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学》课程型考核设计

点赞:28475 浏览:1313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考核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近年高校的热门专业屡屡被亮就业“红牌”.本文拟从《银行会计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入手,引导学生提高职业岗位的应用能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课程考核评价银行会计

今年我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基本工作能力远未达到岗位要求.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高校提供的毕业生大多是连岗位基本要求都不能满足的毕业生.高校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多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记忆上,忽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高分低能”的劣质“产品”,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缩短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成了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会计学》课程型考核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银行会计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课程特点

《银行会计学》课程是一门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所形成的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作为一门专业会计,银行会计最大的特点在于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的统一性,即银行业务的实现是通过会计核算完成的.因此,银行会计人员对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熟练性要求要远高于其他行业会计.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对银行业务的形象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操技能,为就业零距离打下良好基础,成了《银行会计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考核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在了解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以及核算、监督、检查、分析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具备从事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组织管理以及运用会计手段从事金融经营和金融监督工作的能力.除要求掌握银行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均应得到提高.依据银行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相统一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目标重点在于促使学生掌握银行会计的基本技能和银行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银行会计基本技能包括填制凭证、设置、登记账簿、账务核对、错账更正、编制财务报表等五项会计基本技能;银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分别为存款业务处理方法、贷款业务处理方法、支付结算业务处理方法、联行往来业务处理方法、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方法和外汇业务处理方法.

三、考核实施设计

考核是为学习怎么写作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秉承以笔试为主,以分数为导向的成绩衡量观点,考核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不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更好地发挥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必须把“教、学、评”有效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教授与考核结合,提高银行业务实操技能

在教学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流程图演示法、讨论性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并穿插实训练习.根据每章节的学习内容,以银行真实的业务创设教学情境,安排银行业务模拟操作练习,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考核.项目活动一般按四个阶段进行:业务引入——操作流程——处理步骤——活动练习,以银行常用业务设置任务,如单位存款、储蓄存款的开户、存款、取款、销户业务,贷款的开户、还款、逾期转账业务,结算业务等;在操作流程和处理步骤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绘制流程图阐述各类业务流程,结合展示各类凭证和单据实物,现场示范凭证的填制和传递,让学生观摩学习;在活动练习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模拟练习.将学生分为每八人一大组,每两人一小组,由学生分饰角色,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模拟仿真操作,不仅要求正确填制有关凭证,对凭证的传递流程也要求熟练掌握;在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后,还可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每个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内容,加深印象.练习结束后,以大组为单位,各组轮流上台展示,要求学生自行设计银行工作情境,完成业务操作.教师和学生对各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评分占70%,学生互评占30%.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优、缺点,对普遍性的问题进一步讲解.

(二)见习与考核挂钩,增强银行业务形象认识

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缺乏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所学的知识是割裂开的,较难理解各项业务技能的关联性.随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银行间的个性化差异加剧,教师在课堂上对银行工作情况的描述,往往与现实情景有所差别,不利于学生真实地了解银行业务过程.出于安全性考虑,目前银行基本不接收学生大批量实习,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未曾到银行过业务,对银行柜台会计业务的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对银行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到银行以办业务的方式见习银行业务的流程,将见习情况纳入考核范畴.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由教师布置见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去银行活期储蓄开户、存款、取款、销户及相关业务,在业务中需认真观察银行柜员的操作,结合课上所学储蓄业务流程对照学习.

其次,将学生分组,明确职责.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尽量使每个小组都包括班级上、中、下三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各小组成员应明确各自承担任务,并选好组长作为本次活动小组负责人.

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均需撰写见习报告并提供业务单据及相片,见习报告需详细阐述本次见习的内容、完成情况及心得体会.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见习报告及业务资料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见习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期末综合实操考核,检验银行业务基本技能

在学期末16~17周,将学生分为两大类型进行期末考核,一类要求能正确演示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一类要求仔细观察演示组同学的操作过程,对其业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考核类型.考试内容为银行的各项常用业务,由学生以抽题的方式确定考题.聘请两位银行工作人员作为专家评委与教师共同评分,取三人评分的平均分作为学生期末考核成绩.考核流程如下:

第一步,学生每二人一组,自行组合,选好考核类型,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

第二步,负责操作演示的学生小组抽取考题,按照各自饰演角色的要求,上台演示业务的操作流程,教师及专家根据学生综合表现给分,主要考查学生模拟操作业务流程的准确性、熟练程度及凭证填制的正确性.


第三步,负责点评的学生小组成员分别对应操作演示的二人,根据其模拟操作情况、凭证填制的准确度进行点评.教师及专家根据其判断的正误、发现错漏点的多少、表述的清晰度给予评分.

第四步,教师对整体考核情况做出归纳总结.

(四)综合各项考核结果,评价基本工作能力

综合学生在各项考核中的表现,对其到银行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工作能力做出评价.课程成绩等于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回答问题)*10%+课后作业*10%+课堂实操考核*25%+见习报告*15%+期末综合实操考核*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为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比为40%;在考核内容上,实操类考核占比为80%,识记类考核占比为20%.

课程考核与教、学是紧密相连的,《银行会计学》课程对学生实操能力的教学要求较高,因此,符合教学要求的创新型课程考核方式不仅可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