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的八种变通方法

点赞:25270 浏览:1183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杨蕾(1982-),女,助教,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

秦怡(1982-),女,讲师,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

摘 要:翻译理论的体系日趋完善,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围绕“直译”和“意译”进行争论,黄忠廉先生提出了“变译”这一新术语,让很多翻译活动有了理论依据,“变译”中包括了八种变通方法和十二种翻译方法,本文就八种变通方法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 键 词 :直译、意译、变译,变通方法

一、导论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活动已经必不可缺,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随之出现的翻译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存在着不少分歧,毕竟在把原文信息用与原文语言结构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来时,必然会在如何恰当进行两种语言转换碰到许多问题.在翻译研究中,翻译到底是一种过程(translating)还是结果(translations),如果看作是一个过程,那么关注的就是翻译应采用何种方法着手.

继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论之后,黄忠廉先生提出了“变译”这一新理念术语,是译学领域的新生事物,丰富了中国的译学体系,为相当多的翻译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关于“直译”和“意译”

一提到“直译”,大家想到的英文说法是“literal translation”或者是“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就是逐字翻译,保留有原文的语言形式,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

变译的八种变通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原文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至于意译,黄雨石先生认为“首先是译出原文涵义,不一定要保留原文形式,不要求做到和原文字面相同、结构相同的翻译了.”也就是说,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许渊冲先生认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由此可见,无论是直译或者是意译,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忠实于原文,能够翻译出原文的含义.在真正的翻译实践中,更多的是需要结合译者的目的、译者本身的文化修养、译者所处时代特征等等来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相互包含,无法截然二分.

三、关于“变译”

在翻译实践中,究竟是采用直译或者是意译,已经是广大学者争论的问题,然而直译意译也不能够全部概括现有的翻译活动.2002年黄忠廉先生著述了《变译理论》一书,提出了“变译”这种翻译方法,指的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这一翻译方法的提出,弥补了翻译理论上的一些空白.

“变”指的是“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不同于“直译”和“意译”,“变译”顾名思义,也叫“变通翻译”,是“为了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对原文的内容或结构做出较大变动.

黄忠廉先生在《翻译方法论》中提出“变译”的十二种翻译方法: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和仿作以及八种变通方法:增、减、编、述、缩、并、改和仿.下面笔者就八种变通方法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增”包括了“释、评、写”三部分.关于“释”,是为了打破文化差异,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如果不给原文的某个文化点加以解释,读者就无法理解相关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释”就是相当必要的了.比如说“功夫”一词,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中并没有相关的单词表示,直接音译成“kungfu”,然后加上注释,一方面能够弘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不会由于选词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了.关于“评”,则是对原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鉴赏”和“批评”,黄先生指出“评”的目的就是“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所译内容,知其价值所在”.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并不尽相同,这个“评”是译者本身的理解,可能和原作者意图相同,也有可能是偏离原作者思维的,而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这个“评”的影响,干扰到读者自身的思想,甚至无法分辨出原作者的态度与译者的态度,那么这样理解出来的作品,能算是原作者的作品么?笔者姑且对“评”持怀疑态度.关于“写”,指的是“在译文中添写与所译部分相关的内容”,增大了原文的信息量,帮助读者理解,不带有译者的理解,能帮助译文的通顺,不能说完全没有必要.

在八种方法变通方法中,“减”和“缩”在形式上有点类似,“减”指的是“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而“缩”指的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粗略地看,都是译文比原文要短小,内容上有所缩减,事实上,“缩”除了去掉不必要的部分,还需要对原文进行高度的提炼,要求比“减”更进一步.这两种翻译方法也是容易引起大家争议的,因为背离了“信”.首先,译者所去掉的那些所谓的繁枝冗节,是不是对原文内容没有影响或者说影响不大,而且阅读的人群不同是不是就应该有不同的缩减版本,然后译者在对原文进行“浓缩”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受译者本身的文化能力影响,

“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需要译者做到准确地理解原文意思,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黄先生也指出“避免断章取义或以点代面,把曲解原作的可能性减少到尽量小的程度”.“述”指的是把原作的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要求译者不能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态度,然而不同的译者,依其文化素养、时代背景、意识形态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必然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俗话说“有一千个译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无论是“编”还是“译”,前提都是译者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在表达过程中或多或少总是会把自己的思维写进去,难免会带有自己的理解.


“并”指合并,是“根据需要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有关的部分结合到一起”,黄先生认为需要“并”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原作结构不妥当”,然后译者可以“并”,但是原作的结构是否合理,译者的“并”是不是能够比原作更加妥当,再比如说意识流小说,又该如何处理呢?

“改”指的是改变,或者改变原文的内容,或者改变原文的形式,这个方法对原文的影响甚大,将莎翁的十四行诗变成中国儿歌,或者是将Rip Van Winkle中的可怕老太婆的口吻译成贤良淑女式的,还是把《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话译成西方上帝的,这样的变化,译文还能准确表述原文的意思么?又或者连内容都变化了,这样的译文和原文岂不是成为了两篇不同的文章?

“仿”即模仿,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译者进行临摹.比如“红玫相机新奉献”(红玫相机广告)被仿作为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仿彭斯名句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译文和原文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并不能算作是翻译了,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广告效果而已,所以黄先生自己也承认“仿作更接近译语创作”.

四、结语

一种理论的诞生,并不一定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态度不同,意见自然也会有分歧,而翻译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一种活动,主观性很强,增、减、编、述、缩、并、改等翻译方法,一早就已经出现,直到黄忠廉先生提出了“变译”一说,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黄先生的翻译标准是“最大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即尽可能实现作品的实用价值”,那么原文的价值则可能会和原作者的意图相去甚远,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直译意译还是变译,只要能做到“信达雅”,就不失为一篇好的译文了.(作者单位:1.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