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的传播效果

点赞:4411 浏览:159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11年,一部由台湾作家“九把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夜蹿红,成为校园内外最火爆的时代文学作品.如何理解文学精神以不同文本形式泛化到影视、互联网等其他媒介中所带来的转换更新呢?在大众对原创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长期褒贬不一的情境下,这一疑问引导我们踏上对不同媒介传播效果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电影文学的传播效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原本是台湾作家九把刀于2007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于2011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后反应热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海内外票房一路看红.这是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信息转换与共享的一个范例,也体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老媒介应在竞争中相互借鉴、共生共荣.研究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微观层面上可让二者在看清各自优势和缺陷后更好地发展与完善;在宏观层面上,相对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介来说,书籍和电影都属于传统媒介的范畴,如何在时代大背景下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值得我们深思.

媒介的发展变革总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造成较为深刻的影响.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但在内容上它并不新鲜,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娱乐转移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上,这一点从小说的电影改编上就可见一斑,但在为更为广泛的大众消费提供故事、音乐、场景等方面,电影可以说是一场技术性的革命.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电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以既经济又文雅的方式欢度空闲时间的需要,它也为工人阶级带来了享受更高层次文化的可能,这也正是将文学作品成功搬上银幕的原因之一.然而,文学作品和电影媒介的联姻可以说是互利共赢的明智之举.文学作品的影像改编一方面借文学传播的东风扩大电影文本的知名度和传播效应;另一方面,电影作品因其观赏的直观性和审美的冲击力与震撼性也进一步提升作家和作品的知名度,某种程度上丰富并扩展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内涵.文学作品因为电影的走红受到更多的关注,作家不仅获得名誉上的认可,同时享受天壤之别的物质回报.所以,更不乏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刻意迎合影视传播的特色,企图搭上电子传播这辆高速列车.在这种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小说媒介和电影媒介产生了长期的互利共生关系.一些人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印刷媒介在“被电影”的过程中享受到“点石成金”的礼遇,而其本身处于衰竭和消亡的趋势;另一些人则认为,虽然电子传播媒介相比同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的印刷传播媒介更具有产业化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但是很多电影都难逃文化快餐、缺少营养和回味的命运,从而使文学作品“被电影”陷入“点金成铁”的噩梦轮回.

小说作为一种起源较早的文学创作形式,是印刷传播时代的产物,拥有较广泛的受众群体,如今正与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形式发生着最激烈的碰撞.在新媒介体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今天仍然存在、发展,同样说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关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书评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受众群体的组成形式相对单一,读者大部分由在校初、高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组成,但是这部青春读物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的闲暇时光提供了聚合点.特别是小说本身独具的表达方式生动而不单调,结构整体性强却不固定刻板,留给读者更灵活,丰富的想象空间.人们接收同样的文字信息,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和领悟却能给出不同的解读,也就是说,一部相同的故事会带给不同人不同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一个哈姆雷特就占据这千千万万个观众的想象空间.这样一来,文学作品本身被主观情感加工,被不同的偏好粉饰,又被人们不完全的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一部文学作品就在动态的、丰富的环境下发展起来.


然而,虽然电影这种相对新的媒介的产生落后于小说,但是电影有着比小说更突出和优越的传播效果,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受众体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但这一特点同时也彰显着它的优势.《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成功地被改编成电影这一点就是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文学作品成功“被电影”很好的满足了大众传播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火爆的票房收入,名利双赢的作者,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无论是哪一点都足以把文化传播和商品价值联系得紧密无间;同时电影拍摄过程相对灵活,能够很好的适应和完成大众传播对社会环境的监视功能.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影片拍摄过程中,很多当行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用语代替了原作中的词句;更有为当下熟知和热捧的明星行为被模仿和应用;细节之处的处理,具有标志性服装和道具的采用都为影片增色了很多,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相比之下,小说一旦定稿就很难对其做出适应性的修改,更难对其进行更新操作.事实上,也很少有文学作品达到多次修订,再出版的程度.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由小说改编成电影无疑是大获全胜的,电子媒介时代以视听感觉综合与延伸为特点,比起文本阅读的方式,既不费力又不费时,便可以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中得到满足.但这并不可以说成,电子媒介完全优于纸质媒介,即使步入“光与电”的时代,也不能告别“铅与火”.小说和电影媒介应是合作共赢而非“有你无我”.在融合共生的新媒介环境下,电影可以借助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对世界的感受和观察、对生活的想象力,人性的挖掘和表现及其艺术探索上也应逐步进入到一个较为深入的阶段.文学作品也可以借助影视传播形式,实现艺术与精神价值的转移与再生,在提升电影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从而赢得更广泛的受众群.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小说和电影的连接点、平衡点,保持各自的特点独立发展,在某一阶段或特定场合产生适当的交集,相映成辉,碰撞出夺目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