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出国!工作!

点赞:2150 浏览:59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毕业前夕,22岁的武融又去了一趟,正式入职手续.

5月的时候他已经去了一次.在位于都中心区域日本皇宫附近的三菱商事总部,这家公司按照传统,为所有即将入职的新员工举办了一场“恳亲会”,算是为他们今年9月开始正式工作做预热.武融也是其中一员.三菱商事的前辈带着他们参观了三菱史料馆和六义园等与公司和财团历史有关的地方.对于武融来说,一切充满着新鲜感.

他第一次去则是在半年前,当时三菱商事安排这位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到总部参观.他是这家公司今年从中国的大学直接招聘到的两名毕业生之一,这也是三菱商事第一次直接从中国招聘毕业生.2011年11月,武融同时收到了三菱商事和去法国读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研究生的Offer.那时,这个大二就决定毕业后出国留学的男生在“读书还是工作”这个问题上很是纠结,拿不定主意.

但那次之行让他最终做出了决定.在这次参观中武融认识了几位同样来自中国的员工,他们都是前几年以留学生的身份加入这家公司的.从前辈们口中,武融了解到这家公司在日本经济社会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目前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中规模最大的.并且从在日本国内的就职意向调查来看,无论是针对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就职的人,三菱商事也始终是前三的选项.

这让他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憧憬.更何况,公司针对新员工会有一整套培训体系,包括入职培训、海外轮岗、导师带教等,针对外籍员工则会另外提供日语的VIP班学习课程.

近些年来,无论是总部在欧美、日本的跨国公司,还是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都开始为中国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海外工作岗位.这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可以像武融一样,把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地点选在国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严欢就为自己“积极争取”到了一份去到拉美地区的工作.她入职的公司是中兴通讯,未来五年,严欢将先后去拉美地区和西班牙担任派驻地的商务经理,负责产品在当地的定价.

如果是在两年前,这位杭州姑娘大概会毫不犹豫地留在国内.通常而言,语言类专业的学生有更大的几率去国外工作.考入上外后,严欢曾经从学长学姐那里听过不少有关海外生活的感受.但当时只要一提起“外派工作”,她就马上联想起拉美地区不如意的生活条件.

转折发生在她的大三暑检测.严欢做了上海游泳世锦赛的志愿者,负责跟来自西班牙和拉美国家的运动员联络.她发现,自己虽然已经能流利地用西班牙语交流,但要真正认识西语国家,还是得去当地.“那些运动员朋友成天跟我说他们国家的食物、民俗,还有有意思的博物馆和教堂,我要是在中国,就不可能亲眼见到了.”之后,严欢就放弃了原本已经在准备的考研计划.

大四开学后,中兴通讯成为了第一家在10月校园招聘季里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外派员工的公司.这家公司的招聘节奏很快,宣讲会当天就进行了笔试,随后的两天安排了三轮面试,第四天就发了Offer,要她去签意向书.

没过多久,严欢所在的西语系班上50多个同学,除去读研、出国的1/3,剩下的30多个中有一半以上已经与中石油、中石化、中铁集团、中国路桥、华为、中兴等中资公司签下了去西语国家最密集的拉美地区的外派就业协议.

严欢甚至在班里宣布:“我们以后的同学会都可以直接在拉美开了!”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张仁伟说,华为、中兴通讯、中石油、中铁集团等中资公司大量招聘应届生去海外工作的举动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些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发展产生大量人才需求,仅仅依靠有经验的人员并不能弥补这个缺口.

来自跨国公司的情况则会更复杂一些.日本亚洲人才计划AHRP(AsiaHumanResourceProject)则把近年来日本企业积极来中国招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需要、企业内部思维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和开发中国市场潜力的需要.

不同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固然能够为公司注入活力,但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经验上的积累—尤其在面对一个很不一样的市场时.二三十年前,当那些来自欧美和日本的跨国公司陆续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国际经验”和“本地人才”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第一批从总部被派来建设中国内地“代表处”的人员带回的总是让人又激动又沮丧的消息—好消息是,这里还没有相关的业务、类似的产品,“巨大的市场!10亿消费者”;坏消息是,“这里的人也并不知道怎么开展我们这样的生意.”

毕业!出国!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石油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些公司不得不花费巨大精力去弥补这种鸿沟.例如一向推崇内部培养机制的宝洁花了16年培养出了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总经理—据说那位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毕业的女生在1992年加入宝洁市场部洗衣粉部门时,既不会看AC尼尔森的报告,面对外国上司也说不出一句英语,对生意则几乎一无所知.当然,宝洁后来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种人才培养的投入是值得的.


但是把一个外行人从头培养起来的风险太大了,有时候它们也根本等不起.在那个年代里,既有能力贯彻国际总部策略又熟悉中国市场的人才在中国内地十分稀缺—业务经验不足,对跨国公司总部的管理原则和执行方式都不熟悉,况且语言也是个问题.于是,许多公司不得不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华人文化圈背景的中层管理者派来中国市场,配合总部的最高层开展业务.这后来也导致了许多早年加入外企的本地公司人最后遇到了“玻璃天花板”的情况—最高层的职位往往是外国人,或者非中国内地的华人.如果是在给人留下保守印象的日本公司,这种情况在中层岗位上就会显著地表现出来.

但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与当年早已大不相同.语言能力过关、在陌生国度有独立生活的经历、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等有了这些以后,他们甚至还表现出了野心和.而这在公司看来,恰恰可能是一种值得挖掘的潜力.

今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的朱爽将前往一家总部位于的日资银行总部,开始至少七年的海外工作生涯.大约八个月前,在通过了一轮笔试和两轮面试后,她独自在京沪高铁上待了将近5个小时,去参加这家银行设在上海的一场最终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