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建议

点赞:33359 浏览:1553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过10多年来的产学结合与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成果显著,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将基于模型,依据其模型中的6个因素,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竞争力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新能源汽车模型竞争力

2001年我国启动“863”计划,揭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序幕.经过10多年的投入与研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研发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相对完整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开发与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产业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及目前发展现状

1.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耗了大量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根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在2009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靠燃油驱动的传统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不仅污染空气,并且是碳排放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能源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既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又是第二大原油进口国.虽然目前石油仅占中国能源需求的20%,煤炭依然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0%左右,但能源结构中,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我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并未发展成熟,人均汽车拥有量仍较低,面对能源与环保的难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其产业化进程,是我国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需要;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本文得到福建省软科学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R0048)和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联合资助.

2.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001年的“863”计划.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期间,政府对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汽车技术十分重视,多项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相继出台,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与人力资源进行自主研发,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经过近10年的产学紧密结合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基本具备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

二、基于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模型”这个概念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政府与机遇两大辅助因素,这两个因素也会对产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其基本理论框架如图所示.

本文将基于模型,依据其模型中的6个因素,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竞争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1.生产要素分析

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在初级要素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劳动力充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稀土、锂、镁、石墨等自然资源,而我国充足的自然资源储备能充分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高级要素方面,我国的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近年来不断更新换代,许多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与外资汽车企业合资办厂,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许多高端科研人才.但是,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商业化运行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需求条件分析

需求条件指的是国内市场对某类产品或怎么写作的需求.良好的需求会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怎么写作,加快市场推广速度,进行规模化生产.

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然而汽车拥有量的几何式增长不仅使城市拥堵,并且令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此外,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我国的燃油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从个人需求的角度来看,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消费者购写汽车首先考虑汽车的购置费,其次考虑的是汽车的使用成本.在使用成本中,汽油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汽油一直维持在高位波动,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使用清洁能源,大幅减少对汽油的依赖,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均不足万辆(见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主要受以下几大因素的制约:首先,新能源汽车偏高,种类较少,可选余地不大,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其次,充换电站等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此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仍存有顾虑.

3.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产业集群”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具有竞争力产业很难单独存在,它离不开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辅助.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技术最为关键,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支持产业,它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的瓶颈所在.

21世纪初,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凭借低廉的制造成本,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及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以动力锂电池所用隔离膜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上,我国仍有需要继续进行研发,实现进一步突破,降低锂电池生产成本,扩大规模化效益,提高锂电池产业的竞争力.4.企业战略、结构、竞争状态分析


企业是产业的基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战略和企业结构影响.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欧洲、日本无论在技术研发或者市场销量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国的车企也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根据自身情况和国情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力图在这一领域赶超发达国家.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还未能完全掌握汽车节能的关键技术,诸多核心零部件仍需从外国进口,导致产品造价高,难以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

5.政府要素分析

企业是产业竞争的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制定竞争条例等措施或政策来扶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1年7月14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被摆在重要位置.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2012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科技部将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从上面的政策论述中不难发现,我国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仍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主要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第二,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离不开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我们政策却较少涉及这方面的建设.第三,新能源汽车要实现规模化、市场化,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可目前政府对消费者的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手段仍相对单一,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

三、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拥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支持,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网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在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许多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社会配套体系仍有待完善,产品成本仍有待降低,消费者信心仍有待提高,市场占有率仍有待进一步扩大.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新能源汽车是一项新兴产业,政府的扶持力度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竞争力.首先,政府在现有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规模,加速新能源汽车的试验推广.其次,对自主研发的汽车企业进一步实施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自主创新.再次,在新能源汽车仍未实行技术突破,产品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对消费者的购车补贴,为新能源汽车免除城市治堵所设的限行措施.最后,由于消费者目前仍普遍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政府和事业机关用车采购应首选新能源汽车,树立消费者信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新能源汽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产业化和商业化,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是其重要保障.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充电站、充电桩、电池租赁厂等.为了积极推进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政府应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加紧部署,在试点城市率先普及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实行优惠电价.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的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建设规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政府应探索和鼓励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商业运营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逐步实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

3.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有必要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首先,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但当前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资金支持较少,应增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突破技术难题.其次,动力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瓶颈所在,政府应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进行紧密的产学结合,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最后,建立吸引人才的研发体系,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必要的专利技术和资产进行购写利用.

4.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体系

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普及和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汽车企业的努力,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也是不可或缺.首先,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为首的电企,应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提供电力支持.其次,保险公司应尽快制定和完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费率和理赔程序,让消费者购写没有后顾之忧.最后,政府应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