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制度改革,路口总有径

点赞:4235 浏览:14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在,社会上关于专业技术职称的议论很多,“取消说”、“淡化说”、“强化论”等各种说法都有.如何正确认识职称改革工作,是关系到今后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职称制度以来,在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尊敬知识、尊敬人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激励各行业人才成长和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职称评审制度暴露出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行业评审标准不统一导致评审结果不公平;有些行业论资排辈之风盛行,只要年限够、资料齐全,一般就能评上个工程师、助教.职称评定体现不了个人水平和业绩能力,有时连庸才也能评上个高级职称,造成职称贬值的怪象出现.


由于职称具有一种“品牌效应”,“含金量”褒贬不一,在某些专业成为人才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教师、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后一旦被聘用,就可以相应地晋升工资,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年龄延长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些人却嗤之以鼻,比如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即使评上工程师、研究员的职称也享受不了加薪、住房、医疗等优厚待遇.正因如此,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得到相应的职称资格,削尖脑袋花费了不少心思,使本来非常严肃的评审工作也变了味,走了样.

一项科学评价人才的职称制度,在正常的工作中却变了“异类”,剖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职称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职称评审办法不能与被评审者的岗位能力、业绩、实际贡献和敬业精神完全挂钩.职称评审不严密,缺乏科学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这就给一些投机分子在评审材料中掺检测创造了“良机”.

二是职称评价缺乏公平性.被评审对象的职数限制,使许多参评对象蒙受了不公平待遇.在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报评定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单位由于受到岗位职数额度的限制,造成一些优秀人才长期难以“露头”的尴尬状况.

三是职称评定抽象单一.目前采用的资格评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外因素的困扰与影响,涉及能力和业绩的标准条件又比较简单和抽象,评委们面对一大堆申报材料无法量化考察,只好将评审注意力侧重在学历、资历、论文、计算机等硬件上,这无疑淡化了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贡献.

四是职称评判标准不一.国家虽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的职称评审委员会里,由于评委对评审条件的理解和把握尺度不一致,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使同一层次、同一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

在今后的职称制度改革中,职称评价不良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遏止.

一是推行专业资格结构评价.在职称评价体系中,按照“模块化”运作模式,将评价条件分解为品德、学历、资历、学识、技术、能力、业绩等若干要素,分别实行量化评价.其中为了充分突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学识、技术、能力和业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占总分的60%-70%,并且将取代学历、资历、论文等成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对在职称评价中业绩平平、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条件和分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不授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是调整与完善职称评价制度.为确保职称评审质量,应实行科学的社会化的评价机制.要将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称工作,逐步过渡到由行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相似度检测机构承担,避免或减少干预.政府人事职能部门要从微观的职称评价工作中脱离出来,着力发展和规范社会评价相似度检测组织,指导制定或调整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等宏观管理工作.同时,改革传统、封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职称系列或专业,分门别类,采用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区别对待.如对职业性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制定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规定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等具体标准,经相应组织形式,直接竞聘上岗,把职称评审所引发的连带矛盾和问题适度化解.在修订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采取资料演示、成果展示、面试答辩、现场“说课”、实地考核、调查评估等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分类量化,综合评定,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

三是实行特殊评审政策.将职称评价向企业或特殊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专利,并且专利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职称评审一步到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对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者,可提供能反映其能力和贡献的科技改造、技术创造、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替代,进一步突出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之一的主要执行人,或获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及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者,可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四是相关职称制度的配套政策.科学制定职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将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收入分配机制分轨,统筹兼顾相关利益主体,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创造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更好地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

五是实行执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起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目前,对国家已实施的执业资格制度,要加强对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并逐步扩大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实施范围.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后,用人单位将不再承担职称评审职能,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将由社会进行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将不再为用人单位所拥有,可以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也可以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通过市场招聘、建立多样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等办法吸引优秀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社会化、市场化,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

职制度改革,路口总有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六是实行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分离.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确定不同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和工资待遇,实行岗位管理.对专业技术岗位,要强化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今后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就应享受何种岗位的待遇,不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应该受聘专业技术职务.把从事管理岗位的人员与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进行分离,这样可以更好地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专业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