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现状综述

点赞:3570 浏览:101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马婧(1988.7-),女,汉族,河南洛阳,研究生在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方向.

摘 要:本文论述将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不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不同学科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现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总结,不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关 键 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现状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自1978年重返大陆地区且正式拉开发展帷幕至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极速跃升为当下最为瞩目的文化景观.尽管理论研究的步伐相对滞后,然而其日益多样的风貌和不断延展的视域,同样不容忽视.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些涉及“时代曲”、“通俗音乐”、“歌曲”等话题的文论,大多是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及争论(例如瞿维、杨明望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发表于《人民音乐》的文章:《关于“流行音乐”的对话》、《几点商榷——评谭冰若同志《对流行音乐的几点看法》),亦或是一些非正式的散见于文化报刊和有关评论性的文集中的文章,仅有极少的文章关注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及构成要素解析,如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和金兆钧《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等篇幅短小的文字,并不足以说明当时的论文达到了学术理论建设的高度.9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才正式进入创始和起步阶段,一些关于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叙述,对于相关的人物、事件、作品和音乐现象等方面内容进行记录和思考的专著相继出版,当时的期刊论文也对流行音乐在特定阶段的发展史和有关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做了初步总结和探索.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音乐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的学术性研究显现出曙光,无论是对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其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还是在树立流行音乐的学科意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理论研究脉络也日益明晰,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再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和细化的发展过程,逐渐呈现出多元思维、多元视角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态势.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新的文化思潮、新的创作理念和受众审美取向的相继出现,一些涵盖新对象、新观念、新现象的论文命题应运而生,这些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的陆续跟进,为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摄入了全新的氧份,潜移默化的将最前沿、最富挑战性的流行音乐研究推向了全新的临界点,促使我们在新的机遇下,理性的汲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同时,寻求真正适应本国国情和符合时怎么发表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流行音乐学科体系的理想目标.

本文中所提及的有关流行音乐研究的学术资料,均是本人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学术搜素、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搜索网站获取到的,自1979年至今已在国内正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由于目前各学科各类型的学术文献中,将流行音乐纳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关 键 词进行论述的文章十分庞杂,所体现出的理论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同时受限于笔者知识结构之单薄,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难以涉猎更广泛的领域并将相关研究进行更为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本文仅对于少量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进行扼要的梳理和总结.期刊论文方面,此次仅筛选出已发表在学术质量较高,研究成果相对稳定、成熟且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核心音乐类刊物,以及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学报的文章.同时,鉴于其他学科对流行音乐的关注较早,占有文献的数量上、研究的维度及方法上略胜于音乐研究领域等因素,笔者尽可能广泛的浏览了迄今已发表的,涵盖跨学科、多领域的国内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少量港台地区的学位论文.咎于笔者资历尚浅,文中难避诸多疏漏,以期日后能够在学术修养和理论能力的提升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完善.

本文论述将通过三个部分展开,分别从不同的论题和切入点着手,对现有文献①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划分和梳理;并对不同学科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目前学术研究所显示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总结,不遗余力的提出几点浅知拙见,以供同仁们商榷指正.

一、通过不同论题对流行音乐的研究

1.相关名称、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流行音乐”这个概念在未被广泛使用之前,常常被一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并且相互混淆的名词所指代,人们对这种音乐类型的认识都处于模糊的阶段,关于它的界定和使用是理论界最早介入讨论的话题,这些文论的出现,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流行音乐”排除了的困难.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篇,即王思琦的《“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此文在提炼出流行音乐的9种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全面、立体的完成了对其概念的界定,为日后我们解释和辨别“流行音乐”的真伪,确立了最接近完善的标杆.其次,他于2006年连续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当代语境中“时代曲”、“抒情歌曲”、“轻音乐”概念的使用与分析》和《当代语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概念的使用与分析》两篇文章,均在详实的史料基础上对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名词、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界定,为我们清醒的把握相关概念的内涵,给予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支撑.紧随其后发表的,如柳飞《通俗歌曲界定之管见》和李锦秀《“流行歌曲”界定之刍议》等文②,都在讲明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内涵,阐释了其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称谓的原因的同时,提出那些词语所指的正是同一类音乐,进一步的明确了为“流行音乐”正名的必要性.

