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点赞:3084 浏览:71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学习者不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并且能够持之以恒.这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关 键 词 :模子与法子 识见力 自评自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倾听、死记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主要瓶颈.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促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需要义不容辞地履行这些职责,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这是语文学习观的根本改变.现在以促成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为例,浅谈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在学生刚刚开始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时,首先要选好练笔的范例,让学生认真地摹写.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中,模仿是其常常借助的一种能力.如果能找准一个好“葫芦”,他们往往可以有模有样的摹写出一个“瓢”来.譬如文言文《师说》和《劝学》,就是很好的范例,适宜初写议论文的同学仿写.学生在初步阅读对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逐渐明确:写议论文,一要有自己的观点,二要抓事实和道理跟观点扣不扣,联系紧不紧;三要抓分析和议论,归结了几点.这样一来,既有了模子,又有了法子,学生就比较容易操作.而在接下来的反复摹写训练中,学生又逐渐暴露出了开头不知引入观点或观点模糊,论点不够统一集中,行文中间段落层次衔接不紧,材料与观点不一致,事例的展开太曲折详细,论证悄然偏题、离题了,语言表达的片面、绝对化等等问题,尤其是易将事例作无序的叠加罗列、分析简单浅显甚至不会分析这两大问题特别突出.教师一是要求学生学会与范文作再次和多次的对照比较,二是通过提示、师生问答、学生讨论、上网搜寻等方式来逐步解决问题.譬如让学生明白:韩愈举“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从师的重要性,举孔子也要以他人为师的事例则是为了证明从师的必要性——“术业有专攻”,即便都是论证观点成立的必要性,文章首段举出“人非生而知之”的事实,则是阐明从师必要性的另外一个方面——“闻道有先后”.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应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去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架构难题.学生在知道要或不要做什么的基础上,还掌握了怎么做的方法,自主性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其二,要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识见力.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议论文写作模式的前提下,也暴露出了其思想认识方面的缺陷:即认知单薄、认识浅显、见解不高的问题.要解决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做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是认知共享,合作成文.让学生提供其最感兴趣,也是最关注的一些话题,诸如尊重、公德、责任心、感恩、宽容、荣辱观、金钱观等等加以训练.在任意一个话题(比如“尊重”这一话题)下,先让同学们写下一条各自的理由,并让其所在的小组做好搜集、归类、整理、重组工作,教师再予以整理,通过集思广益,借助师生共同的智慧,就某一个观点要成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或某一观点要推翻而需明确其后果的严重性及危害性,在学生归类、充实、总结、深化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一定的分析说理方法予以缀合.如用因果法一步步推出结论,用检测设法逐步引出其意义或危害,用正反对比法使内容厚实严密,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九字法使论证层层深入等等.这样的写作,能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体会到作文的成功感,从而逐步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目的.二是让他们明白见多识广的道理.养成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涉猎互联网、广电媒体等的习惯,关注焦点热点,采集有用信息,丰富扩大见闻,提升认知水平.譬如对“中国式的过马路”的现象,遭到了舆论的普遍谴责和调侃,更有人搬出中国人“素质差”的论调.而通过检索有关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应从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的角度去设置交通信号灯周期的重要参数,应从国内我们的路权分配以及信号灯设置的“无礼”的等角度去考虑,就能认知到“中国式的过马路”其实也存在着我们国家背后的制度性问题.所以认识的广度有助于挖掘认知的深度,提升认知的高度,从而形成认知的独到性.三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借助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一些哲学原理,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也是学生展开思路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事物的变化性、物质性、辩证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内外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内部规律有一个深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事物的现象能从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思想,对事例的分析能从原因、动机、意义、影响、危害等方面进行,看形式能联系其内容,从制度本身可以追溯出其原本的动机、目的,从特殊的个体现象,能总结出一类、一般的规律,从现实能推测出未来可能的后果等等.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学习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三,生成检省能力,懂得改进改善.

从某种程度而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对自己文章的修改,那他就永远没学会写文章.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评改,教师要以“主体参与式”、“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逐步让学生通过读懂评改,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评改,最后形成自评自改的能力和习惯.要使他们认识到评改作文是其“份内”的事,是写作全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顺应写作发展的正确规律.

但是,我们的同学在重读自己文章之初,往往不知道毛病、缺点出在哪里,有哪些修改的范围,这时候教师首先就要做好典例示范、明确标准这一件事.通过对一些例文的解析,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将本次作文“宜”与“忌”的几点抄录下来,以便他们在评改过程中时时对照;同时将他们的作文按程度及内容分成若干类型,并从每种类型中再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通过对佳劣之作的讲评,详细指出本次作文中出现最多、最大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懂得修改要从哪里下手.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以语文兴趣小组为中心,以写作兴趣浓郁,写作水平较高,写作悟力较强的同学为核心,先让他们改几篇教师精选出的典型的问题作文,看一下他们是否能明确问题症结所在,有何改进措施,进而对他们的评改进行面批,再协商讨论后,明确他们评改的问题和不足,继以再次让他们评改几篇作文,并与教师的评改作比照,试着找出其评改的不足,经多次循环,从而形成其初步的评改能力.以这部分同学为核心,数人负责一个组,每班分为四个组,在每人自改的基础上,再作一次修改,开展作文评优改差活动.通过“训练――评改――仿改――训练――自我修改”这么一个反复的循环过程,最后完全过渡到学生的自评自改,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把文章写出来,修改好,逐渐使学生能够学会、学好某种文体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