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广东语用题备考攻略

点赞:18561 浏览:831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考语言运用试题历来被称为考卷中的“变脸王”,其形式自由,创新度高,常考常新.师生于备考中,总有“狗咬乌龟――无从下牙”之感.2014年广东高考语用题刚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的是:很熟悉却很陌生,熟悉的是第22题题型和去年的第23题有点相像,第23题表面看上去是图文转换,而实际上又不仅是图文转换.总之,面对每年的语用题,备考的师生都会犯愁,究竟如何备考才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呢?笔者试以2014年广东高考语用题为例,分析广东高考语用题的命题原则、方向及备考策略.

一、真题再现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检测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检测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检测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23. 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二、试题分析

从选材上看,特别是第22题“补写句子”,这和2013年的第23题语用题如出一辙,这实在不奇怪.因为整个语用题的命题原则和整份广东考卷的命题原则是保持一致的:稳中有变.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两道题还是尽情体现语文高考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努力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选的材料具有很强的人文情感内涵,富有时代气息,有的又与时代生活保持适度距离,而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感悟真善美的测试材料中获得理性的、积极向上的和愉悦的享受.

从考查内容上看,这两道题都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侧重于逻辑思维训练.例如,第22题的题目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此题目要求的逻辑思维显而易见.第23题: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这道题同样要求到逻辑严密,由此可见,2014年两道语用题都是侧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

2. 侧重于语用环境.语言运用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来表达的.“语境”是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大前提.没有具体语境的语言表达是没有评判的标准的.不同的文体对于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回答语言运用题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做相应的调整,如第22题,其语用环境就是对大栌榄树情况的研究,研究的现象、过程和结果都是语段所涉及的内容,研究报告的语言会是怎样的呢?其现象、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答题者都需要考虑.再如第23题,其语用环境是对三幅相关的图画进行表达,第一幅图是开始,第二幅图是过程,第三幅图是终点.三幅图画,三个过程,三条哲理,三幅画之间互相关联,三种表达并非是割裂的,三种表达必须在一个语境下完成.

3. 侧重于表达的精准.大家知道,表达的精准其实跟逻辑是紧密相关的.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它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因此,表达要精准,要学会从文字或图表的材料中筛选、整合信息,舍弃表象,根据题目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提取要点,从而归纳出规范的符合题意的答案.如第22题,在横线上所要表达的信息不多,但要求通过上下文的逻辑才能表达得精准.又如第23题,对于图例的表述,应该不难,表达起来也会精准,无非是“从低处往高处走”“越过平衡点接着走”和“站在平衡点时”,但是对于表述的道理推论就不是说能表达精准就精准的,要看考生能否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哲理了.

2016年高考广东语用题备考攻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总之,2014年语用题的命制依然保持着本质上的稳定“不变”.语用题的命制方向“不变”,以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为先,语言表达为本但题型没有变化,2014年这两道题和2013年的第23题的考查形式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这或许也说明了广东卷的一大特点:没有说去年考过的表达运用题型今年就不会考.之前,2010、2011连续两年都是考晚会节目单的串词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延续和继承.也是广东高考平稳过渡的一种表现.其次,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只是多以考查综合知识与能力点为主.一句话,这些题都突出考查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突出了语文的应用能力.简而言之,语用题的“变”侧重于“形”,而“不变”则立足于“本”,这个“本”就是考纲所说的学生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因此对语用题的复习应以“不变”应“万变”,固其“本”,以适其“变”.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以上题意的分析,高考语用题的解题有了准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特点具体解题了.

