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评估

点赞:24815 浏览:1101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6-000-06

摘 要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环境的快速恶化和能源的进一步枯竭,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势在必行!建筑业作为资源与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建筑中的节能减排,备受社会关注,而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其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城镇化建设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绿色建筑的特殊性,其建造比普通建筑具有更大的风险,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绿色建筑的大课题之下,着重针对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的跨国项目中的风险评估进行探讨研究.在阐述绿色建筑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对比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专家商磋和数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重要风险因素.希望能激发更多对相关课题和领域的探索,又能够为跨国项目中的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评估的相关参考.

关 键 词国外施工企业绿色建筑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城市化发展的高速进程下,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状况,并进行深刻反思: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特征的粗放式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视自然资源的限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的经济发展,遭到众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论点被相继提出.

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建筑业、工业、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占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其中建筑业几乎占到50%,远高于运输业和工业领域.据住建部预测,受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2005到2020年的15年间,中国的城市建筑新增面积将达到150-200亿m2.[1]基于建筑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以及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建造、推广绿色建筑成为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它能够缓解建筑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矛盾,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带来成功的建造经验,促进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完善,进一步增强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据我国的国情,必须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正确评估,当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未能及时预见的阻碍,影响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本文意在对比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对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督促施工企业能够对中国的绿色建筑有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尽快转换角色,投入到中国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案,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确立.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轨.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内容;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目前,国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成本节约、技术科研、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1996年,我国在“九五”发展计划中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建设部于2001年正式启动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2002年底,国家科技部立项,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推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GreenOlympicBuildingAssesentSystem)》;2004年设立的“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我国真正地进入绿色建筑的推广阶段.

2006年3月,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颁布《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此后,相继出台一系列规范,逐步完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绿色建筑的内涵、相关政策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上,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方向,国内的绿色建筑研究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2.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学者布莱克及蒙顿率先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的包括互相不信任的行为、员工间的冲突行为等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行为进行研究.“风险管理”一词是在美国学者格拉尔的调查报告《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1952年)中被首次提出.1955至1964年间,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正式诞生,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84年,Tyebjee&Brun率先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美国第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此后,许多学者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建设项目成功识别、规避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不安风险因素.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研究起步依然较国际晚,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是始于风险决策.80年代初,周士富教授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使用“风险”一词.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其理论体系的确立,为后续学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风险管理日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二、绿色建筑风险管理概念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将绿色建筑定义为:通过节约资源和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建筑,其特点是有舒适和优美的环境.[3]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则明确定义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4]

“绿色”概念即3R概念:①减少环境污染(Reducingenvironmentpollution);②减少资源消耗(Reducingresourceuse);③减少能源消耗(Reducingenergysourceuse).绿色建筑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内涵,即保证建筑物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兼顾建筑物本身的坚固、实用、美观要求的同时,又要求建筑物本身及其建造过程具有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污染少等特点.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内的延伸,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建筑的基础思想是以人为本,极力提倡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发展,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概念贯穿全寿命周期,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区别于一般建筑主要在施工以及使用阶段需考虑其社会影响,绿色建筑从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再到项目的回收利用,这整个寿命周期都与人类、自然和社会有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在建造中应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绿色建筑的建造对绿色技术有较大依赖,必须有先进的绿色技术提供支撑,其最终的效益良莠不齐,也由权威的评价体系进行鉴定检验,区别于普通的建筑项目建造.可引入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由绿色专项咨询工程师负责绿色目标方面的监理实施.

绿色建筑收益主要来源于建筑后期使用中的成本节约,以及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绿色设计可带来的财政收益――节省能源、促进就业以及国内生产力增益――在建筑物的有效生命期内(50年)大概每年每平方英尺可节省50至70美元,这将是兴建绿色建筑所需额外费用的10倍.[5]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正与普通建筑逐步拉近,绿色建筑的未来价值潜力无限.

(二)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某种损失的不确定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种类不确定;二是这种损失是否存在是不确定的.

风险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和无形性等,总是客观存在于工程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不确定性给风险的防范增加多重难度.风险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又是事先难以准确估量的,不可轻易忽视.加之,绿色建筑在理论及其应用实践上,未形成成熟的建造体系.全生命周期来看,从前期的规划决策到最终的资源回收,环节越多,不可控因素也就越复杂,其风险相对普通建筑要大得多、难的多,风险识别评估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风险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破坏,努力防范、减少、转移和分散风险,最终实现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存在,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美国系统工程研究所把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沟通.本文着重风险的分析评估方法.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定性、定量分析,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等.

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评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绿色建筑行业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以后,各国纷纷开始重视推动降低能源消耗的决策.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定节能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推行经济激励政策.列举美、英、日三国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普遍做法.

1.美国.

美国大部分州目前执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建立并推广至今.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LEED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LEED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达到建筑的绿色化要求,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调整形成相互补充,它考虑各地的实际差异.[6]其评估体系大框架由五大方面构成: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铂金级、金级、银级和认证级四个认证等级.由于采用的是第三方认证机制,增加了这一体系的信誉度和权威性.