2.关于流行音乐发展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及对其社会功能、文化属性的探讨.

涉及这方面的论题的文章,在目前研究成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例如,明言《新时期大众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探析》、张莉莉《大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等文③,通过借鉴国内外不同文化理论学科的原则,把流行音乐视为体现世俗化的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之一,将其文化属性、功能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关于文化功能内在产生矛盾冲突而导致的一些消极影响,在王思琦《略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从文化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等文④中得以揭示和分析.赵朴《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吴磊《流行音乐——大众文化的现实表征》等文⑤,也从不同侧面对流行音乐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文化景观、文化特征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描述、提取和阐释.3.中国近、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史及相关景象、事件和人物的记录、整理和思考.

树立正确的流行音乐史观,将其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历时性描述,对于进一步展开相关事象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应作为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任务.徐元勇《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一文,就是从历史角度对自古就存在“流行”一词的说法,参照中国音乐发展史做了考证,指出流行音乐史应属于史学研究范畴,并可借鉴史学学科标准来进行史料的收集、史实的考察和史观的验证.表述相同论点并由此展开具体研究的文章还有《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1》等⑥.

4.针对流行音乐学术热点问题的争议、理论学说的辨析、理论成果的回顾反思,论著的评论以及研讨会议的述评.

透过一些讨论流行音乐焦点问题的会议发言及相关文章⑦,我们不难发现,怎样正确理论手段达到对流行音乐更层面论题的清醒认识,怎样建设流行音乐的理论体系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早在90年代初,修海林通过《流行音乐问题与音乐美学研究》一文,简明探讨了运用美学的学术思维和方法来进行流行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近年出现的《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曾遂今)等文章⑧,向我们展示关于流行音乐的不同理论学说的由来,对那些观点进行了辨证的解析并重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文章⑨——雷美琴《中国流行音乐30年音乐批评与理论研讨的回顾》,将国内与流行音乐实践相伴而行的理论研究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巡视,并为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补充了建议.书评性质的文章⑩有《评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2004年流行音乐专家论坛”综述》等文B11,对系列会议中值得关注的内容及有待进一步落实的命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和再思考.

5.特定类型、特定区域、特定风格的流行音乐及特定时期流行音乐现象的介绍和考察.

随着流行音乐各个面向发展的日益成熟与多元,听众的选择趋向细化,区域化、类型化的音乐类型逐渐被纳入理论界的研究视野,近些年出现了一批类如《新疆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及本土化元素研究》、《西藏流行音乐(歌曲)现状调查报告》等B12,以考察区域流行音乐发展状况为专题的论文.同样,韩钟恩《当代知识分子与摇滚乐及其文化转型》等文B13,关注到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体现出不同文化族群的意识形态,及在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出现的风格演进或转型.另外,《“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中国流行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多维嬗变》B14等文,通过对大量借鉴传统音乐元素创作产生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本土化”特征,进行实证性分析,为未来的作品创作提供借鉴、积累经验.《全球化语境下的“韩流”音乐》、《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等文B15,是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现象背后成因的的剖析,探讨它们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6.新的学术观念、理论研究导向、方法论的探索和挖掘.

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和《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资料三题》两篇文章对当时已有的研究资料做了概述和简明的梳理,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资料建设所面临的不够系统全面的现实问题,与我们交流了资料搜集工作的有关经验认识.他已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和理论专著B16,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开拓性的运用了文化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为流行音乐理论研究填补了诸多空白,探索了新的路径.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郝巍《流行音乐发展的视觉趋势及其探讨语境》等文B17,为我们日后运用更丰富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和更广的话语空间.《流行的音乐,不流行的音乐学》,就目前音乐学领域方法论的不完善,忽视对流行音乐音响形态研究、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系统的研究方法等现状进行了理性反思.