第22题,第一条横线该填些什么?我们先从语境分析,很明显,开头的那句是整段的中心句,可以从这句话看到文段所述的大致内容.和第一条横线关系不是太大.第一横线后面的那句内容说,科学家针对前面的问题有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语境判断,第一条横线填的是一个疑问,关于大栌榄树生存的疑问.再说,我们还可以从后面的“因此”这逻辑推出,第一条横线应该是一个表原因的疑问句.因此,第一条横线的答案应该是“①大栌榄树为什么会消失(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顺势而行,第二条横线所要填的内容呼之欲出:“ 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因为后面的“后来”那句已经揭示了答案.而第三条横线究竟要填什么呢?根据逻辑推出,第三条横线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一种情况.再根据前后语境推算,第三条横线所要填写的内容应该和最后一句一样都是一种检测设,只不过是正面检测设罢了,因此,答案也就有了:“③如果被证实,则会被接受(则会成为科学理论).” 第23题,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俨然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三幅图画分别展现三个连续的场景,根据图画所展现的内容和第二幅的图示语,我们可以得出三幅图画的场景语:①从低处往高处走;②越过平衡点;③到达平衡点.三种场景表达出来以后这题目才完成了一半.根据图②的图示语提示,图示语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场景语,后半部分是这场景下的结果.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三幅图画的场景语,只要我们在每个场景语下添加图示的结果就大功告成了.可以将答案表述为: ①从低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 ③原来,只有找到平衡点时,才能站在最高处.

三、备考策略

对于广东高考语用题的备考,笔者认为不要以语用题出题的形式去备考,这样会得不偿失.因为没有哪位老师或同学能准确押中当年会考哪种形式的语用题,再说这样备考也容易有“走过场”的嫌疑.所以,要扎扎实实做好语用题备考工作,笔者建议,最好遵循以下的训练方式:

1. 以知识点为纲.

纵观多年的语用考查,命题者不会只在一道语用题里设置一个知识点,绝大部分的语用题考查都是混合考查的.如:仿写兼顾修辞、句式选用的考查;应用文种的写作,兼顾语病、别字、连贯、得体的考查;压缩兼顾选用、仿用、变换等的考查;图文转换兼顾压缩概括、简要评述的考查;串台词兼顾连贯、生动、得体等的考查;情境对话兼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的考查.如果我们以考题的形式来去划分分类考题,那是不容易的.只有按知识点来备考才会是最科学的,在每讲到一道语用题时,备考师生都应该找出本题所考的知识点,是连贯,还是得体,抑或是生动形象等等,只有把每个知识点弄清以及如何表达,这备考才算是真正落实了.

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第23题)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就如以上题目,如果只按题型来备考复习的话,应该很难操作,这次写的是摄影作品展的前言,按“前言”来备考,老师就会教学生关于前言的写法,检测如下次命题者不考摄影展的前言了,而换为考给同学新书写个后序,那该怎么办?有哪位师生能将上百种应用文体全部复习一遍,并把它们的全部写法都掌握呢?

2. 以题型为辅.

为何笔者不主张全以知识点来备考呢?因为按知识点为纲的备考方式存在一些漏洞,因为一些语用题,特别一些具有文体特征的应用文,有时命题者也将应用文的格式要求派上分值,因此,训练时,要以题型的训练为辅,把一些重要的应用文格式掌握清楚.

当然,训练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实用文体的基本格式、语体特征不清楚,考场上必定束手无策.这时候,给它们分门别类、强化训练、把握特征至关重要.如可把便条、留言、通知、启事、请柬、自荐信等作一类,广告词、宣传语、颁奖词等作一类,欢迎词、解说词、串联词等作一类,下定义、新闻压缩、写总起总结句、提取关 键 词 等作一类,进行精细训练,在异中求同,在训练中把握其特点.


例如:(2009广东高考第23题)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 .

要解答好此类型的题目,不仅要用上简明、得体、连贯等知识点,就连一些这感谢词的格式项目都要表达完整.答谢性话语要求写出答谢方、答谢事由、答谢后效等项目;邀请性话语要求写出邀请方、邀请事由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等项目,这些都要清楚,也要完整表述.

3. 注重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是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综合了语法、修辞、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是高考运用题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 “简明”,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表达的语言是否简明,要从以下几点判断:(1)有没有将口语和书面语混杂;(2)有没有读懂题干的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能不能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3)有没有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有没有歧义;(4)书写认不认真,卷面整不整洁.表达的语言是否连贯,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1)活题是否统一;(2)首尾是否照应;(3)过渡是否自然;(4)顺序是否合理;(5)衔接是否自然.而表达的语言是否得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1)无论书面语还是口头语,形式要服从表达的目的;(2)据对象差异调整语言;(3)根据场合不同调整语言;(4)根据表达方式不同调整语言.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语用表达才会稳拿高分.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