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之我见

点赞:31127 浏览:1444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不断综合化及加速化,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大批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而现行的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

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师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当今社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普遍问题

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例,其工程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专业主干课程薄弱,有机衔接不够,注重单门课程的系统性、特殊性和具体规律,忽视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和普遍的规律,对知识的整合、集成应用欠缺,不能满足创新人才知识体系的需求.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式落后.特别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以“灌输式”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操作层面的有效实施不足,推动的力度不够,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参与少,这种知识传授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学生主动性不够、奋发的活力不够.

三是全面素质教育仍需加大力度.在能力培养上,学什么设计得多,而为什么学、怎么学设计得少,缺少对学科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教育,缺少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在工程素质培养上,从专业、职业的角度进行工程素质训练的整体设计不足;实践环节仍显薄弱.

四是工程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不足.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行业高校划转,行业企业不能有效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造成了工程性实践的缺失.

3.对于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笔者对本校卓越工程师专业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同若干雇主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访谈,收集、分析的数据结果,结合走访调研的信息,对专业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3.1、形成开放式特色专业文化

为了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减少毕业生盲目跳槽现象,需要加强学生对本行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升华学生献身工程事业的崇高志向,培养学生“团结、攻坚、开拓、奉献”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快捷、高效”的作风,形成开放式特色专业文化.

行业文化导入——专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需要制度建设的保证,也要求各项措施保障.例如在学生入学时就让班导师向新生提出“学工程专业干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逐步引导;借暑期实践机会定期派专业教师带领优秀学生深入工程行业生产企业第一线实地调研,将学科建设与行业特色和他们的最新成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企业基层建功立业奠定基础;将大规模的集中教育与日常的渗透式教育结合起来,以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效果.实现以学校特色建设与行业和谐发展为基点,建设“植根于行业,养成于校园”的开放式专业文化生态系统.

3.2、针对普遍弱点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2012年,90后开始走进职场,让人喜的是毕业生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个人才艺增多;让人担心的是随之越演越烈的个性化风潮,较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针对独生子女容易产生的“职场毛病”,例如: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善于抗压等弱点,校方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培养是为了改变学生的行为活动及表现,用行为活动的方式来引导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学生行为活动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项目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职业素养.通过必修《金工实习》、《企业实习》,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创新学》、《语言与交际》、《公关礼仪》、《职业规划》等课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和“自我提高”等能力.

3.3、拓宽就业渠道以及加强再深造学业指导

作为人才输送的摇篮,我们高校不能因为某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高枕无忧,而应该高瞻远瞩,深某远虑,及时调整就业工作方向,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引领、咨询和怎么写作工作.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积极拓展中外工程制造企业就业渠道,积极签订实习基地,让学生提早接触制造业务;二是顺应学生现有的“考研热”和“出国热”,加强指导,抓好学风,鼓励专业教师一起参与考研和出国怎么写作,这样做将一方面保障就业率,另一方面鼓励卓越工程专业产生更高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