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点赞:7768 浏览:318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报纸作为传统媒介的一种形式,如何面对现代电子媒介的冲击,是报纸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增强新闻可读性的途径,即:要围绕新闻稿件内容和报纸版面下功夫.要有可读性强的结合实际的新闻和清新明朗的版面设计.

【关 键 词 】可读性 报纸 文章深度 视觉冲击力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介传播载体.从最初的报纸,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网络、手机.不可否认,丰富多样的传播载体――现代电子媒介对传统阅读的文学观念构成了挑战,对于报纸来说也不例外,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稿件内容的可读性

新闻等稿件内容的可读性包括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含量丰富与否以及稿件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读者口味,尤其是新闻的可读性还包含是不是跟上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了.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章的深度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开很多报纸,我们通常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新闻稿件.可是究竟有多少是能吸引我们看下去的?归根到底,这就要想到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是不是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只要一份报纸满足了受众的知、求知欲、求助欲、消遣欲,那么这份报纸就会在第一时间抓住他们的眼球.所以,我们在选择编辑新闻时就得换位思考,即我们所采编、所选择刊登的新闻是否满足了读者上述的需求.

其实,通俗意义上讲,新闻内容就是要贴近跟读者的联系.即新闻理论与实践多次证明的事实标准:是否贴近读者的实际、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对读者有何帮助、是否很有趣味,是否可以被群众作为聊天或饭后的谈资.而不是充斥满目的八卦新闻、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只能表现一时的新鲜,而不是真正的意义趣味性.只有真正走入乡村农家、城市街巷、企业车间等地方,发现并捕捉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才会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多数时候,一篇新闻稿件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能否“一滴水见太阳”,通过一个普通的事件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影像和变化.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要见微知著,站得高看得远,提炼深刻主题.

记得一本传播学理论书中说当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对政治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即不同的传播媒介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所以作为感官延伸,传播媒介就要满足感官需要,看到想看的,听到想听的.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版面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011年记者走基层活动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对于报纸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后,各地都高度重视.活动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感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冷暖,更好地履行职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各单位一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活动.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这次 “走转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远涉边疆山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无论是生动活泼的文字稿件,还是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或者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它们都记录着社会变迁,反映出时代面貌,回应了社会关切,赢得一片赞扬声.

有一些报纸中的走基层活动稿件感觉不错,让人耳目一新.例如:“迎着清晨的海风,33岁的民警村官黎屹松走进尾村的大街小巷,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8月24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的一篇报道,开头这样写到.

这条新闻的主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现在,像这样来自最基层、书写平民事的新闻在中国媒体上处处可见.选择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意味着选择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各行各业中行走、倾听、记录.这样的“走转改”做到了从根本上拉近报纸等媒介与群众距离,真正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大众传播媒介就真正存在于他们身边.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曾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青,他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写出的作品深深印刻在几代读者的心灵深处.一本书上记录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我想这样的新闻价值观和写作观对于我们年轻一代的记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只有这样经过了解和采访后写出的文章才能切合实际,符合实际,让读者喜闻乐见.

除了文稿内容要做到心有读者外,文字是否做到通俗易懂,排版、插图是否精美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也就是所谓的“包装精美”.这和当今社会的事物发展、人们审美方向等紧密相关.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外层”同样很重要.新闻要有写主,就必须质量过关,包装精美;你就要把版面打扮得像个,让人动心,让人注目.

二、加大报纸版面设计的感官性、立体性,增强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

除了美味的实心――可读性最强的新闻,报纸还要有美丽的外表――版面设计.只有包装得引人注目,才能让读者注意到,进而情不自禁地掏腰包写报纸,读新闻.

众所周知,版面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内容是紧密不可分割的.现在,版面对报纸的能动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了.物质条件上的改进,在客观上也为改进版面提供了可能性.不可否认,报纸内容对版面形式起支配和制约作用,但版面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要求并为内容怎么写作.所以,一个完美地表现内容的版面,能极大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相反,一个不适当表现的版面,就能使本来精彩的实质内容减色,甚至会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因此,编辑在版面上安排稿件时,绝不是不顾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凑,而是对各类稿件的内容作出确切的评价,然后给予它们最恰当的形式.在版面编辑中,客观内容和主观认识是结合在一起的.读者在感知版面的位置、形状、色彩等时,同时理解它们的含义.

版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版面不仅能使读者很顺利地读下去,而且能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创造优美的形式,形成特定的气氛,从而激发读者的美感情绪,使读者饶有兴致的去阅读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报纸讲求版面视觉冲击力,报纸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版面也要讲求美.读者展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版面的设计.一个美的版面,使读者赏心悦目,从而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更好地接受内容.版面美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随心所欲地摆设.它是构成一个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版面的重要元素.所以,我们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去创造合适的版面,力求丰富而有张力、和谐均衡.


综合来说,增强新闻可读性,就是要围绕新闻稿件内容和报纸版面下功夫.要有可读性强的结合实际的新闻和清新明朗的版面设计,就不愁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作者单位:亳州晚报社)

责编:刘冰石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