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为“改文风”突破口

点赞:10672 浏览:443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厦门日报》以人物报道为突破口,在2012年12月实施新一轮改版之际,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星期天人物”专版,将新闻焦点对准本土“草根”人物,鼓励记者深入采访,精雕细刻,再由编辑部精心包装,连续推出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报道,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关 键 词 :改文风 本土人物 讲故事

写谁?让本土“草根”人物成为新闻主角

作为一个以大篇幅专门报道人物的版面,“星期天人物”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位.也就是说,写人,写谁?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成为这个版面的报道对象呢?报社领导给版面策划人员两条指导意见:一是贴近性,二是差异化.这使采编人员的思路豁然开朗,“写谁”的问题立刻有了清楚的答案.以“本土的”“草根的”人物作为报道对象,让这个版面的定位准确而清晰地呈现出来.

2012年12月9日,《厦门日报》“星期天人物”版首次亮相,以几乎一个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第一篇人物报道《寻母》.这篇报道的主人公名叫王琦,是一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厦门一家物业公司,事业有成,有房有车,还一边工作一边在厦门大学读研.他是一个孝子,始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条件改善之后,就把父母接到厦门居住.不幸的是,在一次家庭聚餐之后,他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在公共场所走失了.

从此,寻母成为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和弟弟一道,几乎找遍了厦门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赴邻近的漳州、泉州等地,但始终没有母亲的消息.为了找到母亲,他印了几万份寻人启事,把母亲的照片放得大大的,四处张贴,只要一听说哪里有类似走失的老人,他立刻冲向哪里.几个月苦苦的寻觅,让他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但始终不言放弃.他说,只要能找到母亲,再苦再累也值.

这篇报道发表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王琦的孝心感动了许多人,不少素不相识的市民通过微博等方式为他寻找母亲提供帮助.

从那以后,《厦门日报》“星期天人物”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人物报道,报道对象全部是本土“草根”人物,有长期定居厦门、倾心教育事业、爱厦门胜过爱故乡的外籍女教师,有酷爱摇滚乐、组成业余摇滚乐队并唱出明星效应的厦航飞行员群体,有养猪养出知名品牌并被上市公司收购的另类“猪倌”,有不当县官当农夫、承包山地办农场的老干部,有创业有成、当了老板却一心想当演员、热衷于在影视剧里“跑龙套”的超级戏迷等这些平凡人物,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创造什么惊世骇俗的奇迹,可他们的故事却打动人心.

写什么?写出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

把新闻焦点对准“草根”人物,以平凡人为新闻主角,是否意味着新闻的平淡化?这样的报道会不会流于“扯闲篇”?因此,在“写谁”的问题明确之后,写什么,就成为下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物报道为“改文风”突破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怎么写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有人说,人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同类.此话不检测.可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引起同类的关注呢?要么,他有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遭遇;要么,他有异于常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要么,他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要么,他为人们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新鲜活法等由此看来,一篇成功的人物报道,关键在于写出这个人身上独特的内涵.

《厦门日报》“星期天人物”版发表过一篇人物报道,题目是:《我的名字叫红》.这是借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一部长篇小说的题目.为什么耍给文章取这样一个标题呢?因为报道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特殊遭遇的人.他S岁因病失明,被父母抛弃,在孤儿院度过童年.20多岁前,他没有名字,人们通常唤他“暝仔”(瞎子的闽南语谐音).后来,他为自己起了名字:红针棉.红,取自红婴院的头一个字,那是收养他的地方.针棉二字,是因为他的工作常与针线、棉布打交道.

以这样一个充满了苦难与挫折的人物为报道对象,这篇文章的基调应该是压抑、沉闷和忧伤的吧?不,记者关注他的苦难,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苦难的描写,而是努力去发掘他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比如,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从不低头,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顽强的毅力苦学生存和工作的技巧,练就了一身让人惊叹的绝技.

他能用舌头来穿针引线,最快四五秒就能穿过;他能凭声音分辨出劈柴是晒干的还是风干的;他发明了独特的剥花生的方法,剥得比健全人还快.他总是鼓励自己,要“做有用的残疾人”.他经常对人说,“我的世界里有光明”.如今,他s8岁了,已经退休,但他依然有“工作”,那就是到各个社区、公园为歌友们吹笛伴奏,经常一吹就是两三个小时,每星期的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这篇报道,写的是一个命运悲苦的人,整篇文章却洋溢着温暖和乐观的基调,读来既让人感动,又催人奋进.

