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科技期刊全流程管理

点赞:4429 浏览:110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引言

科技期刊是反映科学技术产出水平的主要窗口,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和科学传承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国家出台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指导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已然形成出版行业的审稿责任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出版后的评审制度制定了编辑部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1-3].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积累,我国科技期刊取得了不少令人骄傲的成绩,较好地实现了传承优秀科研成果,传播高新科学技术、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


二、研究背景

科技期刊的质量管理是科技期刊管理的核心问题.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如何通过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控制并逐步提升质量,应是现代科技期刊办刊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目前,许多在生产制造业应用的管理思路与理念都着重强调质量的把控与效率的提升,它们经过数十年的工业生产实践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虽然编辑出版业务与生产制造行业差距颇大,但是仍有相似之处.生产制造企业的基本功能是生产产品,即企业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制造装配过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其具备一定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达到人们的使用要求,成为合格的产品,然后推向市场;而期刊出版工作就是生产优质的期刊,即经过一系列的组稿、约稿、编辑加工对稿件进行处理,使其具备一定的阅读功能和参考价值.

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过分析与解读后,可以被应用到科技期刊管理中且效果可观的.将工业生产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4]和流程管理[5]两大理念消化吸收至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领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经过探索与实践,编辑部管理水平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实效,各项工作得到了稳步有序的发展,工作质量及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

1.全面梳理体系结构

将编辑出版工作横向上分为两大模块,分别是稿件处理模块和编校流程模块,这覆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全业务;纵向上分别将对相应模块细分为多个相连的业务环节和相关的规范标准,这贯穿了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全流程;节点上明晰所有环节的负责人、评价元素和具体指标,按照定量的方式考核每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这涉及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的全员.

2.充分调研管理目标

从工作模块入手,利用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德尔菲法等确定作者、读者、专家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制定了《稿件处理流程规范》、《稿件编辑出版流程规范》、《稿件编辑出版标准》等指导性、程序性作业文件,保障各模块的业务领域全面且健康的发展.

3.严谨规划处理流程

在对应的模块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模式,利用PDCA循环法、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ReviewTechnique,PERT),从上自下全面的重新规划稿件处理和编辑出版流程.以流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标准颁布的层级顺序分别给出流程说明文件或编校规范标准,例如《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稿件处理流程说明》、《编辑出版工作流程》等几十份表格及文件,保障各工作环节高效率且高质量的运作.

4.细致量化工作要求

针对每个模块中的具体工序,按照丰田看板管理的理念,将工序之间的联系视为信息流.针对每个工序设置详细的负责人、质量要求、时间要求及其他评价指标,保证每个工序结束后均可直接考核改工序的完成质量,做到逐个节点严格把控,把质量事故风险降至最低.例如,进一步确定每个流程的负责人、处理时间及后续环节,进一步加大了质量管控的力度.在每个模块中的部分阶段设置质量检验及考核点,定性定量检查每位员工每个环节的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以便及时反馈调整,达到更高质量水平,取得更好效果.

四、结论

本文将工程化管理理念融入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务工作中,利用先进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编辑出版工作效率及质量.总结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构成元素、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多角度量化编辑出版工作中各项业务的质与量.建立了工作流程制度化与实时调整动态化、评价机制长效化与具体项目灵活化、业务流程全面化与工序环节独立化的多元化管理模式,提升编辑出版管理水平.

我们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学术质量与水平;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管理方法,多角度多方面提升期刊编校质量;探索编辑工作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编辑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