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之朗读

点赞:4894 浏览:181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朗读的作用、朗读教学的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朗读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运用阅读这一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 键 词 :有效教学;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一篇课文,通过朗读,可以把握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本文就朗读的作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有效进行朗读教学进行一定的探讨.

1.朗读的作用

1.1 朗读可以使学生领会文章的神韵、陶冶学生的情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古训就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便做到了“一字传神”,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高中学生往往认为朗读既费时又费力,不如做几道题目来得实在.殊不知,通过朗读,可以领会文章的神韵,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美化心灵.

1.2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和背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诠释.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就会觉得文章很晦涩,而听录音、有感情地去读,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深沉的悲愤之情.

1.3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积累知识

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就会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明代张溥七次抄录所读文章的做法,就是学生熟知的例子.而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学生如果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1.4 朗读可帮助字斟句酌,修改文章

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句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练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改通顺,流畅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给老婆婆听的方式,结果使其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用最精炼的语言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因此,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只有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语病,看出文章的缺点.在教学中,笔者也常常对学生说,写好了文章,一定要读一读,这样,你就会立即发现一些不足的地方.

2.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反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型之路.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琅琅”,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考试做题的场面.在高中朗读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以下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过程中常出现语音、逻辑停顿的错误,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主要是指声音或细又低,神态扭扭捏捏.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有相当数量.当然,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也就不能进行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归根到底是老师和学生重视不够,没有进行很好的朗读训练.

3.如何有效的进行朗读教学

3.1 培养朗读的基本能力

要朗读好一篇作品,决非易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发言标准,吐字清楚,念词完整,不读破句,感情饱满,抑扬顿挫等.另外还要深入研究作品,弄清作品的中心思想,对作品的每一章节,每一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第一个标点,都要仔细揣摩,激发自己的真挚感情,使朗读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充满感情,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作者连用三个形象性的动词“纵”、跳、扑”,这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文章的形象美.

高中语文教学之朗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2 提高朗读的艺术修养

语言的美感给人高尚精神享受.但是无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即使是再好的朗读,再好的文章,也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精妙,更不用说享受了.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佳境,去品味文学作品的意味,追寻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因此,听者和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越深,越能体会到和体现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要提高朗读的艺术修养,必须多读,多听.多揣摩,多体会.

3.3 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为了使所朗读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学习者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有堂堂朗读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堂朗读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朗读程度就中止的学习.而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朗读之后还继续进行学习.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朗读像一股源远流长的活水,荡起语文学习的层层涟漪.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巨大作用,促进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