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

点赞:29059 浏览:1398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审计也由传统的效益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型.文章通过分析绩效审计的概念,阐明了绩效审计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剖析了我国目前绩效审计的现状,最后对如何进行绩效审计创新做出了相关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 键 词:绩效审计创新意义现状策略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在各方面也要有所创新,由传统的效益审计转向绩效审计,否则很有可能不但不能起到怎么写作社会的作用,反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什么又是绩效审计呢?绩效审计强调的是经济性、效率和效益,它是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审计机构或人员依规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监督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的活动.

一、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首先,现今政府各部门都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开展绩效审计,定期审计监督各部门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不但能够预防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而且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其次,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扩展了政府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经济资源越来越紧张,而开展绩效审计,则能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后,全面推进绩效审计,能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其使政府以最经济、最有效地方法使用管理资源的功能则正是政府须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要求的体现.

二、绩效审计的现状

(一)目前的审计监督体制与绩效审计工作不匹配

行政监督模式的特点是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它是目前我国采用的审计监督体制.但是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审计机关的“实权”,只有审计报告在提交政府审查取得同意之后,审计机关再以政府名义向人大汇报,然后才能公布审计报告,这样不但缩短了审计报告的时效性,而且通过层层审查后,很多问题可能会被隐瞒,这些都不利于绩效审计的发展.

(二)审计结果的建议性不强

上述的绩效审计体制决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使得我国审计的独立性有所削弱,这就造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公正性,也导致审计结果某种程度的失真,难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也为实现绩效审计促进政府最有效利用资源的目标增加了难度.

(三)缺乏明确的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体系

开展绩效审计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我国的审计规范尚未建立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审计准则,虽然其赋予了审计机关监督职能,但主要是针对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同时,我国尚未有一套完整的通用性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审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虽然审计方法和技术不统一加大了审计人员在工作时的自由度,但也增大了审计的风险性,有时候即使审计机关和人员做了大量的审计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但忽视了审计人员的辛苦成果,甚至可能导致审计结果的歪曲.

(四)缺乏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长期以来,审计部门中的人员总体上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审计人员仅是掌握财政财务审计知识与技能,缺乏工程、信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甚至完全不了解,但绩效审计和审计对象的多样性要求审计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掌握与审计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上述两种情况的落差使得审计人员难以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从而加大了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

(五)审计取证手段和技术方法落后

在进行绩效审计时,不但缺乏证据收集的标准和方法,而且审计证据的收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审计手段与技术方法比较落后,目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分析法复核等,在审计手段上有的地方、单位还主要是依靠手工操作,计算机也只是运用在草拟相关文稿及归集数据,很少应用于审计软件包等信息化手段.

绩效审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绩效审计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策略

拓展绩效审计目标,加强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广义的绩效审计的目标是责任中的效率责任、效果责任和管理控制责任等,还有报告责任中的经营活动报告与经营目标报告.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时怎么发表展潮流,绩效审计应拓展创新其目标,以促进科学配置、使用、利用资金和资源,提高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政府应鼓励各界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加强对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如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主题研讨会,并把结果公布出来,以便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中有科学、可靠的理论做支撑.

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的内容应以“5E”作为核心,而绩效计量标准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一般原则.绩效的计量应针对绩效的基本内容进行恰当的界定.随着绩效审计的发展,绩效的计量方法从最初的单一的财务方法到现今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统计方法等.这样可以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将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或者可以根据细分后的绩效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计量方法.在评价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要逐步完善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创新绩效审计工作方式方法

将事前审计与跟踪审计相结合.审计人员可以在事前或这者事中就介入被审事项,进行审计;跟踪审计是一种新型审计方式,它全面有效地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监控.绩效审计应保证事前、事中与事后都有审计工作的介入,这样既可以降低出现问题的风险,而且在出现问题后,也能够更快地查出症结所在,从而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不但要合理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更要有所创新,加入一些合适的辅助方法,边开展账面审计工作边进行调查,尤其注意对那些非会计资料的审计.

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绩效审计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绩效审计的成果.绩效审计报告一定要实事求是,用词要精确,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应该要明确表明,并深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提出实质且有效的建议.公众有知情权,应该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所做的绩效审计报告和绩效审计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发布,这样可以提高绩效审计的透明度,保证公众知情权,促进建设文明社会.

提高绩效审计人员的素质,改善人员结构

绩效审计对审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更加的专门化和精细化是现代审计职业发展的一种明确的趋势.建立绩效审计职业制度有利于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与绩效审计职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怎样建立注册绩效审计师制度,注册绩效审计师的业务范围、能力框架管理和考核,职业素养以及深造等.还可在招纳审计人才时,多考虑有复合背景的人才,或者直接招其他专业的人才再进行专业的审计培训,也可以探索建立利用外部专家制度.


(六)加强绩效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

由于目前开展绩效审计内外部都存在问题,外部环境还不完全具备,内部条件也不成熟,因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在审计时对绩效审计的风险还不够重视.为了绩效审计的顺利展开及其审计效果,应该加强绩效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可以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体制,并向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发布能降低绩效审计风险的注意事项.

(七)建立完善法规

要想开展绩效审计,法律法规是关键性的问题.完善的绩效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不但可以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利用法律漏洞牟取不法利益的行为.政府近年来颁布了很多相关文件,也确实完善了绩效审计体制,但其主要还是针对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为创新绩效审计,首先,应制定绩效审计准则与指南,明确并详细规定绩效审计的各个方面;其次,应成立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协调领导机构,可设立绩效审计发展委员会或绩效审计准则委员会,同时可吸纳各方面代表组成咨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