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记忆2016年第9期

点赞:20032 浏览:927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一个生产大队到发展乡镇企业的“排头兵”,从1600元的启动资金到近40亿元的家底,从为了多分少分一个土豆都要大打出手到住别墅、开轿车,家有存款几十万元等地震前的宝山村已经拥有31家企业,形成了以水电为龙头、旅游为重点,以建工建材、山珍食品开发、化工冶金、建筑装饰等为两翼的集团化公司,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3万元,被誉为“西部第一村”.

在1978年以前,贫穷始终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宝山人.当时,宝山村是彭县(今彭州市)大宝公社的二大队,全大队人均口粮只有35.5公斤,每人每天不到二两粮,全大队每年需要国家的返销粮9万公斤,生产粮食的农民竟要靠国家养活!“山高路又险,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就是宝山村当年的写照.

1973年改土造田的积累

从地质队提前退休的贾正方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消沉,他像健全人一样在回家的第二天清晨就扛着锄头下地了.出工的间隙,贾正方爱和村民们聊天,杨天锡老人说:“这辈子只要能把玉米馍馍吃饱,死了也能闭眼.”话中的无奈让贾正方心里一阵难过.

宝山村群山叠嶂、山多地少,是发展农业的大忌.已经身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贾正方决心改土造田,大干苦干10年时间,建2000亩梯田.

1973年8月17日,在第一生产队的晒坝上举行了改土造田誓师大会,由党团员、基干民兵、知识青年组成的“五四战斗队”郑重宣誓,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重新安排大宝山的山山水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贾正方则是改土专业队的总指挥.

苦干5年,宝山村共改土造田715亩,过去的乱石坡变成了整齐层叠的梯田.1978年,宝山村的粮食产量由过去的11.5万公斤猛增到63.5万公斤,人均口粮达到250公斤,伸手向国家要返销粮的宝山村第一次上交了8万公斤“红心粮”.

1978年岩窝会议始创业

改土造田后,宝山村的乡亲们不再饿肚子了,却仍然过着穷日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春风般吹遍了宝山村.“要致富,发大财!”人们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全国农村风起云涌般开始了新一轮变革,而宝山村迟迟未动.因为,贾正方正在思索走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宝山记忆2016年第9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站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贾正方想干什么?”盼望将集体财产分光吃净的人罗列了贾正方18条罪状,上告县委.

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贾正方没有因此退缩.在发表“四个坚持”讲话的第二天,贾正方在宝山村牛圈沟路边的一个岩窝里,组织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会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宝山村的出路在哪里?

贾正方和大队委员们挨个分析了全村1888名社员的情况,结果让大家瞠目结舌:1888名社员中,真正有办法自己致富的只占5.8%,其余的人连科学种田都不会.如果一下子把他们推向一家一户经营,他们哪里能走得出来!

这一次岩窝会议最终确定,宝山村将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打石头、烧石灰、挖煤炭,宝山村用辛苦积攒起来的16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开采马鬃岭铜矿.

贾正方和社员们一起住岩洞、啃红苕、喝泉水,每天天不亮便出工、晚上看不见了才收工.没有钱请人设计,贾正方就自己设计,仅仅用了40天,宝山人就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砸出了一条2.5公里长的山路.支委赵正祥则带着300多人用肩扛的方式将9吨重的两根钢绳在悬崖峭壁间架设了700多米长的索道.

1979年4月下旬,马鬃岭铜矿开始试采,当第一车矿石从索道上呼啸而至时,村民们欢呼雀跃.这天晚上,宝山村沉浸在欢乐与激动之中,村民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连一向滴酒不沾的贾正方也难抑喜悦之情,频频向村民举杯.

这是宝山村历史上第一个白手起家办成的企业.铜矿投产后,第一个月就运出矿石700多吨,当年盈利5万多元,为宝山村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资金.

1980年异想天开建电站

矿山总有采完的一天,宝山村的支柱产业到底是什么?贾正方苦苦思索着.

大宝山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泉多、水流急、落差大,有发展小水电的极好条件.村委会迅速统一思想,决定修一座小电站,解决全村人照明的需要.