美国除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法律以外,也强调自愿性的项目.比如,美国在1998年启动的“能源之星”项目,激励节约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它作为一种节能的认证标识,包括建筑物的节能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能源之星”解决了消费者与开发商间的信息不对等,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绿色建筑.

2.英国.

英国作为较早发展绿色建筑的国家之一,其推广手段是以强制性为主.《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entMethod)》作为全球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RE)于1990年提出.BREEAM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它是全球唯一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6]BREEAM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管理、健康和舒适、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利用含生态、垃圾、污染,由至少要有两位注册评估师对绿色建筑项目出具评估报告,并根据总体综合打分和评级(通过、良好、优秀、优异或杰出).3.日本.

2002年,日本国内由政府、企业和学者联合成立的“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创建亚洲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估体系(CASBEE,ComprehensiveAssesentSystemforBuildingEnviromentalEfficiency)》.改评价体系以各种用途、规模的建筑物作为评价对象,试图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分为“建筑环境性能、质量”与“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两个主要部分,采用5分评价制,满足最低要求评为1分,达到一般水平评为3分.

与“能源之星”相类似的,日本政府施行了环保积分政策.两者都是自愿性政策,不同之处在于:“能源之星”是针对节能产品与建筑的标识,而住宅环保积分是在民众修建改造环保住宅时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购写券,是一项激励民众消费的政策.

(二)国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国内目前并没有形成像LEED这样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主要依据的是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该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其中具体指标由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部分构成,将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套体系对绿色建筑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涉及项目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并分别从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但这一体系仅针对奥运建筑进行评估,还不能推广至所有类型绿色建筑.

实际的运行中对法律标准解读因人而异,名为达标的绿色建筑实则不能完全达到绿色节能减排效益的建筑难免存在.绿色建筑不能够准确评估,缺少政策保障,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除此之外,有关政府和部门还未出台一些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

(三)国内外行情对比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仍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目前实行的法律法规从数量、涵盖范围看急缺广度,且完整性、系统性看更缺深度.这一国情给中国绿色建筑建造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于刚刚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还不能够掌握中国的市场,一时难以实现由原本外国建造背景下的认知向中国市场大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行情认识的大转弯.

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尚未被提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仍较多的采用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虽然国内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年均的认证建筑增长数量还是不容小觑的.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中国大陆通过美国认证注册的项目总数已达到个1638个,累计9622万平方米,去年增长数在除美国的海外国家之中位列第二.[7]

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绿色建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而这一庞大的市场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世界各国的优秀绿色建筑建造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建设.再看时间上的纵向发展,近十多年中,中国大陆地区绿色建筑注册认证数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绿色建筑在中国的行情不仅仅是前景展现,关键论证了其续航力十足.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吸引到这一领域中来.

四、绿色建筑项目风险清单

绿色建筑除了一般项目所具有的普通风险因素以外,还有着特殊的绿色风险因素.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外施工企业承包商的角度,探讨绿色建筑项目相关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

(一)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因素

提出影响承包商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根据本文关于绿色建筑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行业概况对比,针对国外施工企业的特殊条件,对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进行强调.

本文将着重分析承包商的风险与外部风险,按风险内容分成: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万欣、秦旋在其《基于实证研究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8]一文中通过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62项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清单.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手段得出风险重要性排名前15的关键因素.文中与承包商有关重要风险如:承包商管理能力差、缺乏有绿色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不仅适用于普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承包商,也同样适用于外国的施工企业.这些因素与两者分别的关联性差异也不尽相同,将被纳入清单之中.

诸如“缺乏与设计单位沟通、配合”风险,虽对普通企业的影响不大,但国外施工企业的施工模式、管理模式不同于国内的企业,不能和各相关方顺利沟通、配合,将可能对绿色建筑的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风险.综合考虑将其纳入到风险清单.

绿色建筑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对企业自身的资金储备与周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资金风险”列风险清单之中.同时增加“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相关的风险等未涉及的风险因素.

自然风险的适用范围较广,包括绿色建筑项目与其他的普通建筑项目.因此,这类风险在本文中将不予讨论,突出针对外企与绿色建筑项目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为主.

(二)项目风险清单的制定

提出风险清单,将以此进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本文综合三种类型共13个风险因素建立评价模型.三大类型为:管理技术风险因素、政策法律风险因素和经济市场风险因素.

管理技术风险包含有7个风险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成本估计偏差、工期风险、安全风险、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对业主的绿色要求理解偏差、与设计单位/分包商/监理单位协调不到位.政策法律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变化、缺乏绿色建筑保障制度.

经济市场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外汇风险、企业资金风险、建材、设备风险.

五、绿色建筑开发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提出的.先后被应用于多方面研究领域,成为现今重要的决策分析方法之一.层次分析法将与决策有较大关联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具体层次,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广泛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把研究问题所含的要素进行分组,每一组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若干中间层(准则层)、最低层(措施层)的次序排列起来.

最关键的步骤是构造判断矩阵,即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而言,评定该层次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矩阵形式为:

根据“1~9比率标度方法”(如表5-1),对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完善判断矩阵.一般而言,表中赋值是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三者加以平衡后给出的.

