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工业组织领导者

点赞:18020 浏览:816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李苏,1914年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化工专家,化学工业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勤奋好学,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在学术上坚持百家争鸣,在工作上谦虚谨慎,积极进取.他为发展中国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

1932年李苏高中毕业后,受二舅父李方训指教,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李苏在大学重点攻读有机化学,成绩优秀.三四年级期间,他边读书边担任助教,承担学生在实验室的试验管理工作,同时还抽时间担任家庭教师和中学的化学教师,以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李苏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学理科研究所化学部研究生,攻读理论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李苏是一个有强烈反帝反封建思想的进步青年,曾任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组织救国会等进步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金陵大学内迁四川,李苏只读了一年研究生,就在全民动员、抗战救国的感召下,进入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后到四川泸州23兵工厂从事毒气和防化学战的研究工作.

培养大量化工科技人才

1940年,革命圣地延安筹建第一所高等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急需高等教学人才.李苏经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推荐,于1940年6月奔赴延安,在自然科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担任讲师、大学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长,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当时教材比较困难,除采用各高等学校通用的课本,还选用了一些英文本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如淡明的《化学》、达夫的《物理》等.为适应学生基础不齐,学习难度不一的状况,李苏编写了大量教材,悉心讲授,辅导及指导学生做实验.设备、仪器来源困难,实验室的必需实验条件,都由李苏亲自动手筹划和创造.大学本科的教学内容相当于当时国内的正规大学.为了适应战时环境,他们用3年时间教完正规大学4年课程,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李苏因教学有方,1945年被授予教授职称.

1941年徐特立继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后,要求学校教学工作与军工生产、边区建设、农业开发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科学技术干部.同时,将大学部改为多科系,李苏创建并担任化学系主任(后改为化工系主任).他和教师们深入边区工矿调查生产化工产品的资源,边教学,边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是重要而紧缺的物资.李苏深入工厂,协助工厂搞炼焦,以副产的焦油生产化学品及进一步制成烈性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煤焦油分离的研究,将分离出来的甲苯进一步硝化,研制TNT烈性.在原料、药品、仪器设备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苏经过潜心努力,试验几十次,终于研制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这项对当时边区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受到西北财经办事处领导陈云和陈郁同志的表扬.同时,李苏领导全系教师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教学和支援边区生产建设的任务.教师林华,边教学边研制成功急需的日用化学品及边区工业和医疗所需的陶瓷、玻璃等;教师董文立、张温如,先后在工厂研制成功肥皂、酒精等多种日用化学品,支援了边区人民生活需要;教师华寿俊试制成功证券纸,为边区发行纸币起了重要作用.在李苏执教和领导下的5年中,化工系为建设革命根据地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培养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他们绝大多数成了专家和科技、教育、生产建设战线的组织者,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骨干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化工科技人才.1958年5月化学工业部根据指示,筹办北京化工学院,作为一所直属高等院校.李苏担任筹委会主任负责筹建,继而兼任院长.当时既无校舍,又无教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李苏在各方支持下,向各化工科研设计单位和工矿企业抽调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并亲自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请求支援教师;又借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给化工部办公的用房,作为教室和学生宿舍.经过多方努力,当年7月就在全国范围招考录取了600名学生,筹办好3个系,即无机化工系、有机化工系、化工机械系,共12个专业,9月15日正式开学.李苏在开学典礼讲话中明确提出办学方针:要坚持勤俭办学,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此基础上,李苏一方面因陋就简地办学,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筹划设计新的校舍.正当紧张规划设计时,陈伯达指责化工部在城区盖化工学院大楼不对,要停下来,搬到远郊区去,盖“干打垒”.李苏冒着很大风险,没有照办.在化工部部长彭涛的关怀支持下,按原设计方案在北京和平里地区继续完成了学院大楼的建设.现在北京化工学院已设有7个系、两部1所、6室、15个专业;在校本科生3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50多人;教授、副教授200多名.30年来,该学院累计培养了近万名化工科技人才,遍及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成了中国四化建设的骨干.


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化工科研力量十分薄弱.1949年时,全国化工专业科研机构只有一个北京化工综合试验所,一个浙江省化工研究所,科研人员为数甚少.为了集中化工科研力量形成拳头,1953年7月国家将上述两个化工科研机构迁往沈阳,与东北工业部化工局所建研究室合并,组建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该所结合生产发展的需要,加速发展壮大科技力量和装备,1955年底全所职工达2000多名,其中科技人员400多人,从事的科研领域由染料及其中间体扩展到选矿、磷肥、钾肥、无机盐、有机合成、合成树脂、农药、涂料等专业,成为中国化工系统科研力量最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56年化学工业部成立后,李苏任部长助理,继而担任副部长,较长时间主管化工科技组织领导工作.他十分重视化工科研机构建设,大力集聚科技人才,壮大科研队伍,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科研项目攻关,结合生产发展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了全面贯彻执行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实施,组建完整的化工科研体系,李苏受命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组建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相继将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的有机合成和合成树脂研究室迁往北京,建立北京化工研究院,从事石油化工专业科研任务;将无机盐和涂料研究室迁往天津,建立天津化工研究院,从事矿物加工、颜料和涂料专业科研任务;将化学选矿和化学肥料研究室迁往上海,建立上海化工研究院,从事选矿和氮、磷、钾肥专业科研任务;留下的染料和农药研究室改组成立沈阳化工研究院.随着化学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1958年后,又主持将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和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合并,建立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同时在北京组建医药工业研究院,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改组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世纪60年代初期,又主持建立化工机械、合成纤维、炭黑工业几个专业研究所;组织兰州、吉林、南京、锦西、四川几个大型化工基地分别成立了化工专业研究院(所).这些科研机构的建设,从规划到组织筹建方案,从院所地址选择到基本建设实施,从领导班子的安排到科研力量配备,从专业设置到仪器设备购置,李苏做了大量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他还深入基层解决院所建设中的问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问题.历经10年的努力,终于逐步形成化工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体系和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据1966年统计,化学工业部有直属科研院所27个,职工1.4万多人,科研人员4000多人,分别比1955年增加7倍和10倍.

我国化学工业组织领导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工业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