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融于高等教育的

点赞:10562 浏览:4517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当代青年融入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在推动整个社会思想潮流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事业长期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经过较长时间改革后已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系,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除了搞好专业知识教育外,高校还需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相关问题,旨在全面性地培养大学生人才.

[关 键 词]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融合分析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其偏向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以推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相对专业课程教育,素质教育并没有一个系统性地专业概述,而是贯穿于课程教育的一个学科分支,但又是高等级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时怎么发表展的主力军,其必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

一、素质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意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应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双翼.目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些学生、家长普遍存在功利性的“职业至上”论,使一些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功利”、“实用”无直接联系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以致出现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往往缺乏批判性的思考、整体观和想象力,人文精神低落.在人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它决定着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人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认识要素,还要受到健康情感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顽强意志的支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


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80%以上的大学生均注重个人的内外在素质,仅有2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不关心或者不太关注.为此,当前高校应更加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科学的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科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翼的科学教育,应突出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大学应通过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想和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得到和谐、全面的成长.

二、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策略

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作为社会改革的主力军,不能仅限于本专业知识的教育培养,而是要拓宽到其它领域来综合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融合应首先注重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内在素质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其本质上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

1.世界观.个人主观意识对其在社会实践活动时有很大的影响,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实践行为.世界观是大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其要求大学生从客观地角度看待世界,充分认可唯物主义哲学的先进观点,以此为标准看待世界的变革发展趋势.教师在指导大学生树立世界观念时,应通过各种哲学理论的讲解,才能让大学生对内在素质有初步的认识.

2.人生观.因各方面条件存在差异性,大学生彼此之间的成长与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对于各自的人生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高等教育引入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生观念,如:引导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等挫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被现实条件所约束等.这些人生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主观意识,规范自己在社会实践里的行为.

3.价值观.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定位,我国自古倡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价值思想.当前,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现实问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如:学习、恋爱、工作等,这根本上是价值观念扭曲所致.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局限于某一个点,忽略了其它方面个人价值的体现.素质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给予矫正,使其以先进的价值思想推动个人发展.

4.道德观.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东方古国,中国自古以来都坚持着发扬传统美德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的道德观念,无论是对其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能够约束个人行为,以理智的观点看待社会;在专业知识学习中鼓励自己,以现实努力获得相应的成果,这些都是高等院校应当重视的素质教育内容.

三、大学生外在素质的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来说,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外在素质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一般情况下,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1.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高校考核大学生个人素质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只有具备较强能力的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高等教育是偏向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领域,其与素质教育既有相似也有不同,把素质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学生个人的发展趋向,以制定更符合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模式.首先,教师要考核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条件,为其选择相对应的能力培训方向,如: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科研能力、策划能力等,都是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而定的;其次,根据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意向,实施针对性的能力培训计划.这是由于大学生最终要走向工作岗位,运用专业知识怎么写作于企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从职业角度执行素质教育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2.行为指导.行为举止反映了大学生青年的文化素养,以及其个人行为能否受到社会群体的认可,毕业后是否能快速地融入到社会中.在专业课程教育上,教师能够从专业知识考核角度开展教育活动,指导大学生逐渐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从多个方面规范其从事专业活动的行为.但是,素质教育里的行为教育十分复杂,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约束与引导,而是要求学生拓宽个人素质的范围,从专业教育、社会环境、个人条件等多个方面完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教师执行素质教育方案需要考虑更多的内容.如:从企业角度考虑,应注重大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其与企业团队能够更好地融合起来;从个人角度考虑,教师更应该注重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等.

素质教育融于高等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研究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动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促进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未来社会经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条件越来越多,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高校必须要重视素质教育活动.除了常规的专业知识教育外,还要建立素质教育平台,从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两个方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个人行为,使其成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