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的

点赞:4943 浏览:125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石油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研究,对学生就业接轨问题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尤其体育健身指导专业方向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如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产(业)、官(方)、学(校)三方联系平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等,促使供求结构基本趋于一致.以此为体育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率提供理论依据.

西安石油大学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体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社会体育就业率社会需求接轨研究

一、前言

时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优化,参与健身逐渐成为一种人们较为普遍的行为,人们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开始关注并提出更高要求.国内一些体育院校注意到这一市场变化,开始调整专业设置,探索创办社会体育专业和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路子.社会体育专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并具有一定规模,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但是,社会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给该学科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西安石油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市场需要,把社会需求与专业建设密切联系,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个人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我校体育系在2004年申办了社会体育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据调查显示,目前我系毕业班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绝大多数学生已确定工作.在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立、重视学生个人技能的提高、专业课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机会等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及其就业现状分析,提出了专业建设要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较早地了解社会创造机会的思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法;二是2文献资料法.

三、现状与分析

1.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与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刘善云等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1999-2004届)300余人的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但在社会体育相关岗位就业的不足50%,从多数院校办学资料中也显示了相同的就业状况.表明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之间尚存在较大的距离,其原因在于:第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未能随着社会需求岗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社会体育专业创建之初定位于培养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但由于多种原因从理论上预测的就业岗位目前还只是潜在的人才市场.第二,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培养质量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第三,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与当前的市场需求不相吻合.

2.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现状

(1)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教育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教育部的规定为依据,提出了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中从事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策划营销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康咨询以及健身指导,并能胜任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使其成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目标的提出,紧扣教育部的指导思想,并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

(2)专业建设满足市场需要.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休闲、健身和体育怎么写作业等社会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由国家、地区以及社会不同投资主体所开设的各种休闲健身场所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但目前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尤其对健身教练员、科学健身咨询指导人员(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体育保健、制定运动处方与健身效果评价,并能为特殊人群提供指导的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如会计部、市场部等岗位工作人员)等均有极大的社会需求.

(3)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方向.199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全民健身纲要》,为全国人民确立了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体育发展的宏伟工程,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大批的从事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为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才缺乏,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为1:6500.按统计,全国城乡近14万个体育指导站中,每个指导站实际从事指导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到1人.所以根据这一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群众体育健康指导与管理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4)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体育产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而到2008年我国至少需要1万名左右的体育专业管理人才.仅奥运组委就需要4000人来从事奥运会赛事组织和产业开发工作.因此,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根据社会发展与体育产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设置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正是看到这个市场前景,于是制定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大众健身指导两个专业方向,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强、专业面宽等特点,与市场需要相吻合.3.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密切结合

我们把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围绕在专业培养目标和新型人才模式的要求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为支撑,构建了较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时刻与市场需要接轨,开设了当今较热门的健身健美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学生多次深入健身会所互动和见习、实习,受到业内同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欢迎.据市场反馈,未来若干年内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健身专业方向的大学毕业生肯定是没有工作之忧的.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我校健身专业方向的学生们正是在专业技能与创新素质方面不断地聚集着能量,学生们通过校内外(课内外实践)见(实)习、训练、互动和竞赛等活动,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又展示了专业风采,还能较好地起到宣传推介自己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如今,健身专业方向的每一个高年级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与运用“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四会”(会讲、会教、会示范、会制定健身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为学生走向社会和健身市场铺平了道路.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当今大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较强而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我们在对学生培养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提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校内外与课内外结合”,并建立了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通过专业实习、第二课堂以及实践课教学等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另外,职业培训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已经出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和职业制度等,积极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培训和考试获取各类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社会体育专业属于新办专业,就业形势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就业方向与传统的就业观念有较大冲突,形势严峻.但如果改变观念,突破只在国企就业的这一条“独木桥”,就业形势立即变得明朗起来,会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我校目前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办学思路,建议:第一,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尤其体育健身指导专业方向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如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产(业)、官(方)、学(校)三方联系平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等,促使供求结构基本趋于一致.第二,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可盲目跟风,要富有特色,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培养社会适用的专业人才.第三,更新传统的就业观念,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证书(健身指导员证书等)“双证”制度.第四,为学生实际锻炼创造机会,做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里学习并相对独立地担任管理、营销和教练等职务或工作.

,加快社会体育发展步伐[J].体育科研,2005(4):17-20

[7]刘勇,曹刚.社会体育专业产业经营方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5,12(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