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二泉映月》中的融汇艺术特色

点赞:28955 浏览:1321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为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的瑰宝,阿炳的《二泉映月》可谓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撕心裂肺的二胡琴弦和悠扬的旋律和声,把中国民间音乐艺术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在经过储望华先生进行加工改编成钢琴曲之后,《二泉映月》的艺术价值飙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钢琴与二胡两种不同乐器演奏乐音的完美结合,使中西方音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汇.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民族乐器与钢琴的结合同世界音乐接轨,对我国音乐界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 键 词 :钢琴曲创新发展融汇艺术《二泉映月》民间乐器

在我们所有学习和弹奏过的中国钢琴作品里,有很多令人值得回味、印象深刻的作品,经过储望华先生改编的《二泉映月》钢琴曲,便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乐曲具备的鲜明的民族特点、流畅优美的旋律以及深沉压抑的气韵都让人百听不厌,回味无穷.作为一个演奏者,笔者认为,要加深对中国钢琴文献风格的理解,通过对该乐曲进一步的分析解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信会对自己有较大的帮助,同时掌握其特殊弹奏技巧,将能充分展示乐曲中的民族精华内涵.

一、艺术价值

《二泉映月》钢琴曲是通过钢琴的演奏让曲调中的悲愤迸发出来,使它成为具有交响性的,感情起伏更为强烈和明显的乐曲,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储望华先生在改编这首曲子的时候,他深知“这本来就是一个最纯的中国民间曲调和一个最纯的西洋乐感的结合”.改编后的乐曲做到了集“可弹性”、“可听性”、“有练头”为一体,并得到国内、国外同行一致认同.就这样,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完成了中国民间曲调和西洋乐感相结合的问题,解决中西方文化以及两种音乐体系的相互碰撞,达到很完美的和谐与交融.改编者在创作的技巧上不但做到了让中国经典音乐同欧洲音乐接轨,更为中国音乐融入世界乐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原二胡曲的旋律基础上,钢琴曲的改编创作使这一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名曲得到了崭新的诠释.乐曲在高、中、低三个声部交替进行,音乐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钢琴丰富的色彩性变化.同时,运用复调的手法、丰富的和声及织体的多种变化形式与旋律交相呼应,使音乐表现时起时伏,得到充分的展开.

在我国当前所知的钢琴曲目中,这是唯一一首改编自二胡的乐曲,相对于其他改编自琵琶、古筝的曲目其难度大了很多.储望华先生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将欧洲经典弹奏乐器,同中华民族音乐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世界各国熟悉的音乐语言和形式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以及民族音乐的精、气、神.二胡曲《二泉映月》没有华丽的音响和炫目的技巧,但在乐谱的字里行间,灌注着凝重的民族气韵.乐曲中如歌的旋律,是经历了中华(音乐)文化五千年洗礼所孕育出的艺术瑰宝.钢琴改编曲起点很高,乐曲本身就包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欣赏和演奏该曲时不能用复调、和声或演奏技巧的标准去衡量和对比此曲的难易,弹奏者应加深认识、严肃对待,任何轻视和草率的行为都是对作品的亵渎.在中国钢琴乐坛上,钢琴曲《二泉映月》这类高规格的作品也并不多见,在已有的中国钢琴曲中应摆放到相当高的位置.

二、层层解读

(一)《二泉映月》的来历和意义

说起《二泉映月》的来历,我们不得不回到关于阿炳所在的那个年代以及阿炳的生平故事.阿炳是江苏无锡人,相传是道观主华道士收养的义子,华道士精通道教音乐和古典民间音乐,会很多乐器,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阿炳自然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得到华道士的指点.后来华道士死后阿炳子承父业,年轻有钱的阿炳挥霍无度不知检点患上了严重的梅毒弄瞎了双眼,后来被请来帮忙的亲戚渐渐掌控管里的财务将其驱逐出了道观雷尊殿.从此常常在无锡的街头边走边拉胡琴.据说,阿炳常常到二泉边上去拉琴,创作《二泉映月》时双目已失明,经常卖艺的阿炳常常不能温饱,回去之后,在深夜回归小巷的时候常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感人.

钢琴曲《二泉映月》中的融汇艺术特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泉映月》流露的思想感情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抒发了自已饱经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纯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平静深沉而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而饱含愤慨之情,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格.而改编后的钢琴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了一首源于原曲但又高于原曲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伟大音乐作品.

(二)《二泉映月》的曲式分析与演奏速度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在教授学生弹奏这首曲子的同时,一定要先对这首乐曲的曲式进行分析,了解每一段落分别表达了什么含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更加形象的言传身教.其实,《二泉映月》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全曲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给人无限伤感,无尽凄凉的感觉.全曲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乐曲推向,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演奏的速度是不能从乐韵中完全单独的分离出来的,特别是这类情感起落鲜明的乐曲,往往随着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而产生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的综合变化,这并不止是单一的强弱、快慢,也包含音色明与暗,节奏棱角硬与软等综合因素的变化.而这种随着音乐气韵呼吸,徐、疾紧密连接在一起,用标准匀速不可能演绎出的特殊深邃韵味,往往是缺少曲作者那样的民族音乐情怀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钢琴演奏者最难以掌握的中国民族音乐精深内涵,在识谱初期可以沿着外国乐曲的弹奏习惯按谱制音,但是一旦熟练后就应多听二胡原曲演奏,划分明确呼吸句逗,弄懂情感涨落规律,这种弹奏才不至于落到“画虎类猫”的境地.钢琴曲《二泉映月》用行板如歌来规范速度要求,而这个速度标注的模糊,正体现出曲作者用欧洲音乐标准去界定中国民族音乐所必然派生出的审美矛盾,正是作者用这种方式化解矛盾的高明之处.

(三)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旋律

旋律是一首曲子成功的重要筹码,优美的旋律标志着曲子成功的关键.凡是经典而且经久不衰的钢琴名曲都具备着优美旋律美质,无论创作和演奏技法多么华丽而复杂,都必须围绕在旋律的第一美质上去发展变化.中国钢琴曲大都能把握住民族音乐旋律特点,失去这特点世人将难以认可.钢琴曲《二泉映月》尊重了原曲旋律,推敲旋律的风格、韵味,运用倚音、颤音、琶音等多种手法,在竭尽全力地塑造旋律特质中显得独具匠心.

用钢琴演奏中国音乐,这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发展和延伸,要想在演奏上取得成功,必须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深入的了解,按照东方音乐的审美观念来进行改编和阐述作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中国音乐的特征和内涵表达出来.演奏时应该做到“有形有神,形神兼备”,这要求演奏者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综上所述,钢琴作为世界通行的乐器,把我国民族音乐改编成钢琴曲,认真深入的研究其与世界音乐的接轨,是把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重要的关键,也是我国音乐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同时对我国高校钢琴教育也是一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