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比较

点赞:5815 浏览:209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闻一多和徐志摩同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为现代新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如果说闻一多先生是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奠基者,那么徐志摩先生就是新格律诗的推崇者和努力实践者.但他们在创作中风格迥异,特色各具.闻一多的诗歌,是格式的均齐,节奏鲜明;徐志摩的诗歌,是音节的整齐和变化,是荡漾的旋律.

关 键 词 :闻一多;徐志摩;诗歌;比较;情感;格律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2-0002-02

闻一多和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为中国现代新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同为新月派“新格律诗”“三美”的倡导者,他们的诗却大异其趣.下面就他们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诗歌格律方面的差异作一些探讨.

一、二者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差异

闻一多“作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锼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感情的驱遣多些.”徐志摩“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昼夜不舍的一道生命水.”(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由于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战士,所以他体现在诗歌中的情感既有学者式的理智,这就表现出一种压抑感,也体现出他善于积聚、凝练感情的特点,诗人在诗中安抚自己的伤痛,借以抒发其郁闷心情.同时,作为一个战士他又不满足于平静,在压抑中又有所爆发,在爆发的同时又极力压抑,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如《春光》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的矛盾,《心跳》表现了生活的宁静与思想、心灵的不平静之间的矛盾,《你莫怨我》体现出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的矛盾等等.

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现代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徐志摩先后留学过美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徐志摩.理想的狂热触发了他创作的,"诗情真有些象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诗是诗人人格的表现,徐志摩在诗中表现出的感情率性而真挚,没有丝毫的伪饰,这是他那单纯的自由、爱、美的信仰的率真表现,是他“情感的无关澜的泛滥”.《雪花的快乐》、《婴儿》、《为要寻一颗明星》、《我有一个恋爱》等篇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热烈追求.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他忧郁、苦闷、诅咒,他要“抛弃这世界,殉我们的恋爱”.不论喜怒还是哀乐,都是出于自然和天性.

我们可以从闻诗与徐诗中见出两者对待感情的不同之处.如徐诗《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与闻诗《收回》,虽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但《收回》一诗是在“那一天只要命运肯放我们走”的检测设的情况下进行的,虽也表达了一种对爱的强烈的渴求,但这是不现实的,最终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这一切仅仅是诗人的幻想.而徐诗《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指出需要的是真情和勇气,要对现实进行挑战,“听凭荆棘把我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的头”,仍要通过坚韧的奋斗,牵着爱人的手逃出这“牢笼”,去争取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爱,真正的幸福,而不是期待来世再续前缘.

二、诗歌格律方面的差异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即“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理论后来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徐志摩也是闻一多“三美”理论的实践者,但又独具特色,他追求韵律但不完全拘泥于格律,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他的诗“野性”气更浓,因此笔下的文字显得无拘无束,自由灵动,清新洒脱.

闻一多推崇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均齐”,认为“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他借鉴了律绝体和词曲,让诗行具有“均齐”的传统的美,这就形成了“建筑美”.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在理论上积极倡导,而且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其理论,《死水》堪称是其格律诗体的典范之作,就拿第一段来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这段诗节奏和谐、跌宕起伏,《死水》共五节,每一节皆是四句,每行的字数一样多,都是九个字,节奏一致,这样也形成了诗歌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所谓的“建筑美”.所以闻一多称:“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收在《死水》集里的诗大部分在排列、分节、格式韵律等方面都很讲究,如《你莫怨我》一诗形式十分严谨,每小节五句,一、五句是复唱,排列格式上缩进一格.一、二、四、五句押韵.《忘掉她》形式也很讲究,押对称韵ABBA,每节的一、四句皆复唱,表达一种无法排遣、紧紧缠绵心头的思念.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

余光中认为闻一多的诗一读就是直线,再读又是直线,徐志摩的诗却是一笔随意挥就的曲线. 徐志摩是提倡新诗格律的重要现代诗人,尽管徐志摩的诗作在初期受到闻一多的影响,大体遵循格律的体式,但他不像闻一多那样有明晰的理论主张,并且以理论为指导写出格式谨严的诗作.他的诗的特色在于他自由洒脱的灵性,他自称“我素性的落拓始终不容我追随一多他们在诗的理论方面下过任何细密的工夫”.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他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如他的诗歌《石虎胡同七号》、《康桥再会吧》、《云游》等,又如《梅雪争春》、《人变兽》都是四句一段,每行字数相等的豆腐干式的方块诗.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两格.例如他的诗歌《去吧》、《为了寻一颗明星》、《再别康桥》等.其中《再别康桥》是他的经典之作,也是他的诗歌对“三美”要求的综合艺术性所在.此诗语言清新,有着突出的通俗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极富音乐美,诗歌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一回环往复的特殊句式,既形成了一种轻盈柔和的旋律美,压韵自由,中间换韵自然,音乐感强,象一首优美的肖邦小夜曲,把人带入涟漪般荡漾的艺术世界.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偶然》等.第四种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如《在哀克刹脱教堂前》的第一节及《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但经徐志摩放在诗歌中,也便清脆有形、掷地有声也赋有了诗意.从格式上看整首诗歌倾斜而下给人一种气势,其中又有波折,再看用韵,“柔”、“羞”、“愁”韵脚的和谐,且压平声韵.至于徐志摩其它的诗体很多也是这几种形式的变体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他的诗歌《海韵》五节,每节的基本格式都是单行加两行退格的形式,并且单行的词句大致相同,只有小的改动,但就是这小的改动却使诗歌内蕴,一唱三和,回味悠长.

结语

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不同风格,在于他们独特的审美性格和观念.闻一多诗的美感在于“他是以整饬的形式和格律的规范收束着他那火山喷发般的,因而,这种激烈的个性在艺术上就经过了冷处理,使火山化为凝聚的岩浆,尽管热度仍然极高,却呈现为液态的形式.这就形成了闻一多诗歌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沉郁的美”.徐志摩爱“动”的性格烙印诗中,他说:“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动.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这种爱“动”的性格,形成了徐志摩诗歌互为表里的动荡情调和流动音调,最终决定着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的就是他的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