设计的片头,画面正中一座电视塔,“新闻联播”几个仿宋美术字及拼音位于.

电视塔的片头有过两个版本,而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中国地图版本,才到我们熟悉的地球版本.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播出,播出时间仍为15分钟,播音员是李娟,或赵忠祥――男女播音员共同主持的情况,是在1987年后的事了.是年5月1日,由北京电视台改为电视台的第一声问候,也是由李娟在《新闻联播》中发出的:“电视台,电视台,观众同志们,节日好.”

李娟记得1978年中美签署建交公报,需要采访中国老百姓对此的反应,结果采访车停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门口,她和摄像从车里出来,一下被围住了:“哎哟,电视里那个人出来了,活的,快来看!”

来采访的《新闻联播》播音员狼狈地逃走了:那样热情汹涌的人潮实在采访不了,“拥着那车都快翻了”,只好原路折返.李娟并不气恼,“就是觉得电视太了不起了.”

改革开放后不久,《新闻联播》开场时对观众的称呼即由“同志”变为“朋友”.

但当时的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关系还不像现在,央视的“特权”,直到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才被提出: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电视台供稿;二是必须转播《新闻联播》.中国家庭每天7点到7点半,按着遥控器换台看《新闻联播》的情况,原因得追溯到那时候.

在前一年的1980年,因为《国际新闻》节目的人,《新闻联播》的正常播出时间已经是半个小时.而《新闻联播》具备了发布重大事件的“党/政府喉舌”功能,则要到i982年.

是年9月召开十二大,决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改由20点提前到19点,也就是发布单位由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改为电视台《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