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思潮下的自然与真

点赞:15422 浏览:694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沉重而苦痛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期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玄学走上了时代舞台,它的出现大大开拓了士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其自然与真改变着魏晋士人的人生追求、生活情趣和价值观念.崇尚自然,追求率真旷达、超脱隐逸的生活成了他们新的人生目标,丰富了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蕴.

关 键 词 :玄学 自然与真 陶渊明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宗白华显示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曾说道:“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玄学作为一种思辨的哲学悄然而又沉重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改变着魏晋士人的人生追求、生活情趣和价值观念.崇尚自然,追求率真旷达、超脱隐逸的生活成了他们新的人生目标,丰富了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蕴.

玄学的“玄”字出自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玄远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道“思想占着重要的地岂止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矣”.①可见,这个时期老庄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魏晋玄学开始将目光转到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追求符合人性本真的精神自由上来.自然与真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②,自然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非人为的,天然而然的状态.庄子“并不把自然、世界、人生、生活看作完全虚妄和荒谬,相反,仍然执着于他们的存在,只是要求一种‘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人格理想”.③ 这里的人不取决于任何其他事物,只要达到“天人合一”,便自然地与其他事物和谐相处.《庄子》对‘真’也有个界定:“真者,精诚之至也.等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④ 真人,即所谓超脱世俗礼教的束缚,本真的,不加任何伪饰而秉其本性的人.此时,魏晋士人们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将儒家的治世思想深藏于内心深处,冲破自己的精神困惑,回归到重现自我,寻找自身价值的追求上来.

魏晋玄学影响了一代文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便是玄学思潮下自然与真的诠释.

《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欲恬淡、怡然自得、超脱世俗的隐逸者形象.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淳朴归真的世外桃源画,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为社会寻找到一条纯净的精神出路.《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喜悦与激动.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概是一种超越人世间所有的苦与痛,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归隐后自然的、大智大悟的境界吧.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返自然,生活在安宁恬静的田园中,涤荡掉世间污浊的利害得失,做一尾遨游在大海深处的游鱼,做一只翱翔在苍穹之上的飞鸟,应该是陶渊明的向往吧.正如“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①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庄子·外物》中也有“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中也有“沿着所以得忘,得意而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以庄子的这些话为基本理念的.我们可以体会到,实际上陶渊明的内心早已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了.陶渊明归返未经世俗异化的、本真的自我.当他感受到官场的黑暗与污浊时,毅然决然地“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日便解去县令印绶,辞官而去,真正做了一个回归田园的自由人.“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②,他用自然的标准去衡量并揭示现实的虚伪,抛开对荣利富贵的追求,甘愿独立于腐朽污浊的世俗社会之外.

玄学思潮下的自然与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玄学思潮下的自然与真影响与改变着魏晋士人的人生追求、生活情趣和价值观念.如陶渊明,他将自己的生活感触不矫情、不矫饰地一一道来.自然与真是陶渊明最高的美学理想.他是一个自由的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有限存在,而与自然同一.玄学中蕴含的自然而然的、超脱世俗礼教束缚的、本真的、不加任何伪饰的哲学,在陶渊明身上得到注解.那一尾遨游在大海深处的游鱼,那一只翱翔在苍穹的飞鸟,那一篱攀沿在木枝之上的菊花,幻化成陶渊明的影子,与自然相亲,最终又使陶渊明重归自我,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