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

点赞:5849 浏览:193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低下,使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究其原因是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趋势,重点探讨民院校会计人才模式与对策,提出了未来民办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方法,希望为新形势下我国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民办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会计的发展趋势也趋多元化.目前,民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发展的需求,致使其毕业生缺乏竞争力.民院校会计专业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求胜,必须认清会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会计发展的趋势

(一)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会计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会计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化与实时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迫使我们加快会计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也促使了信息技术在会计学应用方面的新动态,促使并进而推动世界的会计变革.随着世界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市场要求会计行业提供怎么写作质量将大大提升,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探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提高人才信息化.

(二)系统化

系统化指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遵循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完整地覆盖市场对会计专业需求的各个岗位.随着会计的深入发展,会计的系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已有过去单一的核算与监督职已经转变成了集财务管理、生产制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等业务管理为一体,以成本管理为目标,通过对目标与流程控制,实现对成本目标进行考核,最终达到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会计人才不但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掌握与会计相近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熟知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因此会计人才的知识体系必须是系统化的.

(三)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加快,会计语言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业务往来的通用语言.如何尽快使会计人员了解国际经济环境,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和规则,寻求机遇,规避风险,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会计人才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这也对新时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因此,民院校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人才的国际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二、民院校会计专业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作为民办院校,与传统的公办院校相比,无论文化背景、师资力量、还是学生能力方面都存在一段距离,然而目前民办院校的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培养传统的会计人才为目标,没有形成自己培养的特色,脱离会计学发展的趋势,还是以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主,而忽略了知识的应用问题,培养的学生不能马上适应工作需求,造成产需失衡,就业率低,因此民院校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在符合会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定位培养目标是首要任务.

(二)培养方式不科学

我国的教育大部分是批量生产的模式,即一个老师教好多学生,因此培养学生的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缺乏社会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可是比例失调,会计实训的课时不足.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很难对会计学进行系统化认识,有的学生在完成学业时竟不知如何处理日常经济业务和建账等问题,更提不上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未来会计学发展的趋势.

后金融危机时期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信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社会的需要,才是我们培养和开设课程的指南,但是现在我们民办院校,在会计课程设计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以会计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只会编写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但对于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帮助解决企业财务活动及会计问题方面则变得无从下手;二是课程比较侧重于教育国内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而忽略了现代企业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对国外会计制度的介绍与研究几乎没有,而这种情况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国际化的需求;三是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单一,不能与其他学科相呼应,致使培养的学生视野受限,不能很好地处理会计以外的事物,导致竞争力不足.

(四)“产、学”分离

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经院式教育,该模式的特点是学习与实际生活,学校与社会,理论教学和实作等相分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后,知识被遗忘,不能很快适应会计岗位需求.因此,现有会计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建立针对实际需求的教育模式,即低成本、可持续、以会计实作本身为培养目标,建立“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实用型的会计人才.

三、民院校会计专业才培养的对策

(一)注重会计人才的应用性培养

所谓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财政部在中长期会计人才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各界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共同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要以“用”为最终目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以“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始终着眼于“用”;同时,要求将“用”落到实处,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把课堂搬到一线的会计工作中去,是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转化为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根据这一要求,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在综合利用所有资源的情况下,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措施,通过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产学联盟,搭建会计产需、研究、培养、就业平台,真正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实到实处.(二)注重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民院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①注重德育.财务工作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是思想基础,有德无才,难当大任;有才无德,重用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应注重德育课程开设以及相关方面的机会教育,真正在思想上使会计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缔造者;

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一般知识的教育,比如计算机知识、外语水平、法律知识等;同时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在开设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专业知识;

③职业意识.会计职业意识包括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学习意识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这几个方面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知识竞赛等实践环节进行培养;

④适应和沟通能力.会计是一个终身需要学习的职业,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时,会计行业已经不是以前单一的财务会计了,而是具有更多内涵的职业,因此,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必须学会由于相处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待人热情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三)紧跟会计需求、走“产、学”结合道路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民院校会计专业设置应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行业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走产、学结合办学道路.根据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要求,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场地,科学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建立起技术应用性教育教学平台.根据市场需求采用订单式,输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出了校门就能胜任岗位需求,达到校、企、学三方共赢的局面,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形成特色、瞄准国际化、专业化趋势

我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世界各国的企业、特别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已经陆续登陆中国,那么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精确、高效、务实,实用的会计信息,满足不同国籍、不同行业的需要,已经是摆在我国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迫切任务.针对不同会计信息者的需求,作为民办高校,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发展目标,形成自己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比如实用性比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审计;针对会计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可以在会计学内部,开设注册会计师方向、国际注册会计师方向等,为学将来的就业指明方向;同时根据目前社会上对评估师的大量需求,可以开设注册评估师方向等,总之,就是立足民办高校的本身师资情况、学生能力以及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为我国国内、国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输送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我国民院校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必须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紧跟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写作能力、决策能力、职业能力等素质修养,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