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国怎么写作中,我找到了真实而又幸福的感觉”

点赞:20428 浏览:867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姚树洁,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华裔经济学家,全英中国专业团体联合会副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经济顾问.

从粤东农村到留学英伦

1959年,姚树洁出生在粤东揭阳农村.在那个饱受饥饿煎熬的年代,他从读书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毕业时在录取率不到10%的激烈竞争中考入高中.

1977年是改变姚树洁命运的一年.当时他正在离家数十公里的山区和村民们一起修水库,母亲请人捎话,让他回家参加高考.从那时起,姚树洁白天干农活,晚上读书,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高考结束,他成为村里唯一考上本科的孩子,到海南读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他像个读书狂人,巴不得读遍世界上所有的好书.

大学毕业后,姚树洁留校任教,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的资格.1985年秋,他离开新婚的妻子,只身一人来到英国,踏进曼彻斯特大学校园,呼吸着那诱人的学术气息,他突然明白了,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寻的梦想.姚树洁如饥似渴地读书,只用三年半就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读博士只用了18个月.姚树洁的博士导师是世界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当时的英国国家农业经济学会主席柯尔曼教授.导师对姚树洁的论文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曼大创造了用一年半完成博士论文的奇迹.

随后,姚树洁到牛津大学开始了三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老板、工业经济专家多纳德·黑尔是个工作狂.“幸好我也差不多,”姚树洁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一年后,他们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工业经济改革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效率分析》一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不过对于我来说,在牛津最大的收获还不是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于非洲农业政策研究的国际工作经验.”作为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经济顾问,姚树洁先后到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斯威士兰等国家工作,把书本知识应用于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的国家和地区,编写培训教材,参与政府政策制定和规划,这些为他后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经验.


创办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

2006年,姚树洁离开伦敦到诺丁汉大学做终身经济学教授.因为这一次没有担任行政职务,他过了几个月轻松的生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究和教学工作中.

10月,校长找他谈话,希望他帮助筹建当代中国学学院(SCCS),并征求他的意见.回忆8年前的那一幕,姚树洁依然流露出为难的表情.“对我来说这很突然.诺丁汉大学原有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政策研究所,两个所加起来只有13人,还有一半是‘非生产人员’,办公条件差,每年亏损80万英镑,这样的摊子,怎么说也不可能变成一个学院.”

姚树洁直截了当地问校长:“你今后每年都能给我80万英镑吗?”校长说:“不能.”“那你让我当院长,是在提拔我,还是在坑我?”和他谈话的校长也说得理直气壮:“你不做,别人也要做,你甘心吗?别人做不好,对你也有影响.这是你的机会,就因为现在不好,你搞好了才有成就感嘛!”

就这样,SCCS成立了.大学董事会同意任命姚树洁为首任院长.

“尽管有在英国其他大学当教授和系主任的多年经验,但是筹建一个学院还是蛮辛苦的.”上任伊始,姚树洁就展示出了他的魄力.他打破传统“汉学”和“中国学”的办学观念,开创新的专业,同时大量增加招生数量.他的改革措施,第一年就实现了“开门红”.学院收入增加50万英镑,亏损从原来的80万英镑下降到50万英镑,同时教职工人数增长了50%.

2008年,是诺丁汉大学第一次参加中国学在亚洲学范围内的评比,结果非常令人兴奋,姚树洁领导的当代中国学学院,研究能力在全英国排名第四.

2011年9月招生,硕士生人数爆炸式增长250%,整个学院的硕士人数首次超过100人.2012年10月,当代中国学学院搬进了位于校园湖畔的新大楼,面积比之前的办公楼扩大了5倍,使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成为欧洲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研究、教学、政策分析和咨询,以及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机构.

用智慧和所长怎么写作祖国经济建设

在全身心投入办学的同时,姚树洁还负责和参与课程教学,并依然专注于学术上的研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祖国经济建设,是我最大的乐趣.”他每年都会在中外媒体发表文章和评论,对中国经济社会进行深入分析,出谋献策,多次得到、、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1996年以来,姚树洁每年都要往返中、英之间,不仅到国内十数所大学授课,开专题讲座,培养了大批研究生,而且还和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研究机构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执教20多年,他对学生讲的最多的就是“做学问先要学做人”,对那些后来走上领导、管理岗位的学生,他总是告诫他们“一定要廉洁,要时刻记住以民为本,千万不能惟利是图.”

与姚树洁有过多年共事接触的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冯根福教授深有体会地说,姚树洁非常关心国内高校教师的培养.看到本院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低,他急在心头,一方面积极呼吁学校尽快让外语基础好的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而且身体力行为青年教师联系国外学校,另一方面动员和鼓励教师解放思想,热情帮助学院教师提高研究能力,他亲自帮助设计选题,反复指导修改,现在学院青年教师基本都在国外SSCI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

“在为国怎么写作中,我找到了真实而又幸福的感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不仅是对教师倾注心力,姚树洁更是将教书育人视为己任.每次回国,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为学生讲课,把国际上的最新学术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冯根福教授用“热爱祖国的经济学家”来形容姚树洁.“他身在国外,但心在中国.他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除了学术论文,他还利于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问题,见解新颖独特,影响很好.”冯根福说.

的确,姚树洁的研究不是止步于学府里的计算和模型,而是走到社会生活中,深入到各类人群中.看他的文章,你会发现他的很大一部分关注点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出租车司机、公园门口摆摊的老大妈、包子店的怎么写作员、上海外滩的小白领等都是他解读经济现象时的主人公,对所谓“小人物”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尊重,朴实文字中对社会底层人群艰辛与心酸生活的细致描述,无不流露出一位经济学家客观、理性之外的柔软和温情.姚树洁认为,经济学本来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研究经济学不应该离开人们的实际生活,书本知识与社会人群的喜怒哀乐紧紧相连,面对普通人的生活困惑,这样的经济学研究才有意义.

“我来自穷苦的农村,个人的成长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的顺利发展,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和我的事业都深深地感恩于祖国,在各种形式的为国怎么写作中,我真正找到了情系祖国的真实而又幸福的感觉.”姚树洁充满感情的话,是一位海外学子的赤诚与铭记,深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