7.中国学者对异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以及对“他者”研究中国流行音乐成果的关注

刘筱的《中国大陆对美国流行音乐的研究(1983—2003)》等B18文章,均从不同侧面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国外流行音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有关音乐类型发展脉络和成因.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国外深造的契机和自身的深厚语言功底,不辞辛苦的将国外学者对中国流行音乐研究的文论进行翻译、阅读和梳理,将全新的学术视角和学术方法介绍给国内的同仁们,并进一步对他者声音进行深层解剖,有助于我们更宏观、全面、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他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摸索出适应我国未来流行音乐学术研究发展的可行性手段和深远路径.这方面的文章有王思琦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领域中来之于实地考察的“他者”声音——评Nimrod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B19,钱丽娟的《身份、政治和疼痛—英文文献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B20一文对英文文献及华语圈内对于流行音乐研究文献的内容、论点和方法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将中国学术研究融入国际学术理论视野,从局内人的视角深入政治及“身份研究”议题的可能性.

8.对于流行音乐内部构成(教学、创作、表演、后期等实践行为,作品形态)诸多方面问题的研讨:

首先,国内新兴的流行音乐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介绍,对于目前流行演唱及演奏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供解决方案的文章,如曹洋的《目前我国流行音乐教育现状之思考》,徐元勇的《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等文B21对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目的、方法、内容、模式、考核的实行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教学经验和指导意见.其次,是对于流行音乐创作、唱奏技巧及后期制作等技术操作问题的探讨,比如刘小山的《精确重现与创造性重现——录音室创作的两种标准》等B22.再次,是通过对作品的创作主题、体裁形式、曲式结构分析,来概括流行音乐形态特征的文章.比如周天星的《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徘徊——流行歌曲创作用同一和声布局之分析》等等B23.9.如何确立流行音乐的审美观念及各群体审美心理分析,及其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定位和如何处理它与青少年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行音乐所体现出的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对于如何协调好创作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流行音乐的审美和教化等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进而促进创作和欣赏者自身艺术水平的提升,音乐及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的文章,如郑玉香《从心理意象角度解读流行歌曲中的情感归依》,连萍的《从流行音乐看社会转型期青年文化偶像观的蜕变》等B24,通过部分作品的欣赏和探析,来概括其中反映出的不同群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观念及价值观的变迁,《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等文B25则分析了体现情感的作品背后,支配人们音乐行为的审美意识和心理因素.关于流行音乐教化功能的使用,王思琦的《音乐专业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倾向的个案研究》等B26,通过对教育群体认知态度和审美趣味的调查来分析流行音乐对于他们审美价值取向的确立所发挥的作用,思考流行音乐在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0.流行音乐演出场所、表演形式、运作机制、传播媒介、评奖活动等环节的讨论.

较早的一篇关于流行音乐传播行为的研究,是1990年发表在中国音乐学《中国流行音乐传播预测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杨晓勋通过听众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中所附的大量统计表格进行数据定量分析,验证了传播媒介对于推广流行音乐和引导个人音乐行为的重要作用,为日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另外,曹林、蒲亨建的《广州酒吧音乐及其文化背景调查研究(上)、(下)》,冯玲的《流行音乐表演传播场域之探讨》等B27,皆为谈论近年来随科技革新应运而生的,新的流行音乐传播手段、交流形式、演出场所、产业运营模式,关注传播媒介和载体生存状况、发展对策,评奖机制等内容的文章.

二、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流行音乐的研究

现有将流行音乐纳入理论研究范畴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尝试多学科之间研究方法、论点、论域的交叉与融合,从研究对象微观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在数量和质量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不难得出,其以大众文化为根基而突显出的鲜明特色和特殊内涵,无论作为任何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着眼于不同研究方法,归纳了音乐学研究领域尝试本学科固有研究模式与其他学科相互吸收和借鉴的优秀论文;以及优先于、丰富于我们音乐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还关注到一些鲜有研究涉及的颇有见地之观点,于此进行简略的介绍.为我们拓宽研究视野,把握新的学术动向,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1.音乐学领域尝试综合方法的研究:

(1).音乐社会学研究

采用社会学与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流行音乐自身的特征、新的社会背景下显示出的发展态势,具体的展开相关事象的个案调研,抽象的挖掘其与媒体、受众及社会构成各层面之间的深层联系.如《高校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初探》(刘雅丛),即是一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于部分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美学、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流行音乐在高校传播的实际意义,并对如何提升流行音乐的理性认识提供策略的硕士论文.此类文章还有《21世纪中国网络流行音乐发展及案例研究》(李剑)《中国“音乐粉丝”现象研究》(杨光)等B28.

