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点赞:8245 浏览:332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民族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是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民族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基本为考研、就业、出国三类,就业的学生多数从事与金融相关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回到生源地金融系统工作,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人才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民族高校是民族地区金融人才培养的摇篮.本文以民族大学为例,对经济学院近三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从考研、就业、出国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勾勒出民族高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走向.

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1届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有101人,其中攻读硕士学位20人,4人出国留学,77人选择就业,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6.23%.就业学生中,22人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28.57%,其中18人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3人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广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1人进保险公司.

2012届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有91人,其中28人攻读硕士学位,11人出国留学,53人选择就业,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24%.就业学生中,15人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28.30%,其中6人进入国有商业银行,7人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吉林银行、承德银行),1人进入保险公司,1人进入会计事务所.

2013届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有102人,其中攻读硕士学位20人,20人出国留学,62人选择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78%.就业学生中,21人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33.87%,其中6人进入国有商业银行,8人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贵州银行、平安银行),1人进农村信用社,5人进证券公司.

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保持在20%以上,选择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越来越多,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学生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在就业学生中,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减少,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录取数量逐年增加.由此可见,民族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是民族地区金融行业的新生力量.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转型,企业岗位需求减少,民族高校金融专业学生面临严峻挑战.首先,金融人才需求标准高.尽管企业吸纳能力减弱,但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金融业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四有”专业人才,而且需要有多种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金融专业本科生学历层次低,实践经验少,在校期间很少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调查显示,大学生利用检测期实习的学生仅为22%,在金融行业实习的学生比例为11%.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位.民族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刚刚起步,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严重不足.另外,部分学生就业观念陈旧.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多数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学生毕业以后不愿到西部民族地区工作,保守的就业观念使他们失去了行业发展的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高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加.首先,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不仅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而且改革步伐加快,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岗位需求有所增加.其次,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民族地区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将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再次,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民族地区资金需求总量增加,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现有农村金融人才层次偏低,需要更多的金融专业人才加入到农村金融队伍中来.

金融基础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民族地区金融人才的重任,要加强教学改革,建立金融实习基地,开展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要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首先,开展市场调研.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与走访,了解民族地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金融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做好就业.就业工作人员要切实做好就业和研究,及时反馈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人才培养意见,了解毕业生的想法和建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再次,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位,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使教学内容符合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课程设置应加强多学科的综合性,既让学生掌握经济、管理、会计、法律、统计等各类专业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学习人文、社会和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此外还扩充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鼓励教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对金融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的调查显示,高达43%的学生认为经历较多的实习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民族高校应利用广泛的校友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在民族地区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建立实习基地,通过有组织的实习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学生通过参与金融机构运营,可以了解行业发展,培养专业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积累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大学教育始终,从新生入学开始递进安排职业发展教育,全程对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观教育.新生入校以后处于心理断乳期,学校要利用这个转折点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树立职业意识.通过专业介绍会、专题讲座、新老生交流会等形式介绍金融专业概况、课程设置和就业走向,使学生掌握专业情况,认识专业特点,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其次,对大二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与创业指导为主,帮助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专业热情,提升学习兴趣.再次,对大三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的专业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最后,对大四学生提供就业技巧培训.大四上学期集中进行模拟面试、职场礼仪培训、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简历制作等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民族地区的使命.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民族地区虽然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但个人发展机会更多,金融专业毕业生要主动投身到民族地区发展建设中去,不能局限于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还要教育学生从基层做起,发挥专业特长,不能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学习,还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怎么写作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成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体魄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学校要积极组织社团活动和寒暑检测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