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

点赞:18192 浏览:745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常被视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基本成熟的标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被认为是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影响的产物,是前马克思主义的.其实二者的基本精神和思想观点完全一致,区别主要是形式上的.本文主要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实践观和人的本质理论的连续性,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发挥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

关 键 词:实践观;人的本质;批判;费尔巴哈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在马克思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也是他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初步探索.《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也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在马克思看来“真正人的活动”才是实践,应当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由此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看重实践,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一、《提纲》和《手稿》的连续性

我们可以在《提纲》的各条基本思想皆可在《手稿》中看到,他们源于《手稿》.而两者的连续性是怎样的呢,以下从实践观和人的本质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人的本质方面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手稿》当中沿着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本质这条线阐释人与动物的区别,认为该活动所呈现的生产、劳动或者实践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象化,从而确定人的本质是实践.

《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他的劳动异化理论,他通过对劳动异化的研究进而发现人的类本质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却和劳动者相对立,劳动的实现使工人失去现实性,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从《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生产生活就是人的“类生活”“类特征”也就是人的类本质.生产生活、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与动物生命活动有根本不同的特征,认识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

《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通过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批判完成的,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人的社会属性,并把理论看作人的真正活动.马克思批判这种,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消极的单凭人的直观感觉去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此处所指的个人并非他们自己或者他人想象中的个人,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即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所以是以一定物质条件为基础,不受其支配的界限、前提条件下能动地去表现自己.”该论断标志着马克思在人的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变革性地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实践观角度

《手稿》中阐述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观,说明了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在与实践,实践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同动物油本质的区别,通过改造世界证实人的能动性,而且从动物和人的生产的不同来比较论证时间的内涵.对象性世界确证和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对象性世界的创作确证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劳动实践当做人的本质看待.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与费尔巴哈的理论人道主义有本质的区别,达到了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提纲》首要指出,真正人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唯物主义者需汲取唯心主义合理的因素,在唯物主义的原则下从主体和能动方面出发来看待世界.《提纲》重视实践观,批判所有唯物和唯心主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实践的认识的基础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的单凭感官认识事物的错误,进一步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提纲》对《手稿》的理论发挥

(一)《提纲》当中马克思用实践观点阐明人的本质

《提纲》着墨的重点有实践活动属于真正人的活动、属于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集中突显了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丰富了人的本质这一内涵,展现了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的重大意义.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他还强调物质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善了人的本质内涵.马克思认为通过实践活动,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还能够认识到人自身,用已得到的认识指导实践,进而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需以实践为契机来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本质不断生成.物质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二)马克思从崇拜费尔巴哈开始转向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

《提纲》第四条到第八条是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批判,基本思想是:费尔巴哈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是一大功劳,然而,他将宗教情感归根于人的本质,没有将人的本质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看不到宗教情感的社会溯源,更不懂得最主要的任务不是从理论上说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实运用践观点通过批判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的单凭感性直观认识世界的错误.进一步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了费尔巴哈之所以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至此,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与以往一切哲学世界观决裂,批判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作者得到这样的大致总结:《手稿》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提纲》是脱下费尔巴哈外衣的《手稿》,二者有着完全一致的思想精神和基本观点.当然,马克思的《提纲》更完整、清晰、准确和精炼地表述了其思想.马克思第一次通过《提纲》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地实现了对唯心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综合,在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方面确立了坚固的实践观.为后期《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实践观贯彻于历史观,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