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布胡同的百年沧桑

点赞:7493 浏览:310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总布胡同应该说是3条胡同

总布胡同是一条有数百年历史的北京老胡同,明朝属明时坊,因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局)设在这条胡同,所以叫总捕胡同,总捕这名儿不好听,以后改叫总铺胡同.清朝四九城的胡同分属八旗管辖,这条胡同属镶白旗,乾隆时整顿地名,改叫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改叫总布胡同,并且以朝阳门内南小街为界,将总布胡同一分为二,南小街以西叫西总布胡同,以东叫东总布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忠厚里、小丁香胡同并入东总布胡同,胡同名一直沿革至今.“”时,东单北大街一度改叫瑞金路,西总布胡同改为瑞金路八条.“”后恢复原名.离东总布胡同东口不远原来有条南北走向的城隍庙胡同(因胡同里有座城隍庙而得名,现庙已毁),民国36年(1947年)改叫北总布胡同.所以,现今的总布胡同应该说是3条胡同.

目睹历史沧桑

1900年以后,由于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形成,带动了王府井、东单一带的繁荣,总布胡同以及东单北大街的若干条胡同有了大的变化.西总布胡同目睹了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西总布胡同西口,不服清军巡逻盘查并开挑衅,被清军巡逻兵领队恩海击毙,由此成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导火索.后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赔礼道歉,并在西总布胡同西口,建了一座汉白玉牌坊“克林德碑”.1918年,“一战”结束,各战胜国议定把这座铭记着中国人耻辱的碑改名为“公理战胜”坊,迁到中山公园内.1953年在北京召开亚太和平会议时,决定把这座石牌坊改名“保卫和平”坊,由郭沫若题写坊额.西总布27号是原李鸿章公祠.这是清代京师惟一的一处皇上批准建的汉人官吏公祠.现在祠堂仅遗留下两堵墙.1911年,由卢绮园任经理的玉泉山酿酒公司,在西总布胡同17号生产出啤酒和汽水,这是京城第一个啤酒汽水工厂.1913年,家住东总布胡同的时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周自齐,捐资修建了总布胡同的柏油马路,这是在史料上能查到的京城第一条柏油马路.北京最早的电车公司1921年6月成立,1922年租用京城总监吴炳湘在西总布胡同11号的宅子为办公用房,即北京第一家电车公司办公地址,后迁到遂安伯胡同,11号院现在是西总布胡同小学.东总布胡同53号院,是中国作家协会最早的办公地址,这个院当初是大汉奸、时任北京铁路局长陈觉生的宅子,后来成了署的办公地点.解放后,成立中国文协,在此办公并设有宿舍,丁玲、周立波、张天翼、邵荃麟等文人名人在此居住过,现为国家某机关办公用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名人的香居

在总布胡同住过的名人很多,如北大的老校长、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当年住在东总布胡同32号.著名逻辑学专家金岳霖当年住在梁思成家的后罩房,北总布胡同12号.著名美籍华人学者费正清于1930年到1936年在西总布胡同21号住了4年,并在这个院结的婚.著名学者陈岱孙,住东总布胡同64号.现在西总布胡同8号,李宗仁先生回国后一直在此居住,此前住过李济深先生,在此之前住过国民党上将李弥.班禅大师生前住在东总布胡同57号,此宅之前住过沈钧儒先生.东总布胡同60号,最早是大酱房,后来是中国作协宿舍,萧乾、赵树理、张光年、严文井、罗烽、白朗、陈白尘等作家先后住在这个小院.现收入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散文《枣核》,就是萧乾在这小院写的,那棵枣树依然还在.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小时候也在东总布胡同生活过,她曾写文章回忆这一段生活经历.她那时住在外祖父廖凤静家,廖凤静是廖仲恺的哥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画家董希文的大型油画《开国大典》是在西总布胡同74号院完成的.董先生住大雅宝美院宿舍,《开国大典》的初稿在大雅宝画的,后来因油画太大,画室摆不下,他只好搬到姐姐家继续创作.在总布胡同住过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孔祥熙、张学良、张澜、王首道、龙云、史良、李德全、李烛尘、钱昌照、郭小川、陆定一、史迪威等.

总布胡同的百年沧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胡同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摘自《北京晚报》)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