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利与弊

点赞:5854 浏览:203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城镇化建设是曾经带动1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似乎还可以带动未来20年经济繁荣发展的概念.如何推进城镇化与城镇化到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是当前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 键 词:新农村城镇化经济发展利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党在新世纪的一项政治策略.城镇化首先对中国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即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城镇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也进行了明确.其次,城镇化的目标也从根本上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的决心.当前,“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而城镇化对此可以很好地破题.

当前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农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农村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已达1.38亿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希望长期稳定地居住在城镇,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笔者对近年来所在地城镇化进行了调研,对全市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做出的成果深有体会,许多城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市城附近的区域,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很快.和其它地区一样,我市的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颇多,利弊皆有.

一、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一)为农业生产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后,剩余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将成为可能.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进入农户农庄,能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后,转化人口的就业能够为轻重工业发展提高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三)为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利与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经济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城镇化是相对乡村化而言的.通俗地说,城镇与乡村的最大差别就是城镇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在乡村是自家种粮、种菜自家吃,在城镇吃喝拉撒全靠市场;城镇生活是协作式的生活方式,城镇化会给第三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工业发展劳动力短缺(用工荒)、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产业经济问题,也是城镇化建设所能解决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当然,细细研究后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城镇、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城市化进程对于农产品架构的影响

城市的建设快速加快,逐渐侵蚀了大面积的农田,并对周边的乡镇农产品的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由原来的粮食产品主导转换为蔬菜为主导的农产品结构,这在近十年对各个粮食产区的中小城市尤为明显,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各个平原地区,这样必然对农产品的需求上要求城市更大承担压力,例如,我所在的市区是个中等城市,近十年扩大的面积有一倍之多,原来的蔬菜供应只是城郊的几个蔬菜产地就能满足城市需求,在过去的十年内已然扩大到周边的几个乡镇以蔬菜为主导农产品.再有农业畜牧的集中化,也改变了农产品的结构.

城市化进程对农村适龄从业人员层次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给农村适龄农业人口大量流失,人们都渴望跳出“农门”,现在的耕种人口多以中老年为主流,以本市为例,中年和老年比例已然有五比三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区的教育普及,计划生育的实施,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数量缩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造成人少地多的局面,这时候就需要新型的农业格局来打破这个局面,必然有新兴的有构想的人来完成这些局面的改造,但是能主导自己的还是农村人自己,他们握着主动权,所以很希望我所熟悉的人,能为未来的潮流有所觉悟,而不是为眼前的这种大浪所席卷.

(三)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劳作的方式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是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这样也会带来劳作模式的改变,在现在的农村已然初显雏形,不管是城镇临时劳力,日益增多农业机械,还有四处奔走的农业机械团体等等这些,个人认为都是农业产业化的开端.现在我们来看看,比方说河南的收割团队,在政府和电信的帮助下,在近年已经有迈出了这一步,农作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


(四)城镇化建设投资资金不足,使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畸形,反而导致农村经济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对城镇化建设有着一种误区,认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纯投入”性的,只有投入,而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产出.因此,对于新一轮的城镇化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事实上,城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的红利,虽然建设周期长,但其收益是潜在的、长期的、间接性的.从另一个方面,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传统的财政投入模式资金存在困难.从民间角度来看,农民收入低,乡镇企业效益不佳,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比较薄弱,如果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不找准合适的投资途径,不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其畸形化发展的现象如房地产拉动、高污染项目也必然卷土重来.

三、结束语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即著名的“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才是硬道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镇化即是新的契机.只能通过城镇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