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点赞:3272 浏览:93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许多学生在面临写作时感觉困难重重,作文训练也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提高作文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这里将介绍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效率的方法,培养创新发散性思维,跳出以往作文模式的框架,解决缺乏真情实感、主体缺失等问题,从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写作技巧 写作效率 创新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呆板无趣,要么就是照范文仿写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解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写作表述能力.

一、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1、龙眼.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各种范文标题归纳出拟标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成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再深入地分析各个方法的运用条件,适合怎样的环境,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熟练拟题.

2、凤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当堂拟题限时让学生完成一段开头,然后收集起来分析问题.

3、豹尾.豹尾形象地表明了文章的结尾简洁明了、强劲有力,往往首尾呼应或留有余味,需要经得起推敲.而学生在写作时容易虎头蛇尾,时间不够或者是写到后面就随便了.首先需要训练学生把握好写作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写开头的时候就应打好腹稿该如何漂亮的收尾.在教导完结尾的几种基本方法后,还需要多训练他们以融会贯通,当写到结尾时,仔细斟酌该运用哪种方式来表现,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需要精炼语言,做到字字珠玑.

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在如今学校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不能完整地消化老师教的知识,问题出在课下,在作文课后往往没有监督,学生也没有反馈.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就是讲授过的要确保学生吸收到.要布置练习查看学生吸收效果,根据结果进行课程安排,还要安排每周练习保持住这个效果.而且作文教授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要变成专题讲演来分析.如今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学生写,老师改,这个模式的弊端非常大,首先这个“改”,老师批阅作文量大自然无法每一篇都给出中肯的批语,当然有的老师一丝不苟每一篇文章都认真批改,但是那样一来,老师确实将文章的质量改高了,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学生在拿到被批改的文章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最多记得几个错别字如何改正,这样的批改就没了效果.可以选择分小组批改或是同学互改,可以讨论交换意见,共同进步,然后老师再将暴露出的问题统一进行评改,要让学生养成改作文的习惯,改到满意之后再与老师交流.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文写作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可以让学生记诵或是仿写.比如在讲解替换比较法时,《拿来主义》“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一句中的“捧”、“挂”,可以让学生分别替换别的词来做比较,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渗透语言训练.老师可以设计情境或是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赏析课外读物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强化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训练.

四、培养创新性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改变角色,让学生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发散思维的前提是生活视野要广.在训练前期教师可以硬性规定学生涉猎一些书籍,报纸,看新闻,看有深度电视节目,然后写自己的观点或评论,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拿到话题时,透过表面看本质,在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话题,选取合适的主题加以深入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创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条框想问题,思维活跃了,有了想象空间自然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五、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小议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前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试想,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对这一涉及科技发明的文章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倾向于这一主旨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必然陷入握笔难书,举“脑”艰难的境遇中去.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以上三点体会,是我教学中的一些愚见,望同行们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