(2).音乐史学研究

利用史学与形态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相结合,在历时与共识的坐标下,以史实为依据对特定时空流行音乐的形态、类型、人物及事件的演变过程,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论题,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概括和微观探索.以此为基的研究有: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等B29.值得一提的是,彭勇《他山之石,可否攻玉》一文,还联系人们的雅俗取向对比流行音乐与严肃和传统音乐的差异,来探究其发展前景.

(3).音乐人类学研究

近年,尽管民族音乐学早已将当下的流行音乐纳入其研究范畴且将其视为热点论题,已有《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管建华)、《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洛秦)等专著问世,但对国内流行音乐进行考察的文献,特别在学位论文方面并不多见其踪迹,目前可以参阅的尚少B30.其中,付菠益《宣泄的仪式——中国大陆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以他对崔健的访谈,摇滚音乐现场的实地考察和真实记录等实践为基础,展开对于不同历史背景下摇滚乐的文化诠释.

(4).音乐教育学(美育)研究

这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应证性研究,如《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流行音乐对高校“90后”大学生的影晌》等B31,多使用美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教育学进行综合,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学校亲历课堂观察流行音乐的施教过程并试图挖掘专业教学的新方案,或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普通院校的师生进行访问,思考流行音乐对非音乐专业教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产生的影响.同时,还从历史演变、文化特征、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等视角分析其实施教学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B32.

(5).音乐美学研究

使用美学的有关概念和研究视角及逻辑思维,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进行流行音乐研究,有助于对相关文化现象、作品及乐评、理论研究所产生的观点赋予理性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比如,刘润——《商业文化中的流行音乐》等文B33,都是将流行音乐纳入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举.以及,《“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运用文献调查法对其研究对象的发展脉络展开较为细致的叙述,针对理论界已有的评论进行了深层的考究;并利用比较分析法及社会学原理,对其美学三要素进行辩证的分析,将这一现象的文化属性做了较为充分的界定.

2.跨学科领域运用多元视角的研究:(1).艺术学与文化学角度

作为流行音乐构成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因素,唱片封面、演出舞美、服饰、影视等承载着流行文化、商业元素的外部包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射出流行音乐发展的走向,以及与之相关的台前、幕后等诸多环节的运行状态.类如《暄嚣的表层》B34等文,通过设计学、美术学的研究视域,对照着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时尚型、商业性等文化表征,来洞悉这些视觉符号传达出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对流行音乐品质的影响,探索唱片业发展改良新路径等方面问题.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相关文献也是不胜枚举.类如,《大众文化的复杂面向》等B35,皆从文化流变与价值取向、社会政治、科技革新等方面的关系展开探讨,结合流行音乐所体现的具体意识形态,针对已有文化批评、思潮定义、身份认同等相关学说进行新的反思和辩证.诸多成果前文论述亦有所涉及,于此不再赘述.


(2).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

秦然然完成于2011年的《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一文,通过史料梳理的方法将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形成和转变过程分为传统音乐产业和新世纪数字音乐产业两大阶段,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来展现对此新、旧发展模式的整体认知,明确其兴衰的根源并探寻未来提升的途径.另外来自台湾学者的博士论文——《華文流行音樂區域與都市形構及其治理》B36,此篇通过对区域化产业结构的多层次剖析,提出在全球性音乐经济的发展前景下,必须将华语流行音乐产业视为一个新的领域,形成产业系统和区域性的转向与整合.

