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提升报告》中的语境差现象

点赞:4051 浏览:102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说的阅读需要一个特定的语境帮助读者了解作品,这个语境往往是跟小说语体相关的各种言语因素、非言语因素,并包括与小说中特定“词语”相关的上下文、时间、空间等因素构成,但作者若有意无意地设置某种差值现象往往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微型小说《提升报告》就是如此.本文尝试从语境差的角度对该篇微型小说进行解读,分析作品内各个语境要素之间的差异现象,并从中试图寻找阅读这类作品的一些规律.

关 键 词 :语境 微型小说 语境差

陈亨初的微型小说《提升报告》刊发于《小说界》1986年第2期的“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专辑”上,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该小说使用“变形”的手法,用公文语体书写四份提升报告及其上级批文,而小说的语体却相对宽松自由,嬉笑怒骂皆可成文,极少有人运用公文的语体来写小说.公文的特殊性,形成了一套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体系,其基调偏重于庄重、周密、明确、规范,风格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1]《提升报告》反小说传统的写法,在语境层面就造成阅读困扰,本文尝试从语境的各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 语符层面的语境差

作品内的各个语境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语境整体,其在表现内容、形式、时间、空间、对象、情景等语境因素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错位.[2]本篇给人的第一观感既上行文采用严谨的公文语体而上级的批复却采用口语语体如“再看”、“抓得不紧”、“可惜”等明显带有玩笑口吻的语词风格,这种突兀跟公文有显著的区别.报告是行事文体,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递送的陈述性上行公文.其基本功能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3]个人的升迁事迹用报告的形式似乎不妥,而用请示的形式可能会稍好一些.

《提升报告》用报告的形式来反映一个人的升迁问题,这的确让读者有些“抓狂”.进一步说,既是提升报告,报告主体也应该出现来说明自己能得到升迁的理由,而该作主人公却一再“消失”,没有针对上级机关的批复做出相关的回应而是一再隐忍,仅通过“第三者”来反映自己的事迹.如“完成本职工作外,又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作品,并培养了一批业余作者等.[4]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主人公的“不在场”更使得上级机关有充分的理由否决小说主人公的升迁.

理解小说的关键之一是上下文的语境,微型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透过作者巧妙地构思,通过上下文也可以把握到作品的主要框架.上下文是构成语境的一个显性的重要因素.[5]

本篇作品由四则独立的提升报告组成,上下文既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主人公的事迹及上级机关给予下级机关的回复,但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些“割裂”,存在理解上的障碍.第一则报告是人事处打给文化局党组,其相似度检测绍了主人公不仅发表作品多而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拟提升为文艺科长.上级给予的回复是先肯定主人公的能力,但缺乏实践经验,下放到基层培养.再看第二则,厂人事处充分肯定了主人公的办事能力,上级给予的回复是还没有融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当中.读到此,自然而然产生了理解上的盲区.一个知识分子味很浓的人怎可能写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而非文人气很浓的浪漫主义题材作品;一个充分吸取第一则公文中文化局党组给出的提议即加强基层锻炼,怎可能再次与升官失之交臂?第三则给出主人公不能担任《职工文艺》主编的理由是主人公还不是党员,似乎很恰当.最后看第四则主人公也入了党,连以前一直给主人公设置障碍的文化局党组也同意让主人公担任文化局副局长,但下文组织部的回复却是年龄过线,不适合.这同样能让人产生遐想,以年龄的因素作为否决的理由未免太过于儿戏.中国改革开放正是吸收各式各样人才建设祖国的大好时候,组织部的否绝不是跟这个初衷相违背吗?

微型小《提升报告》中的语境差现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创作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显然,这篇文章的语境解读应该是两则为一小段,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出现上下文语境差的原因是读者缺乏共知的前提.共知的前提是人物交际中必备的一个语境因素,否则可能会存在信息沟通的差值.因为该小说背景发生的年代较遥远,年轻的读者当然会产生信息上的接受偏差,这就涉及另一个语境要素时间.


