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

点赞:5015 浏览:188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言文语言简练,成分省略情况普遍,句式变化多而特殊,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因同词异义辨别不清、特殊语言习惯格式的译法没有掌握,以及词的特殊用法难以确定而无法准确翻译.那么如何才能对症下药、化难为易呢?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

一、同词比较,辨清异义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组成,词是构成一切句子的基本材料,古文亦然.所以,翻译句子的基本落脚点是翻译出组成句子的词,只要用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置换出原句中的古代汉语词,这个句子也就基本上翻译出来了.因此,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同词的具体比较来丰富学生的一词多义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清异义,才能解决词这个难点.

1.同词异义的比较

即在同一篇课文或已学过的不同古文中,根据前后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启发学生比较它的不同意义.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在古代灵活的语言中确实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多义现象,必须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依文度意,推导求解,另一方面也是复习巩固已学的词法、辨清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看文识义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从而为解决学生准确译文之难、正确理解课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古今词义的比较

对文言文教学中,对古今词义变化十分明显的词,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作比较.如,是的古义为此,这;今义为判断词.再如,去的古义是距离(去今之墓而葬焉);今义:往.

二、探究翻译规律,掌握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

文言文的句式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例如“以等为等”这是介词“以”与动词“为”的搭配使用,可译为“把等看作(或当作)等”如“以君为长者,故不错(通措)意也”(《唐睢不辱使命》)其中“以君为长者”,即译为“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再如“得无等乎”是古代汉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它带有揣度的语气,使问句显得比较委婉,一般可译为“该不会等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其中“得无异乎?”即译为“该不会有所不同吧?”“无乃等乎?”也是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但所表示的语气也是比较委婉的,一般可译为“恐怕等吧?”如:等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其中“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行吧?”


实践证明如果掌握了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独立翻译文句.

三、积累特殊用法,扫除文字障碍

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发现一些词,它们除了有一般的用法外,还有其特殊的用法,但课后又无注释,这些词,教师必须讲清.而要如此,教师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结构特点出发,作合理的推测,从而判断出所确定的释义,以便扫除学生在翻译时所遇到的障碍.只要能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将特殊用法的词一一向学生作明确解释,学生在译文时也就不会有障碍了.

四、利用工具书,培养独立解难能力

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学生在课外或课内自读古文时,倘有一本比较适用的工具书,对独立而及时地解决遇到的疑难词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学文言文时能独立解决疑难词语,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学文言文实词手册》和《中学文言文虚词手册》.这两种书中实词和虚词总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学生学习古文经常查查手册,从比较鉴别中可以选出恰当的解释,有助于弄通文意.

只要我们在古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上四种具体做法,学生翻译古文就能做到准确合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基本正确,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