表5-1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含义

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稍微重要

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明显重要

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强烈重要

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极端重要

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如2属于同样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

倒数因素i与j比较判为bij,则因素j比i比较判为bji等于1/bij

层次单排序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k,计算满足

(5.1)

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5.2)

层次单排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本层次与上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这一求解过程可借助YAAHP软件进行辅助计算以减少计算量.

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查各因素的权重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1)由上述求得的特征根求CI:

(5.3)

在上述(5.3)式中,当CI等于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愈大,就表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

(2)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见表5-2.

表5-2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

RI000.580.91.121.241.321.411.451.491.521.541.561.581.59

(3)当阶数大于2时,求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

(5.4)

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判断矩阵.

最后进行多层次的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本层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值.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还有层次总排序,是针对具体的方案层而言的,即判断各方案在这些措施层面下的效益总和,从而进一步进行方案的优选决策.本次的模型构建,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选择,故不需要用到层次总排序,具体的排序方法不再赘述.

(二)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1.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

以评估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风险为决策目标,前文列出的风险因素清单建立准则层与措施层.层次结构模型如图5.1.

图5.1层次结构模型示意图

分别对三个准则层要素建立判断矩阵.

2.专家信访确定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

考虑到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对于调查对象的身份及其权威性难以把控.为避免各种偏差数据影响到最终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故在此处改用专家信访的方式,缩小调查对象人群分布,提高权威性.

通过对数位专家的信访,综合多方意见,获得影响绿色建筑各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标度,如表5-3、表5-4、表5-5和表5-6.

表5-3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1

管理技术类技术管理成本工期安全经验人员业主要求单位协调

技术管理1498357

成本1/41651/323

工期1/91/611/21/81/61/4

安全1/81/5211/71/51/3

经验人员1/3387145

业主要求1/51/2651/413

单位协调1/71/3431/51/31

表5-4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2

政策法律类法律法规政策变化保障制度

法律法规137

政策变化1/315

保障制度1/71/51

表5-5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3

经济市场类外汇资金建材设备外汇11/54

资金518

建材设备1/41/81

表5-6准则层要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

管理与技术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经济与市场风险

管理与技术风险176

政策与法律风险1/711/2

经济与市场风险1/621

3.层次单排序.

(1)计算表5-3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5.5)

特征根(5.6)

(5.7)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管理技术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技术管理成本工期安全经验人员业主要求单位协调

权重0.4010.1350.0220.0310.2500.1030.058

(2)计算表5-4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5.8)

特征根(5.9)

(5.10)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管理技术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保障制度

权重0.6490.2790.072

(3)计算表5-5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5.11)

特征根(5.12)

(5.13)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经济市场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外汇资金建材设备

权重0.1990.7330.068

(4)计算表5-6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5.14)

特征根(5.15)

(5.16)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要素管理与技术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经济与市场风险

权重0.7580.0910.151

4.多层次排序.

综合准则层与措施层的权重,进行多层次间的排序,计算最终权重,获得总风险排名如表5-7.

表5-7风险因素总排名

名次风险因素分类权重名次风险因素分类权重

1技术管理管理技术0.3042经验人员管理技术0.190

3资金经济市场0.1114成本管理技术0.103

5业主要求管理技术0.0786法律法规政策法律0.059

7单位协调管理技术0.0448外汇经济市场0.030

9政策变化政策法律0.02510安全管理技术0.023

11工期管理技术0.01712建材设备经济市场0.010

13保障制度政策法律0.007

由表5-7可知,企业自身“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及“资金风险”三个风险因素分别位列风险因素排名的前三位.政策法律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一风险排在第六位.由此可见,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与经验人员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影响较大,如建材、设备和保障制度这类外部因素则相对影响较小.因而,国外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应更多地重视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及时制定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六、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法,而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管理技术风险的对策建议

企业在管理与技术上的风险是众多风险之中相对重要的风险类型.对这一类型的风险防范要求企业应重视与绿色建筑相关经验人员的聘用和专业培养,提升企业整体业务水平.或是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在具体的绿色建筑项目中,与有资质的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公司协作,指导项目中与绿色施工技术相关的建造工艺.企业还应注意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工程款结算的方式和时间、工程量清单等的核实进度,对施工成本应进行详细认真的核算,避免陷于被动.

(二)政策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外国企业刚接触中国绿色建筑项目时,就应对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总体上把握.在合同签订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核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企业应关注政府政策决策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经济市场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工程项目风险中存在着不少不可控风险,可通过合理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即通过增加承担项目风险的相关利益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中单位个体风险的目的来分解风险、降低风险;在资金储备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市场等因素的波动,提前预留出必要备用的资金,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与损失.

七、结论

1.通过对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说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与行情的对比,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

2.结合绿色建筑特色,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将影响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次的权重赋值,计算其最终权重,得出影响外国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三项关键影响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和“企业资金风险”.

3.在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希望企业在绿色建筑项目中重视风险的规避,保障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

l-releases-ranking-top-10-countries-leed-outside-us

[8]万欣,秦旋.基于实证研究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J].建筑科学,2013.29(2):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