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抛弃老地名是文化强拆

点赞:3096 浏览:78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素材展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地名的新老更替越来越多.有的是给新建成的社区、建筑冠以高端洋气的新名字,如“曼哈顿”、“威尼斯”、“天鹅堡”之类的“洋大古怪”;有的则是抛弃使用多年的名字而改用新地名,比如徽州改名为黄山、襄樊改名为襄阳等等.

新地名激增的背后,是老地名的大量消逝.随着行政区域的合并、社区街道改造合并,一些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正在快速消失.据了解,在苏州,1995年随着一条干将路的建成,沿线就“丢掉”了多贵桥巷、鹰扬巷、双成巷、豆粉弄、朗中里、梗子里、桐桥浜等8条巷弄名;有统计显示,因1980年至2003年的旧城改造,北京市旧城区的胡同地名消失了40%;从1984年到2005年,杭州仅上城区就消失里弄360余条;1991年至2000年,广州老地名就消失了1031个等

鉴于此,民政部从去年6月起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多维解读】

1.老地名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老地名就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人文积淀下来的老地名,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还凝聚着当地群众的归属感.老地名不单单是代表着一处方位,它的背后还有着众多的歌谣、故事、典故,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个个老街名的背后,是传说,是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通过老地名,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随意更换老地名,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强拆”.


2.老地名是区域的历史记忆

经过长期积淀的老地名是超越时空的,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缩影,折射着城市文化底蕴和气质品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符号系统之一.那些有着丰富人文沉淀和优美传说的老地名,是历史留给城市的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为人们的生活怎么写作,同时默默地讲述着城市的往事.老地名体现着城市风格、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更体现着城市时代印记和内涵,也体现了那些时代的特色.

【适用话题】

载体、保护、文化审美、文化底蕴、历史血脉、历史记忆、文化责任感、传承与创新等.

随便抛弃老地名是文化强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名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