对于小说阅读者来说,本篇小说同样存在着时间层面的语境差,因为所涉及的年代有些遥远,一些读者难以理解上级否决主人公的提升缘由.第一则的时间是在1958年,回溯历史可知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大跃进”活动,就主人公当时的成绩而言不算什么.第二则报告时间是在1964年,开始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算是为“文化大革命”作铺垫.第三则的时间是在1979年,当时中国刚从“”的浩劫中走出来,有很多制度还很不完善,更不用提到用人制度.第四则的时间是在1984年,当时开展干部年轻化的运动,许多受到迫害的老同志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造成了干部的严重老化现象,故决定推行干部年轻化的举措,这对于年龄已经“超标”的而又成绩斐然的老同志来说是又一次跟晋升失之交臂.通过这样的梳理,大致可以了解当时所发生的时间背景.

二、 认知层面的解读

修辞活动是表达和接受互为对象的双向活动.[6]小说的创作者采用公文的格式来进行写作,其想要向读者传达什么?可以通过文本来加以分析.四份提升报告大致反映出主人公的能力、作品创作情况、升迁情况等.非常清晰地展现出主人公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水平呈上升趋势.

首先从作品的数量来看,由“二十余篇”到“大量”的文学作品.其次,从作品的质量来看,由一般性的小说到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由文艺作品到有深刻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可以看出这三十年主人公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学创作而没有中断,在文学领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让人感到惋惜的是主人公屡次与提升失之交臂,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的机会,在仕途上一直不顺利,没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的实干.作者对主人公深感同情,读者也同样对主人公感到惋惜,借助于作品搭建的桥梁,两者产生了共鸣.产生共鸣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的一般性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历来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观念,学富五车而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来.主人公一次次被提升,又一次次地被否决.读者看在眼中,气在心里.表达者想传递的信息,借作品向接受者表达,而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就在于他们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有共同的共知前提.这篇小说成功之处不在于其语体的变异让读者产生新鲜感,而在于它仅仅抓住了读者作为社会人的本质属性. 人名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是一名社会人与另一名社会人之间相互识别的符号.主人公李力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就如同“张三”和“李四”一般作为人名的符号,泛指普通人即是符号化的人物.本篇小说作者故意让李力意外地缺失,不对自己的命运作任何的申辩,读者了解李力只能通过一份份的提升报告.李力作为本篇小说的隐性人物,一直隐藏在幕后.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否比他走向“前台”更好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说明小人物作为一个个体被强行剥夺了对于自己的命运的掌控,失去了为自己申辩的话语权,在推及这样的人物恐怕不止李力一人吧.

三、 审美层面的解读

本篇采用一种相对“先锋”的写法,以语体变异的形式呈现出来.通篇由四则提升报告组成,四则报告贯穿李力的一生.一般的小说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本篇虽采用新的方法来写作小说,但这六要素依然可以在这篇作品中找到.时间即公文格式中的回复日期;地点如第二则报告提到的机械厂等;人物即李力;起因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李力的业绩;经过是上级机关的回复;结果是李力没有被提拔成领导干部.小说的各个要素都具备,而读起来费解的原因?答案是被公文文体所深深地吸引以致忽略了其是小说的本质特征.

用报告这种形式来反映一个人的升迁历程未免有点儿小题大做.但这正是本篇的特色,小说形式多样化正好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诉求,只不过作者采用了语境的变异的方式使得这种诉求的表达更加朦胧、抽象而已,但时间节点把这种表层的不平衡转化成深层次的平衡,只要依据时间要素在这篇作品中的含义,就可以把握文章脉络.语境的差异只不过是作者所玩的一个“魔术”,但实质作者终究是要表现主人公李力作为一个普遍的人物的代表,所经历的辛酸心路历程以及对官僚主义的深刻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