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趋势

点赞:26353 浏览:1203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历史的演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演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一代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民群众和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历史.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概括性的回顾,并在近年来经济学界百花齐放的背景之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趋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02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家族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财富和生产关系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七世纪.在工厂手工业时代,由于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以及各欧洲封建民族国家的不断形成,整个社会对于一种能够解释社会财富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并能够向国家政权提供富国强兵的方略的科学产生了迫切需要.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西方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蒸汽机的轰鸣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和力量对比的改变使工业文明之下产生的现代工人阶级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以此指引他们改变社会发展的不公正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初期,工人处于社会生产当中的被剥削地位.工业社会当中,广大工人阶级沦为了机器的附庸,被按照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和管理起来,工人阶级还要忍受长时间的劳动,但他们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大行其道的环境之下,工人们不得不面临十分严酷的劳动状况,食不果腹,饥肠辘辘,还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倍受压迫的无产阶级需要在一种科学理论的指引之下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旧有面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一种怎么写作于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无产阶级能够用这种科学理论作为武器指引自己的革命行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引之下,世界无产阶级很快就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工人运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组织——无产阶级政党,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逐渐改变.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其创始人在吸收了人类历史所产生的众多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之后创立的,在其创立过程当中,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又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吸收.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经济运行的充分观察,结合传统经济学的概括分析方法,塑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发展规律的总结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论断.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可以在实践基础之上得到不断补充和发展的科学.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形态逐渐被垄断资本主义形态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取代.各种垄断组织最终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帝国主义的社会发展状态,在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列宁通过自身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工作实践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升华,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著名论断,并正确总结出了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重要特征,这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质的飞跃.

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垄断组织的统治之下,产生了各个资产阶级垄断集团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尖锐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相对薄弱的环节.列宁最终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某一个国家实现单独胜利的观点,这种一国胜利理论不仅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推动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终于,在列宁的英明领导之下,俄国人民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带领俄罗斯人民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验,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

三、二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有一国走向多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的国家被同时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实践当中被不断地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作为一种指导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而广为传播和使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需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管理体系.同时,不同国家由于基本国情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人民的心理素质等因素千差万别,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实践当中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


其次,为适应这种实际要求,不同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都进行了相应的工作.苏联在一五计划开始之后逐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出版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规律,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之中.苏联自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就开始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改革,包括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尝试使用物质利益原则激励生产.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社会生产管理的措施的推行,使得苏联的经济建设局面出现了很大的改观.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依旧存在商品经济,已经成为了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的共同认知,这些有益的经验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下不断发展的体现.中国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当中,也对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就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