得知宝山村要修电站,当时的彭县县长段耀华指示县水电局给予技术支持.县水电局派来的工程股长和技术人员对宝山村进行了几天的勘测后,股长黑着脸扔下一句话:“这里建电站,根本不具备条件,你们得慎重考虑,不要异想天开!”

对修建电站,村里有少数人本来就持怀疑态度,甚至和贾正方打赌:“你要真能把电站修起来,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听了工程股长的话后,反对的呼声更高了.

在一次支委会上,贾正方激动地说:“对认准了的事,哪怕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得干!”宝山村生产队副队长李兴远,一听说村里要修电站,便自己购写了一套农村小水电自学丛书,日夜刻苦学习.在会上,他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认为宝山村完全具备修建小电站的地形和水利条件.

宝山电站的设计和修建极为“独特”,因为请不起设计师,电站只能由自己设计.李兴远一面计算一面绘图,戴着1000多度近视眼镜的贾正方则拿着20倍的放大镜在旁边指指点点,提出意见.用麻绳代替水平仪、用竹竿测量隧道等这些在如今看来有些儿戏的做法,却凝聚着贾正方等人的全部智慧与心血.

1980年7月试机的那天正下着大雨,龙槽河涨起了大水.随着水轮机的高速运转,发电机发出了强大的电流等宝山村自己投资、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宝山电站试机一次成功,这件事在县水利局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们前来考察后认为,设计无懈可击.

但是,当时的贾正方和村民们还不明白,修电站必须报告县电业局,否则发的电不能进入国家电网.被贾正方等人笑称为“黑电站”的宝山电站培养了宝山村第一批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人才,并积累了日后发展多座水电站的宝贵经验与资金.

1983年,宝山村建起龙槽电站.1986年,全国最大的村级电站――桂花树电站在宝山村建成.

20多年间,宝山村共建起17座水电站,每年能带来2.8亿元的收益.

1997年二次创业搞旅游

经过连续近30年的艰苦创业,宝山村已经有了一定的家底,部分干部和群众有了“差不多”的思想,想停下来歇一歇,享受一下富足的小康生活.难道宝山村就顶了天,不需要再拼搏进取了吗?

1996年,贾正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省委号召“全省学宝山”,而此时的宝山村却陷入是否要进行第二次创业的争辩中,村党委开始讨论“全省学宝山,宝山怎么办”.


1997年9月,贾正方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如醍醐灌顶,让贾正方意识到过去思想保守、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并不适宜新时期的发展,不能为宝山村再创辉煌.

打造宝山村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意识超前的贾正方看准了旅游这个朝阳产业,以此作为宝山村第二次创业的“重头戏”.

宝山村开发了野味十足的回龙沟生态旅游区,在回龙沟内发掘出回龙峡、奇石滩、杜鹃林、森林浴、飞天瀑布等40多个景观,让游人可以充分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景区开发后,正值国内旅游业升温,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回龙沟以其独特的生态旅游魅力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年后,攀枝花地质队在大宝山钻出了温泉.打出温泉后,宝山村便立即动工修建了生产井,省内外敏感的企业家们闻讯而来,进入开发区修建温泉宾馆.

回龙沟景区和宝山温泉的开发让宝山村在第二次创业中成功地“引进来”大批企业和资金.正如贾正方设想的那样,宝山村打破了封闭的带着小农经济色彩的发展格局,面对新的世纪,打开了山门,实现了新的腾飞.

后记:此次采访贾正方是一次心情跌宕多变的经历.有宝山村如此辉煌的成就,打开记忆,讲述历史,理应充满自豪与骄傲.然而,“512”汶川大地震使宝山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挫伤.细数往事,贾正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如今悲烈的现状.但是,宝山村还在,宝山精神还在,只要人还在就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三年之内我们要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五年之内要让宝山村重现辉煌!”连日来,在板房建设工地查看的贾正方,虽然难掩脸上的疲惫,但他的自信与豪情却溢于言表,这给了宝山人无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