《血疑女孩》的故事同样感人肺腑.一个名叫文青的女孩,从老家闽北来到厦门工作.正值青春芳华,她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未来有无限美好的憧憬.可是造化弄人,她得了白血病.更让她难以置信的是,当她需要骨髓移植的时候,她的亲人竟与她血型不合.原来,她是一个弃婴.他们在她被遗弃之后,收养了她,并把她养大成人.

离奇的身世几乎将她击倒,但她坚强地挺了过来.她一边治疗,一边寻亲,可是,尽管她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已经广为人知,但她的亲生父母始终没有露面.厦门警方还为她专门组成小分队,根据仅有的线索专程赴闽北为她寻亲,但依然无果.在这个过程中,她体会到炎凉,也感受到温暖.

她的养父母倾尽全力为她治病,连房子都卖了;她的男朋友始终不离不弃,陪她度过艰难痛苦的时光.她坚持与病魔顽强斗争,从不轻言放弃.许多人关心她、鼓励她、帮助她,她也通过微博与善良友好的人们互动.在这篇报道中,一种温情始终弥漫在字里行间.虽然这篇报道发表之后不久,文青姑娘就不幸去世了,但她的故事,她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依然感动着许多人.

怎么写?用平实的语言讲生动的故事

要把人物报道写活,很不容易.写人物,怎么写?这其中大有讲究.如果没有对人物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如果没有踏实深入的采访,如果不善于观察,不会发现细节,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要想写好一篇人物报道,难.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厦门日报》把人物报道作为“改文风”的突破口,以人物报道为窗口,观察“改文风”的实效.


自从有了“星期天人物”,《厦门日报》的采编人员就有了一个新的兴奋点,他们把这个版面作为一块业务探索的“试验田”,大胆创新,又不断切磋交流,慢慢地就做好人物报道达成若干共识.

首先,要学会讲故事.

其次,采访要深入.有时为了写一个人,得采访十个人,因为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印象,写出来的人物才有立体感.

再则,要善于观察,善于抓细节.生动的细节,对刻画人物的性格至关重要,有时一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与这些相关而又同样重要的,就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了.《厦门日报》提倡人物报道的精细化操作,主张用平实的语言讲生动的故事,反对粗制滥造,拒绝华而不实和概念化、程式化的文字.

所有的这些共识,在一篇又一篇人物报道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成功的例子不少,其中一篇广受好评的报道,题为《摸得到的爱》.文章写的是一对盲人青年的恋爱故事.这个故事是从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场婚礼开始的.

男主人公因双目失明,一出生就遭亲生父母遗弃,幸被好心人收养.后来,养父母因为生计艰难,曾一度把他送进福利院,却又因亲情难舍而将他接回.在养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他渐渐长大.然而,在他15岁时,养父瘫痪,次年,养母因操劳过度辞世,他不得不再次被送进福利院.在福利院,他一度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在阿姨的百般呵护下,他终于走出情绪的低谷,自强自立,不仅学会了盲人按摩,有了一技之长,还参加了盲人乐队,成为活跃分子,并且赢得了一个盲人姑娘的芳心.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一对盲人青年终于喜结连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道的语言,它看似平淡,实则充满匠心.整篇报道采用的是一种平和、平实的叙述语调,没有华丽的词藻,连形容词都很少用,娓娓道来,好似一泓清泉,在山闻流淌,看似平静,却时有波澜,浓浓的感情就蕴含在淡淡的叙述中,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这些人物报道的成功,与编辑部的精心包装是分不开的.因为版面相对充裕,编辑大胆采用大图,而且多用图,让版面真正图文并茂.同时,在标题制作、提要概括、段落切割与小标题提炼等环节,十分用心,使报道总能以最优的效果呈现.

这个版面上的照片,大多出自摄影记者王火炎之手.他是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勤奋,而且有想法、有创意,许多图片与文章相得益彰,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更让人称道的是,他每期都给读者奉上一篇“拍摄手记”.这些文字简洁、朴素,有感而发,真情自然流露,有时比人物报道的正文还吸引人.

编辑 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