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感恩教育

点赞:17567 浏览:806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爱国、爱家、爱社会等,感恩也是人类应有的道德素质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感恩教育中必须坚持主体性、层次性和全面性原则,坚持理论教育、立足实践教育;坚持传统教育、开发网络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使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 键 词:大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等,这些词语都使人娓娓道来,体现了知恩、报恩的美好品德.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思想呈多元化,在追求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感恩之心日益淡出人们生活的平衡线,欠债不还、杀害父母、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但是如今有些大学生对父母缺乏关怀,在校园里见老师不主动打招呼,任意践踏草地等人的发展应该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发展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一、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思想文化建设的状况.而感恩作为人类的道德品质之一,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更要有高尚的人格.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由此看来,如何做人应是每个人具备的良好品质的集中体现.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在感恩教育的作用下,有利于大学生消除自私自利的心态,逐渐形成爱祖国、爱家人、爱社会和爱自然的良好心理,以致于在行为上表现为关爱他人、关心父母、爱护自然,进一步提高道德认知,内化道德意志,积淀道德素质,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这在大学生身心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这就决定了人的活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与他人、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个人的活动中,应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今社会推崇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道德理念,但是试想一下,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又怎么会给任何人伸出援助之手.“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别人给予的关爱,我们用行动回赠,一句温暖的“谢谢”,一个感谢的眼神,都足以使人欣慰.同学间的相互关心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尊教师长是做学生应有的态度;孝敬父母是做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是作为中国公民应有的职责等而所有的这些都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感恩是在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激发自己产生积极作用的自然、社会和他人所抱有的一种由衷的认可和希望回报的内心状态或行为表现.但是,当前不少大学生出现人情淡薄、人际关系功利化、漠视生命、迷失自我、破坏公物等现象已屡见不鲜,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诸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误导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弱化

家长是儿童的首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和道德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都在温室里长大,得到父母的宠爱,甚至是溺爱,父母对于子女是无条件的奉献,而相对而言,父母却不要求子女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子女的尽孝之心;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家教观念使父母在教育方式上重智轻德,从而使子女从小不懂得体谅和尊重他人.“孩子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对于子女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有些父母虽在教育上也强调要关爱他人、无私奉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追求名利、损人利已的行为对子女所接受的价值观产生偏差,这容易导致子女逐渐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造成感恩意识的弱化甚至是缺无.

试析大学生感恩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学校教育的失衡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荒芜

“学校是道德品质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德才兼备品质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学校在育人理念上重视学生文化成绩而忽视其品德水平,一味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常常被压缩课时,让位于专业课,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爱祖国、爱他人、爱社会的思想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言行不一,这就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为人师表的形象,造成大学生意识的混乱;学校一味的以追求学习成绩为目的,极易造成同学之间为取得优异成绩不折手段、关系冷漠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感恩意识可以说十分荒芜.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出发,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综合实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理论教育,立足实践教育

同志曾指出,知识分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没有同实践结合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开展感恩教育中,既要注重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强调行为养成,实现知行统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验在道德教育过程各环节中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道德认知的催化剂、主体情感的生长剂、道德信念的稳定剂.”因此,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巩固和强化理论教育的成果,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在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等方面接受熏陶,使其情感得到升华,真正提高思想实现觉悟和认识能力.感恩最终目的是要使其在思想上知恩,在行为上报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开展“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环保行动”等来加强感恩意识,最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重庆三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