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知识关注环境

点赞:22653 浏览:1050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高考硝烟散去,新一届高三考生也已经开始了征程.回首2012年的高考题目,对考生备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并未出现偏题怪题,并且只有部分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出现了往年必考的高频考点――地球运动.但关于地理选做试题,各个省份选修内容有所差异,其中环境保护、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选修的主要内容.

从2012年高考选做试题的总体水平来看,各省的选做试题着眼于生活,着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透过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题目,考生可以深切感受到高考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切实关注.

考点一环境保护

从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的分布来看,各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试题集中考查了土壤盐渍化、城市内涝、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和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订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试题分析:试题材料给出了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近百年来的变化情况,并且配以示意图.据题干信息分析,饮用水源地变化也恰好发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年份.1928年,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人口增加,需水量也迅速增加,水源地也就由苏州河改到水量较大的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形势大好,上海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下游水源污染导致主要水源地改到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以后,黄浦江上游沿线工业发展逐渐成熟,用水量大且污染较重,水源地被移到长草沙.由此可知,上海水源地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用水量增加和水资源污染.

结合水源地变迁的两方面原因,针对水源污染,解决措施应该是防止污染,对于已出现的污染事件要积极处理,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相对于用水量增加,可以从制度和经济上开源节流,即制度上鼓励节水,经济上采用阶梯水价、增加节水设施等.

考查内容:该题主要考查了上海市水源地变化原因及水源地保护措施.

能力要求: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字、图片信息中分析出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源地不断变化,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读材料,时间变化是一个突破点.该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能从水源地变化总结出其变化的规律.水源地变化的目的是保证水量充足,水质好.

易混易错点:由于不具备一定的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年代不敏感,考生容易漏掉水源污染这一原因.

考点二旅游地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旅游地理侧重于培养考生的基本学习技能,以及考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以达到考生对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及保护等充分认识,积极参与的目的.2012年高考有关旅游地理的题目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最为突出的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旅游资源的保护又为这个发展平台提供可持续性.这样的考查既符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形势,也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同时也为未来旅游地理试题的命题提供了一个指向标.


【典型例题】(2012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5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我国某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旅游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据图可知,该地景观类型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如瀑布),又有人文景观(如艺术长廊),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地域组合好,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同时,该区域的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的优势.对于我国东部发达经济区的居民来说,通过各种媒体或者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沙漠景观都有独特的吸引力,其增强了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沙漠生态旅游区又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可恢复性差的特点,所以在开发该地旅游资源的时候,最首要的是要保证其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人们可以通过节制开发、针对性保护等措施积极保护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片信息中分析出图示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组合状况;根据隐性信息――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分析出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该题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出该旅游区域的开发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图片信息是重要的突破口,准确解读不同旅游资源的类型是解答该题目的关键.

易混易错点:考生读图能力差,对旅游资源类型分辨不清楚,难以有效认识图示地区旅游资源集群状况的优势. 考点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相关题目集中考查了飓风、洪涝、干旱、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考查内容主要是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既是当前社会所出现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些题目,高考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带.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制订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自然灾害类型和防治的措施.据图判断,甲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西侧太平洋沿岸,恰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乙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为大西洋飓风频发区.

考查内容:自然灾害的分布及防范措施.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推测地理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示信息中区分地震灾害和飓风灾害,并且能够提出防范这两种灾害的有效措施.

立足基础知识关注环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水源地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方法和技巧:掌握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是解答该题目的突破口.

易混易错点: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能区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

通过对以上题目分析容易看出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趋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以上代表性题目容易看出,地理选做题目的设问基本以常规方式出现,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2.以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为背景.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上海水源地保护,山东文综卷中的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以及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飓风、地震的防范等都是现实社会问题,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以示意图的形式呈现信息.以上三道题目中均出现了相关的示意图,并且图中含有重要的解题信息.这为2013届高三考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地理选做题目注重考查考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

因此,2013届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主干知识网络的构建,立足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其次,有意识地培养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结合地理知识去感受生活中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