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点赞:4161 浏览:135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人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当时的职业和半职业艺人所从事的音乐活动,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传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阿炳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之一,他视音乐为生命,创作出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永久艺术魅力的乐曲.

[关 键 词 ]

阿炳 民间艺术 音乐作品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得以传承.在世代的传播过程中,它经由无数民间艺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和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完备,成为人们生活中思想感情的抒发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晶.在过去几千年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人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曾经的职业和半职业艺人所从事的音乐活动,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传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阿炳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出生于1893年,逝世于1950年,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雪梅(道士)学习音乐.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出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道家音乐,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间音乐,其中有许多是毫未改动的民歌曲调.阿炳双目失明后,开始以卖唱为生.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阿炳受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使他的乐曲创作和演奏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并且很自然的带有一种忧郁愤恨的基调和宁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

阿炳的音乐代表作品主要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三首琵琶作品,他生前留下的这三首琵琶曲和三首二胡曲等音响资料,是我国音乐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曾被录音,并由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将其记录整理,编成《阿炳曲集》.下面以其中的四首作品为例,感受作品中的艺术享受.


音乐作品《二泉映月》,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即兴拉奏,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才定下了曲谱.音乐家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乐曲,博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了此乐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乐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乐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乐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后来,彭修文将此乐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天演奏此乐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着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民间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独特魅力,并获得“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阿炳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音乐作品《听松》,又名《听宋》.据阿炳说:“宋朝时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首乐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据说阿炳在抗日战争时期每逢演奏此乐曲前必讲一番南宋时期入侵者金兀术败逃的故事,以金兀术的败逃喻日寇的失败,以岳飞的奋斗精神预言中华民族的必然胜利.作者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乐曲气魄豪迈,跌宕起伏,刚劲有力.全曲短小精悍,气势浩大,构思新颖,层次分明,旋律流畅,一气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变,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

音乐作品《大浪淘沙》,据阿炳生前所言,这首乐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加进了琵琶的技术.但据杨荫浏查证,道家中并无此曲.乐曲第一段旋律与广东音乐《三潭印月》乐曲开始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华彦钧根据他所熟悉的音调创作的.此乐曲后经杨荫柳浏、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至今.乐曲结构紧凑,共分三段,从多侧面揭示了主题音乐的内涵,音乐情绪从原来深沉忧怨发展到活泼有力,到最后在充满乐观和自信的音乐声中结束.

音乐作品《龙船》,原是民间所流行的一首琵琶曲调.乐曲描写人们在端午节龙船竞渡时的欢乐情景.阿炳为表现欢乐纷繁的节日场面,选用了民间吹打音乐中常用的循环体结构,“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间进行.为表现乐曲内容需要,对曲调不是发扬其优美抒情的特点与热烈的锣鼓声相对比,而是采用“弹”与“分”的技法演奏均匀的八分音符,后半拍为双音,以加强旋律进行的动力,犹如划船的人们同心协力,动作一致,破浪前进.

阿炳的音乐是要用心灵来倾听的,一代大师的真情流露,能触摸到的灵魂乐章,蕴藏着诸多心情故事.他的一生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他并不为沉重的生活所压垮,从未停止过对光明的追求,他的性格诙谐幽默、豁达开朗,表现出不屈于现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希望“阿炳音乐”这音乐文化中的艺术珍品继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用它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蕴含着社会深层思想的乐音,激励着每一位乐者要为中国的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