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6例

点赞:16509 浏览:717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 一般资料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6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5年,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病变.

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6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针刺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 治疗方法

(1)针刺治疗:主穴取下关;第1支痛取鱼腰,第2支痛取四白,第3支痛取夹承浆.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肝火亢盛者加行间、阳陵泉;胃火上攻者加内庭、足三里;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血海.操作:诸穴常规消毒后,用0.30 mm×60 mm毫针先刺下关,向对侧乳突约呈80°角深刺30~40mm,反复提插刺激1分钟,使触电样针感传至舌、下颌等处;鱼腰斜向内下方刺入眶上孔约5~10mm左右,使触电样针感传至前额;四白沿眶下孔呈45°角向外上斜刺5~10mm,使触电样针感传至面颊;夹承浆垂直进针3~5mm后呈30°角向对侧斜刺入颏孔约10~15mm,使触电样针感传至下颌.余穴均用0.30 mm×40 mm毫针常规进针.风寒袭络证配穴用平补平泻法,肝火亢盛证配穴用泻法,胃火上攻证配穴用泻法,气滞血瘀证配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一疗程.

(2)穴位注射: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灯盏花素注射液2mL、VitB120.5 mg,第1支痛取鱼腰,第2支痛取四白,第3支痛取夹承浆.风寒袭络证配风池,肝火亢盛证配行间,胃火上攻证配内庭,气滞血瘀证配膈俞.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出现酸胀等得气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每穴约1mL左右,隔日1次,共治疗10次.

(3)火针治疗:患部皮肤用碘伏常规消毒后,先用单头细火针(直径约0.50 mm),在酒精灯上烧红后,直刺下关,深度约10~15 mm,留针5秒钟,后快速点刺“扳机点”,每处1针,深度约5mm.5天治疗1次,共治疗4次.

3 治疗效果

全部46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疼痛停止,面部感觉等功能正常,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28例,占60.9%;显效:疼痛停止后,3个月内复发,但发作频次较前减少50%以上9例,占19.6%;有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25%~50%7例,占15.2%;无效: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少于25%2例,占4.3%.总有效率达95.7%.

4 体会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多由于风寒袭络、脉络不通,肝火亢盛、扰动清窍,胃火上攻、清空失养,气滞血瘀、闭阻经脉所致.治疗中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穴以阳明、少阳经穴为主,采用针刺治疗能够疏通气血,激发经气,通经活络,促进神经代谢,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刺时要掌握深度,务必使患者产生酸、麻、胀或触电样针感,可使“气至病所”,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畅、通则不痛的目的.

穴位注射治疗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Vit B12可营养神经,对恢复神经功能有辅助作用.二者合用能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且对局部组织产生持续压力,刺激局部感受器产生酸麻胀痛等针感,从而达到活血行气、舒筋通络的目的.


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火针刺激“扳机点”可使局部经脉畅通,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火针对皮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使组织生热,新陈代谢旺盛,改善组织营养,从而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活力,加速代谢产物的吸收.

三法联用治疗该病,相辅相成,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使面部疼痛消失,达到治疗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