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点赞:10810 浏览:44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并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如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象.本文就青少年网瘾展开论述,通过对青少年网瘾的界定、成因、类型等的分析描述,结合所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帮助矫正青少年网瘾问题.

【关 键 词】青少年;网瘾;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网瘾概述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其判断标准为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想方设法上网;经常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的上网经历,期待下次上网;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怒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加重原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主要包括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游戏成瘾等.

二、青少年网瘾的现状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5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高出女性青少年7个百分点;其中未成年人占的比例较高,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为13.7%;同时,初中学生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比例高达23.2%.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瘾比例的地理分布不明显,网瘾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关联.

2012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本次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重头主打网瘾青少年数量这一数据: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万人.

三、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偏颇和缺失是青少年染上网瘾的根本原因

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不能顺利沟通,家庭关系紧张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一个主要原因.糟糕的家庭环境同样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原因,如单亲家庭、父母忙于事业缺少和孩子的沟通、教育方法不当等.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严历、疏于管理、过分溺爱、缺乏情感、暴力行为等等.个别家长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注意自身修养.如沉湎于中,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用金钱来打发孩子,孩子在无奈、无助、无爱、无家庭温暖的情况下,只好在网吧寻找安慰.

(二)学校教育的枯燥乏味是青少年染上网瘾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从目标到方式都比较单一,学科内容的枯燥无味、教师讲课方式的呆板、只重视分数的评价方式、大量作业的积压使一些青少年渐渐对学校的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学习的快乐.研究证实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正如网瘾问题专家陶宏开教授指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机械的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

(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青少年染上网瘾的的内在原因

首先,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强烈,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许多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观众效应”的思维模式;求知强烈,追求时尚;青春期性心理尚不成熟;常见的性格原因:自卑性格、内向性格、强迫性格、分裂性格、暴力性格;常见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因素: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病态人格.常见的精神疾病因素: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其他精神病.

(四)网络本身的因素是青少年染上网瘾的直接原因

青少年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主要是对互动的网络交际关系的迷恋.网络交际关系主要有三个特点:信任程度异常,网络交际的双方尽管各自可能无话不谈,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信任危机;虚拟情景更趋形象化,更能满足学生交际或心理的需求;网络交际的无限制性.同时,网络产业发展不良、糟糕的网络环境也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少数网络产品提供商与怎么写作商缺乏社会公德,“一切向钱看”,一些网吧对于未成年人的出入是不管不问,甚至唆使他们进去.

四、青少年网瘾的矫正

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社会工作者陪伴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会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无节制的上网,杜绝通宵上网.上网前应列出自己的上网计划,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社会工作者帮助青少年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陪伴其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交朋友,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冲淡对网络的依赖感.了解青少年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挫折,帮助其主动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或者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工具.


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国家应该采取财政支持,加强学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建立自己的校域网,扩大信息流通,设立专门网页,对青少年学生提出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并及时对“问题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既能满足青少年的上网需求,又可以积极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还可以给青少年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培养和支持青少年的网络能力.

(三)充分发挥家庭的育人功能,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永远的心灵“港湾”,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事实证明,成功的亲子教育是预防“网瘾”的重要前提.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学习和掌握上网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中寻找共同话题.具有良好网络知识的家长,其教育的权威性及说服力无疑会大大加强.此外,若想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家长们好好研究自己孩子的心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和想法,同时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经常和孩子作平等的沟通.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开展社区活动,营造良好环境

开展网络学习班,教导青少年学习网络设计等促进青少年的创造性;开展针对父母的讲座,令其认识到孩子沉迷于网络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其原因也在家长;举行亲子活动,进行社区比赛,使父母子女在网络设计或制作社区宣传海报的过程中,增进沟通,并且在网络中体验到一定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加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利用心理学手段,对网络成瘾者进行有效干预,是帮助网瘾者戒除网瘾的重要方式.目前,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做了很多研究,大多数研究集中分析了网络成瘾的诱发原因,干预方法以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为主.

(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强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引导

要充分发挥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对网上的一些“灰色”的信息,如宣扬颓废思想的信息,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要通过教育让青少年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文化秩序的重任.必须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和法规的宣传,以在校园形成一种扬善祛恶、扶正驱邪的网络舆论环境.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和防止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6;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8.

[6]翁优君.中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成因与调适[J].教育探索,2005(8):9.

[7]周爱保,茄学萍,刘锦涛.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6):l1-12.

[8]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高茹丹(199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