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的再定位

点赞:1788 浏览:51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种种改革都是在寻求新的定位和方向

中国MBA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21年中,先后有十批共236所院校被批准开办MBA教育,这是中国MBA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个行业到了20多岁的时候,也要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自己有什么优势?未来要成为什么?怎样去实现?

MBA的再定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清华大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不论是刚起步的MBA项目,还是已经发展了20多年渐渐成熟的项目,走到今天,环境变了、培养对象变了、企业需求变了,大家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如何定位和再定位,需要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为之付诸具体的行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招生等种种改革,正是商学院进行自我认知和摸索方向的过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谈到:清华MBA从2007年夏开始启动全面改革,过去五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推出新版MBA课程体系,把“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作为新定位,以“软技能”、“整合性”、“体验式”为三个创新点,建立起一套新的MBA教育模式;二是推出相辅相成的招生改革,有效地配合新培养方案实施.

未来的竞争会异常激烈,中国本土已有200多个项目,国外知名商学院也会进入中国争抢优质生源,在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压力下,不进则退!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是商学院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像清华、上海交大等国内主流商学院,紧跟斯坦福、耶鲁等全球顶级商学院的改革步伐,率先在国内开始再定位和各项改革,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再度领先.

三大顽疾促进变革加速

所有商学院都体会到一点:市场和学生越来越理性和现实,项目做得好,市场认可,各方面都好做;如果做得不好,寂寂无闻,招生都招不满,这就是失败.

MBA招生规模扩大,让师资紧张问题进一步严重,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和商学院的最大难题.机制灵活的商学院,会在发展中逐步缓解这个压力,但机制和管理僵化的商学院,师资建设非常令人担忧.

生源年龄和职务走低.年轻化是必然趋势,当80后成为MBA主流,传统培养模式和课程,就必须要进行大的改革.清华等项目通过课程和招生的改革,能够减缓年轻化的速度,吸引职业背景较好的学生入读,2012年清华MBA在职项目年龄最大的是40岁.

在当前环境下,要适应企业和学生的新需求,课程创新非常重要,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之外,课程创新力度还不够,或者说,课程创新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上述这些问题,是决定一个MBA项目能否持续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也是改革的重点所在.

培养方案是核心竞争力

培养方案,是整个MBA项目的灵魂,清华用五年时间一步步设计和调整,到目前已初现成效.从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到相应的课程设置,包括招生的配合,这需要连贯而系统的设计,各环节密不可分.

譬如清华MBA将项目定位在培养“未来领导者”,与其EMBA项目培养“产业领袖”的定位有明显区别.这个新定位,领导力培养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让学生具备未来走上领导岗位的多种能力,相对应地增加了大量软技能、整合性、体验式的课程,招生模式也是基于领导力的综合素质考评提高条件录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云涛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整体改革后,生源质量及学生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提升,清华MBA2011年入学申请人数较上年增长17%,在职学生年收入增长超过50%,平均管理下属人数增长了100%.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新版MBA的培养定位是:视野宽、创新力强、人文底蕴厚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由此实行“一个调整,两个延伸”.一个调整是将课程变为两大模块和两个整合项目,第一模块是必修课,结束后进行《创新创业管理》整合课程,然后再进行战略营销、金融财务等第二模块的实务学习,结束后再进行第二个整合课程《诊断分析》.两个延伸,一是向学前延伸,正式入学前四个月进行学前教育,主要是领导力提升和团队沟通建设;二是向毕业后延伸,学生毕业后可以随时回校免费学习,实行终身化教育,可以申请每年400万的创业基金.2011年,上交大安泰MBA组织的校友活动有118场,在国内项目中领先优势明显.

当清华和上交大这些改革先行者开始收获之时,本年度排名提升很快的北邮MBA等掀起了第二轮改革浪潮,北邮新版MBA定位是“培养具有领导潜力和创造性执行力人才”.“北邮MBA要强化潜在领导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潘煜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道:“新版MBA培养方案调整了两年多,把原有课程分为五个模块,把学生分为自主创业和职业经理人两个方向.在基础课程之外,增加了社会化媒体营销、消费者行为学、演讲技巧、创业创新实践等大量小学分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特色化、国际化是突围重点

现今的中国MBA市场更开放、更国际化,国内外商学院可以合作办班,我们可以招收国外生源,国外商学院也可以到国内招生,与国际融合更深入紧密,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区域强校来说,国际化是它们再次突破的重要方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寿涌涛向《经理人》表示,浙大MBA在国际化方面已形成不同方向的项目,国际化将是浙大MBA在传统项目之外,寻求差异化的一大突破,同时向浙江之外拓展市场和品牌.今年刚与法国里昂商学院成立的奢侈品管理MBA项目,是国内首个奢侈品管理双学位MBA项目,现已开始招生,学费30万元人民币,毕业后授双学位.此外还有比较成熟的全球创业管理MBA项目,与法国里昂商学院、普渡大学进行三校联办.

过去几年中,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国际化动作较多,譬如与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推出创业MBA项目;全面实行哈佛式教学方法,完全采用标准哈佛案例教学法,组织老师按哈佛MBA案例教学标准,开发整套中国本土化案例及课程材料.所有案例均来自国内知名企业,老师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海外游学、客户写作,与企业全程联合培养.

清华、中欧、北大等MBA项目,它们的师资、品牌和综合实力雄厚,一般不强调特色.但是,随着开办MBA的院校越来越多,挖掘自身优势,走特色之路是生存发展的必要选择之一.四川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颜锦江向《经理人》表示:川大MBA在四川省内及周边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在传统方向之外,希望有新突破,他们正在研究医院方向MBA培养计划的可行性.

2010年获批的中国政法大学MBA,抓住了法商管理这个特色,很快立足并超越已开办多年的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选中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法和商不再是两张皮,在当前环境下,更需要很好的结合,精商明法,了解国际游戏规则,这些变成了法商MBA的定位,培养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