(3).文学和语言学角度

大多是专门针对歌词文本所进行的研究,分析歌词与乐曲、人的情绪之间的作用及关系,洞悉其折射出的不同时代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情感状态、性别、身份认同及不同人群价值观的转变.找寻非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字从韵律、修辞手法、句法、中西语汇的使用等方面显示出的语言特点,渗透出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吴映娴(台湾)的博士论文《歌词情感分析与流行音乐情绪判断之研究》、许剑如《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等.B37

(4).新闻学和传播学角度

此类文献B38,有些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发展历程、传播途径与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及对传播业前景规划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论述,有些是鉴于传播现象中的媒体文化事件的探讨,受众行为文化传播带来的启示.如有:肖婷《青少年对流行音乐“中国风”的文化解读》B39等文,通过传媒的视域把流行音乐作为推行文化的重要介质和载体,利用语言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来观测受众社会心理的变革轨迹.另外,笔者注意到《中国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研究》和《解构与重塑》B40两文,前者从摇滚文化视角对摇滚杂志的内容和生存状况进行了史的梳理和综述,特以《滚石》停刊事件背后原因的试探性解密为例,透过国内刊物生存艰难内外原因的深度分析来影射摇滚乐边缘性的状态,就摇滚乐及杂志未来的发展空间提出改良建议.后者通过对亚文化音乐演进过程、新媒介的产生状况及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的梳理,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这些新兴事物形成的根源.二者是拓展当下边缘文化研究的努力尝试,值得我们从更微观的角度,展开新的思考.

(5).文艺学和美学角度

在目前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中,这两种学科各自独立或相互交叉产生的学术成果B41日益凸显出较为成熟且具前瞻性的面向,关于流行音乐内在隐含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的思考成为此学科当下炙手可热的议题.于此,仅就美学视角的两篇文章做简要介绍——《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摇滚乐》(胡聪)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分析亚文化音乐,如何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在特殊受众审美的影响下得以生根,且形成中国特色的必然与偶然.《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刘雁飞)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印证接受美学理论与流行音乐研究的相结合的可行性.由此可见,他们将接受美学的全新视角融合到音乐本体及受众接受行为等问题的分析中来,是对已有研究方式的必要补充.

(6).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

这方面的学位论文,多为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流行音乐与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讨论类型各异的作品显示出的不同人群价值取向差异,社会文化心理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及其产生的因素,文化反哺功能在教育领域获得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成果B42.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及相关问题述评

总体来讲,从流行音乐的基础理论建设到实践应用,这两方面的学术研究各自呈现出日渐丰盈的发展状态,而将二者相互结合、兼收并蓄的研究成果则略显单薄.由此,笔者对当下愈来愈热的创新尝试,日益可观的学术发展前景和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总结如下:

1.拓展了研究的范畴,开发了新的研究课题,重视新动向的把握及学科定义的再认识,对西方学者论著的翻译、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与海外及港台地区的学术交流逐渐密切,关注到相对边缘的文化群体、新生事物、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的特殊性,还在他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

2.基础理论建设还有待加强,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讨.一些重要的理论选题尚未展开,研究视野广度和学术深度尚显不足,对于流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和新问题的评论较为随意和主观,对于学术研究的疑难话题往往欲言又止.

3.史学研究方面,面临当代史研究的困难及挑战,有价值的史料挖掘,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海外、港台华语地区的学者对于内地流行音乐的研究和相关发展史的补充,实现了拓展视野上的突破.对于摇滚乐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均显示出了闪亮的光芒,但对于特定人群的心理、小众群体与时代的关系、非主流音乐意识倾向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通病.4.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缺乏应有的学术规范.对于揭示论点需掌握的实证材料的收集不够充实,材料的筛选缺乏有力的思辨.所选依据认识不清,使用不当,出现了许多模糊,甚至无效的论述.对于作品风格或是歌手类型的分类标准未达到明确和完善,相关名词的界定不够成熟和全面,导致出现了许多未经考究名称的随意性使用,想当然的判断,出现诸多概念使用上的重叠和混淆.

5.研究现状的把握和选题方面,对所选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掌握不够全面,重复性的研究占了大量的篇幅,仍有部分专题未纳入学术研究范围,学术眼光不够敏锐,造成了的大量相同论据、论点的堆砌,实质性、前瞻性见解的缺失.

6.尽管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早已纳入我们音乐学的理论研究范畴,但对于该学科建设的深化推进尚不足够,忽视“正在进行时”音乐事象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学界长期存在的“厚古薄今”的学术观念,仍旧是当前流行音乐理论成果“泥沙俱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7.一手资料的稀缺.缺少“亲历者”、“当事人”真实声音的关注和记录.仅从他人间接的文字、含糊的只言片语做主观臆断、揣测,若不能尊重被调查者的想法且抱着寻根究底探究真相的态度,是很难达到接近本质的目的,以致为我们的研究得出有力的结论制造了障碍.当然,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业内人士的倾力配合与协助.

