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作文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心”

点赞:32211 浏览:1466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和表达水平.但当前教学中学生恐惧作文,厌恶作文,写作能力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写作文兴趣的缺失.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作文兴趣;培养

要改变学生惧怕作文、厌恶作文的现状,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正所谓“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边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

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命题作文是传统作文教学主要以至唯一的训练方式,其在落实大纲要求、体现每次作文训练的意图和把学生引上作文之路方面有着特殊的价值,但许多教师在命题时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不愿作文、苦于作文,泯灭了他们本该喷薄而出的写作冲动与热情.

命题怎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呢?首先,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命题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学生才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不至拿到作文就犯难.叶圣陶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题目虽是老师临时写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的”.对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往往愿写、乐写,这样可以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变害怕作文为喜爱作文.其次,命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要心理化”,作文教学理应如此.叶圣陶指出:“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理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中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见多识广;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喜欢张显个性、标新立异等命题应尽可能发挥年龄心理优势,发挥其心理潜能,为其提供驰骋想象的空间,倾吐苦乐的场所,展示才识的天地等总之,只有把文题命在学生的心坎上,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他们才能真正乐于写作.


2. 作文训练:“先放后收,收放自如”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阶段性和基础性.尤其是初中生,仍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倘若限制过多,会挫伤其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初学写作时不妨放宽要求,减少不必要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主张“作文之本,初欲奔驰”.南宋学者谢枋在《文章轨范》中也写道:“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等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多记,笔端不窘束矣”.可见,“放”的结果正是让学生对写作有了信心,有了兴趣.“放”的方法大致有:

(1)内容,立意不作过多干预.传统的作文训练对学生作文的内容、主题要求较严,许多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只能叙写好人好事,抒发乐观向上的感情.这显然违背了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真实”,催生了学生习作中言不由衷的检测话、空话和套话.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检测话、空话、套话.”窃以为,只要是真实的情感与认识,不论积极还是消极,对或错,教师首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权利.对于学生失偏颇乃至错误的看法,教师只有耐心引导、斧正的责任,断无不准发表的权利.周士魁在《作文“恐惧症”病因试探》一文中指出:“应提倡童言无忌”,“真要个别学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写出了格,也不必大惊小怪,慢慢引导就是非了.”日本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观点、主题、情调,不妄加评说,即使对不正确的看法,也不是急于让学生放弃或转变,而是任其待一段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际体验去领悟、比较、纠正,因此,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成,往往呈现“桃红柳绿、精彩纷呈”的景象.这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语文教师思考与借鉴.

(2)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创新表达.写作应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怎样表达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任其发挥所长.在“写作中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同时,我们要还给学生作文的自由,从文题到文体,写作范围以至评语和打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限制.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方面向学生推荐表达新颖独特佳作,一方面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文体和表现形式的自由.结果学生习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文体方面,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各显身手;形式上,小标题、文言、小说、童话、科幻故事乃至“蒙太奇”、“意识流”、各有千秋.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正是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的一个可喜的信号.

打破作文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作文评改“手下留情”.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了解当次作文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一个通道.不少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往往改得过多、过细、过严,惟恐不知学生问题所在.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通俗类书《学林广记》中的《速成法》一文指出:“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唐彪也说:“先生于弟子之文,改亦不佳者,宁置之等盖不可改而改之,徒费精神,终不能亲切条畅,学生阅之,反增膈膜之见.”可见,前人在批改作文时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主张少改、精改.

此外,在对学生的作文下评语时也应以批示优点、正面鼓励为主,即使要指出其作文之不足,也应以关切、商量、征询的口吻,尽量不伤及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 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文章贵有真情实感.写文章的人若无真情实感,就不能打动读者.但现在中学生作文中说套话、编检测话、扯废话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言真情”.我们应该重视综合性活动的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学生的独特感受多了,“条条框框”少了,写出的文章才更真实、更感人,至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在“读写结合”或作文评语中加以指导.

总之,语文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宽容、尊重与爱心,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信心、乐趣,使写作真正成为一种内心的需求和强烈的表达.这应是作文教学中的出发点和归缩.

收稿日期: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