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

点赞:6171 浏览:217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校存在两种德育.那些直接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明确外显的德育方式我们称之为显性德育,而那些非直接的、暗含的、通过学生无意识心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德育方式被称之为隐性德育.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式,存在互相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实际德育可能产生与设定目标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影响.显性德育影响和隐性德育影响发生偏离,甚至冲突,直接导致高校德育功效被削弱、甚至抵消.

一、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实质

德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是个体需要、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显性德育价值观代表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标准和要求,由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组成.而隐性德育价值观则是受教育者在具体交往和活动中,受德育环境、教育者无意识的德育示范等影响,而形成的道德观念.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这场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冲突和转变.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正在构建,而固有价值观念的残存,多元价值观的博弈,必然导致价值领域的冲突异常突出,这一冲突影响蔓延至高校,由受教育者身上折射出的价值观冲突,即是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实质就是价值观的冲突,两者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换句话说,高校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就是高校应然价值观与实然价值观的冲突.

二、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内容

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虽然有着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德育主体,即受教育者.两种德育都是对受教育者的导向和影响,其最终的价值影响都反映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对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研究就从冲突的本质和作用对象上入手,即从价值观的结构、要素及其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投射角度入手.

1.个人还是集体——关于主体定位的价值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秉承的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原则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高校德育要求“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受到的教育都是集体主义教育,要“努力为人民怎么写作,发扬为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1].集体是社会主体,而个人鲜被提及,处于从属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主体多元化导致价值主体多元化,人们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个人权利、地位得到了更多体现和尊重.社会发展既尊重个体本位,倡导个性发展,同时要求个体与集体利益兼顾.然而现实往往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利益的获得,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倾向选择个人利益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没有集体观念,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呈现以追求物质利益和自我幸福实现为特征的“自我化”趋势.是以个体本位,个性发展为首,还是以集体利益、团队精神为先,常常引起受教育者的两难选择和心理失衡.

2.平等还是特权——关于社会秩序观念的冲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社会以平均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向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秩序转换.平等、公正是文明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公平竞争的保障.高校德育大纲要求学生“树立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拓进取、公平竞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1].学校教育学生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竞争,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实现个人理想,获得人生成就.现实社会青年学生的发展很多、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能力、素质的比拼,而是家庭背景的较量,有了好的家庭资源的支持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可以在奋斗的路上少走若干年的弯路.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两极分化日渐严重,而各种“拼爹”、“富二代”的现实让学生遭遇或挫折感,或依赖感,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使他们陷入更大的惰性和迷茫.

3.道德还是名利——关于首位价值确立的冲突

传统中国是个重德轻利的国家,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反对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是高校德育提出的明确目标.市场经济开放带来的利益多元化,导致传统“一元价值”、“绝对价值”被解构和瓦解,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使得钱和权成了众之所望,社会的功利性造成人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曾说:“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显现,大学排名就像一把架在校长脖子上的剑.盲目追求名利让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丢失了自我历史、特色及传统.”[2]在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问卷调查中,有关“在转型期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信仰的首位目标”,40.9%的学生选择了金钱,还有22.9%选择了权利[3].高校向功利低头,世俗似乎无法避免,到底是选择重利轻义,还是遵从重义轻利,青年学生们面对首位价值选择,不得不陷入混乱和冲突状态.

4.诚信还是投机——关于价值践行手段选择的冲突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被看作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诚信,是中国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文明在自由和竞争的土壤中孕育着诚信契约,选择合乎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实现合理价值目标,是道德教育所倡导的.然而在现今社会为了实现个人目标,而采取各种投机取巧、弄虚作检测、甚至违法乱纪,违背道义良知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屡见不鲜.高校教师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篡改数据,捏造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晋升过程中滋生的学术腐败现象,正在侵蚀学术肌体,败坏学术风气,造成恶劣影响.有的大学生为了考试不挂科、为了评奖评优、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等理由,也不惜在考试中舞弊、篡改成绩、伪造证书,采取不道德的实用主义手段,丧失了诚信道德.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利益的诱惑侵蚀,大学生们如何在道德诚信和急功近利中取舍,面临尖锐的价值冲突.三、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冲突原因分析

“学校即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隐性德育的影响无处不在.高校德育的失败在于过分依赖显性德育,忽视了大学其本身的正面示范和渗透影响力,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弱化,甚至产生反向作用力,造成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德育效果愈发滑坡.

1.缺乏对专业学科课程隐性功能的挖掘

杜威指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和统治地位”[4].各专业学科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如人文、艺术学科课程,包含了人类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彰显社会和人文关怀,以其感性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陶冶人的性情,唤醒人的情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的精神,是最具影响力的隐性德育课程.我国高校德育对专业学科课程隐性资源的浪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注意学科资源的挖掘,认为只有政治思想理论课是与德育有关的课程,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目的都只是为了发展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道德无关.在高校教学计划中也没有涉及德育的教学目标;二是高校人文、艺术课程开设不多或者开设困难、水平不高.除了国内一流综合性高校开设比较全面、高水平的通识课程外,其他高校受师资等条件约束,人文、艺术课程开设门类不足,课程水平不高,对学生修学此类课程的要求自然不高.

2.功利化、现实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公认的现代大学核心理念,培养学生和进行学术研究是支撑大学生命体系的根本任务,传承文明、提升人性、创造价值是大学的文化追求,它们构成了现代大学的精神大厦.

如今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迷失,陷入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漩涡,大学之独立、自由的精神,潜心学术、追求真理之理想,传播知识、培育学生之使命、批判、引领社会之责任逐渐丧失,大学“行政化”、“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在现代大学面临重大变革时告诫人们,教育在适应现实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避免过于轻率地为了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5],成为“复制不平等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场所”[6].

3.独立自主、科学制度的缺失

高校制度文化,体现了高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受高校精神文化制约,是高校机器运作的操作指南.高校制度的特点应与高校倡导的独立、的精神一脉相承,应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核心.

现行高校采取科层式管理模式,“行政化”趋向明显.学校机关部处掌握着教育资金和资源的分配审批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界不清.学院、系和教师评价都以发表论文数量、获得科研项目和奖项数量为指标,致使学院、系发展和教师科研教学都以量化指标为目标,被眼前利益所左右,忽视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本来目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必然妨碍学术之自由,师生之权力.大学制度性和科学性欠缺,必然影响学生实践、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念.

4.教育者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不足的影响

高校教育者,包括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都是德育的主体,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通过不同的途径,或直接或间接,或明示或暗示地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教育者产生负面德育效应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受“功利主义”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态度和意识发生了改变,教书育人不再是老师的首要目标,追名逐利,对教学和学生敷衍了事成了不少教师的写照;二在客观方面,专业学科教师和专职德育工作者面临方法和能力的挑战.专业学科教师教育方法,仍不能摆脱灌输为主的模式,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难以达到育德的目的.而专业德育工作者,也多沿袭集体德育模式,忽视了个性化影响.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全球化、信息化使得教育者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掌握者,学校无法垄断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德育过程的随机性、偶然性不断增加.尤其是现代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科学与的背离,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使德育工作更趋复杂,对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高校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德育传递着社会对受教育者道德价值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又被社会文化现实所挟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复杂化带来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冲击着高校道德围墙.大学陷入了名利场,隐性德育走向了显性德育的对立面,学生面临价值冲突的困境,德育功能逐渐弱化.大学生们面临的这些价值冲突,也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普遍价值冲突.大学本应是社会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地,如何继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重新站上社会思想高地,协调高校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冲突,发挥高效德育的学生育化和社会教化作用迫在眉睫.

高校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冲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校德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