介于流行音乐自身鲜活的时代性,瞬息万变的无序性.除了的热情之外,更需要学术眼光的适时调整,建立起强有力的学术标杆作为支撑.特此,恳请更多的专家、学者给予关注和支持,诚邀广大热爱流行音乐的同仁融入到理论建设的行列,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现状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流行音乐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结语: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存在的诸多的困难、机遇和挑战,尽管在宽松的文化氛围下,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多元,但是欲求达到崭新高度,即把流行音乐研究建立成为独立、完善的学科,必将有漫长的路途要探索.既不可主观盲目迷信当下炙热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又不可急功近利招致态度、立场上的迷失;即要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还要另辟蹊径、竭泽而渔.为日益茁壮的流行音乐之树增添生命力,愿它根深叶茂,累世常青.(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注解

①说明:由于本文所涉及的文献资料数目较大.考虑篇幅限制,无法如一类举,笔者另作详细附录,于此欠奉,望谅解.

②王思琦.《当代语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概念的使用与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03);柳飞.《通俗歌曲界定之管见》[J].人民音乐,2007.04;李锦秀.《“流行歌曲”界定之刍议》[J].人民音乐,2007.10

③明言《新时期大众流行音乐的文化属性探析》[J].中国音乐学,1995.03;张莉莉《大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流行音乐》[J].人民音乐,2005.5

④王思琦.《略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从文化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J].人民音乐,2010.04;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J].中国音乐学,2006.03;李宝秀《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市场与产业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⑤赵朴《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J].交响,2007.01;吴磊《流行音乐——大众文化的现实表征》[J].交响,2008.03;赵玲、李媛《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趋势》[J].音乐探索,2011.01

⑥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J].人民音乐,1988.07;金兆钧《1994: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患》[J].音乐学院学,1994.04;王薇《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1》[J].黄钟1996.01;屈慧文《浅析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态势》[D].河北师范大学2010;

⑦曾遂今《流行音乐中的微观理论话题》[J].音乐学院学报1993.03;曾遂今《流行音乐文化的批评与反批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3;曹桦《失重的天平——流行音乐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人民音乐,2012.01

⑧修海林《流行音乐问题与音乐美学研究》[J].音乐学院学报,1993.03;赵勇《从精神涣散到听觉退化——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接受理论》[J].音乐研究,2003.03;曲舒文《谁的“摇滚精神”警惕中国摇滚音乐研究的定式思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3

⑨雷美琴《中国流行音乐30年音乐批评与理论研讨的回顾》[J].人民音乐,2009.12;罗洪、陈平等《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总结》[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6

⑩李亮《真实历史中的体验与叙述——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J].音乐研究,2004.12;周晶《新时期音乐思潮研究的开篇之作——读“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J].南京艺术学院,2012.05

B11冯华《“2004年流行音乐专家论坛”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3;雍敦全、宋康.《加强流行音乐学术交流促进大众文化发展繁荣——2007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行音乐教育论坛综述》[J].人民音乐2008.06.

B12贡嘎伦珠、达瓦平措《西藏流行音乐(歌曲)现状调查报告》[J].人民音乐,2011.04;邢硕《新疆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及本土化元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B13韩钟恩《当代知识分子与摇滚乐及其文化转型》[J].音乐学院学报,1993.03;谢力荣《南京城市流行乐队的发展历程》[J].音乐艺术,2009.12;吕钰秀《传统的延续或摒弃——关于台湾原住民的流行音乐》[J].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B14潘存奎《“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J].人民音乐,2010.06;沈恒《中国流行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多维嬗变》[J].音乐探索,2008.12;张莉莉《流行音乐的传统文化想象》[J].人民音乐,2010.05;B15何新《全球化语境下的“韩流”音乐》[J].人民音乐,2011.10;钱丽娟《从伤痕到主流“城市化的草根流行歌曲”西北风”》[J].人民音乐,2011.12;寇冠宇《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

