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点赞:3666 浏览:95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本文主要结合教育心理学重要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结合其主要的理论,阐述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①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教育学科与心理学学科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合:首先它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其次也和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它在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综合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主要结合教育心理学重要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结合其主要的理论,阐述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行为主义认为外部事件作为可观察行为变化的原因的解释,强调外部事件对个体的影响②.强调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 “刺激一反应”是行为主义作为解释人的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是以华生为代表,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新新行为主义则是以班图拉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新新行为主义更加从众心理,班杜拉认为学生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由此可见,行为主义强调外部事物对个体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行为主义更偏向于以音乐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或提出问题,学生接受或做出反应;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和反应的结合,所以重视外部环境对音乐教学的影响,如强调学习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强调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


二、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是与行为主义学派相对的心理理论学说,它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得、记忆和使用知识的积极心理过程③.在认知心理学派中格式塔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强调整体性原则,认为音乐才能有其整体性.格式塔学习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对顿悟的研究.顿悟是指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学习者发挥主体性,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在认知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认为音乐学习是主体转变客体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音乐活动受到生理心理特征和环境的影响,强调学习过程中主学生的能动作用.他把个体发展分成四个方面:感知运动阶段(0-2岁),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的限制,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以听为主,使音乐在幼儿的脑中形成印象,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应强调学生的能力,注重人本身的发展;逻辑运算(7-12岁),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判断、思考、选择、逻辑、思考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形式运算(12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比较叛逆,教师应该从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来思考曲子.

认知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同时它注重音乐学习与音乐评价的整体性,强调顿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从皮亚杰的理论中发现,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过分的强调年龄的阶段性,而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因为某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可能超前的,特别是在音乐上天分比较大的学生.四个认知阶段的划分,完全有可能限制其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出发,作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主义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建构主义

构建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并不像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那样,把知识看成是独立于心灵的东西,从而可以映射到学习者身上.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真实世界的存在,但却强调我们之所以能把握世界,是因为对自身的经验作出独特的解释,强调学习者在建构对信息的理解过程中的主动性的观点④.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搭建“脚手架”理论:在往上攀登前,教师应该搭建好“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目标;在搭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爬两个阶梯,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而且此过程中应该有师生的互动,如体态律动、游戏等;之后让学生自己做,但是教师要与学生交流与合作;当接近目标时,教师应当消失,使学生自己达到目标.建构主义他融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在前期它侧重于行为主义,即教师的示范性和引导性;在后期特别是接近教学目标时侧重于认知主义,即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建构主义它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但也不忽略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在短时期内能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音乐的能力.

维果茨基的另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他把人的能力分为三个领域:已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和未发展区.已发展区就是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或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最近发展区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未发展区是指即使在别人的帮助下,但受能力和心理的限制,而达不到的一种能力范围.这个理论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本身的能力、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出发,在成人或有经验的同龄人的帮助和引导下,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开发更多的“未发展区”,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四、结语

从音乐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看,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和教师的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认知主义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一种辅助功能;建构主义则结合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强调学生主体角色和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学应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从整体来把握教学,从整体来评价学生,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和能力出发来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注重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刺激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创造的音乐学习活动,培养他们鉴赏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