B16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J].音乐研究,2008.01;王思琦《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J].音乐研究,2001.12.;详见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B17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J].音乐研究,2005.04;郝巍《流行音乐发展的视觉趋势及其探讨语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10;郭昕《流行的音乐,不流行的音乐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蒋君卉《阿多诺“论流行音乐“与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现象笺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1

B18刘筱《中国大陆对美国流行音乐的研究(1983—2003)》[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3;刘小山《认识摇滚(上篇)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交响,2000.12;周瑞杰《美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与一体化》[D].山东大学,2011

B19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领域中来之于实地考察的“他者”声音——评Nimrod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J].人民音乐2009.11

B20钱丽娟《身份、政治和疼痛—英文文献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B21曹洋《目前我国流行音乐教育现状之思考》[J].乐府新声,2008.09;徐元勇《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J].音乐探索,2006.12;刘柱喜《对流行音乐乐队组合教学与实践的思考——浅谈团队协作式教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11;张琦《困境与出路——高校歌手培养现状及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B22刘小山《精确重现与创造性重现——录音室创作的两种标准》[J].交响2011.06;徐元勇《论流行歌曲及其歌唱的艺术规律和文化内涵——以三首作品的具体音乐分析与歌唱实践指导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10;《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B23周天星《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徘徊——流行歌曲创作用同一和声布局之分析》[J].人民音乐,2011.06;

B24郑玉香《从心理意象角度解读流行歌曲中的情感归依》[J].人民音乐,2010.08;连萍《从流行音乐看社会转型期青年文化偶像观的蜕变》[J].人民音乐,2012.04;张嘉薇《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音乐发展与价值观变迁》[D].北京交通大学,2010

B25金兆钧《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J].人民音乐,1988.08;刘士林《对当代歌曲中审美趣味变迁的一种描述》[J].音乐艺术,2001.04

B26王思琦《音乐专业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倾向的个案研究》[J].人民音乐,2009.02;白树亮《关于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6;周素梅《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的现状研究与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

B27曹林,蒲亨建《广州酒吧音乐及其文化背景调查研究(上、下)》[J].音乐艺术,2010.04、2011.04;刘夜《互联网汉语流行音乐网站的编辑管窥及音乐网站编辑的应有视野(上、下)》[J].黄钟,2002.06、2003.02;罗艳妮《大众传播媒介在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作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6

B28刘雅丛《高校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07;李剑《21世纪中国网络流行音乐发展及案例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杨光《中国“音乐粉丝”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2

B29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王聚伍《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河南大学,2011;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

B30付菠益《宣泄的仪式——中国大陆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B31张雪芳《流行音乐进中学音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09;舒畅《流行音乐对高校“90后”大学生的影晌》[D].华中师范大学2012

B32孙梅《互联网音乐资源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吕晓莉《大学生流行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

B33刘润《商业文化中的流行音乐》音乐学院2011;周华生《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D].上海音乐学院.2009;辛颖《“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

B34梁远苇《喧嚣的表层——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和它的视觉传达》[D].美术学院,2004;孟艺《科技时代的现代音乐唱片封面设计新风格研究》[D].西北大学,2010.

B35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殷莹《大众文化的复杂面向——以中国流行音乐为中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B36张容瑛《華文流行音樂區域與都市形構及其治理》[D].国立台北大学,2008;秦然然《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D].山东大学,2011

B37吴映娴《歌词情感分析与流行音乐情绪判断之研究》[D].国立台湾大学,2009;许剑如《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D].厦门大学,2007;谭笑《中国大陆都市流行歌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B38赵民《歌唱背后的“歌唱”——当代“两岸三地”中文流行歌曲简史与意义解读》博士复旦大学,2008;袁川晔《新媒介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关系探析》华南理工大学2010

B39肖婷《青少年对流行音乐“中国风”的文化解读》[D].复旦大学,2010;施蕾《现代性的漂浮——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流浪意象》福建师范大学,2010

B40孙瑾瑶《中国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刘浏《解构与重塑——论中国亚文化音乐在消费时代的发展》[D].苏州大学2012

B41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2005;吴琼《中国摇滚乐三十年流变的审美研究》[D].暨南大学2010;胡聪《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摇滚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刘雁飞《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B42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蒋邦飞《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及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