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点赞:33088 浏览:1548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对传统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剖析并依据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提出了“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关 键 词: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双轨仿真

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的就业状况,相应地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改革和探讨的问题.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普通高校的压缩版,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独特的、专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也停留在是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体系模式.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性课程体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工学结合”培养思路没有贯穿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中;

(2)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不够强,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3)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4)“教、学、练”课程教学方法未能得到很好地运用;

(5)教学主要还是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蓝本模式组织;

(6)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停留在偏理论、轻实践的体系;

(7)“双证书”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程度、方法与考核制度还不够深入完善;

(8)学生不能适应会计岗位的需求,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性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体现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无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寻求学训循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性课程体系,重构可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和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实现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这对于为社会培养能从事会计电算化技术岗位群的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2.“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及体系构建

2.1建立“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企业财会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了“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其中所列示的企业是以我院具体实施情况为例).“工学结合”是指与学生今后财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校内仿真和企业真实项目教学,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企业职岗实习、校内仿真实训、专业强化考证、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双轨仿真”是指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贯穿会计手工仿真处理与会计信息化仿真处理的“双轨”并进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

2.2构建满足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应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企事业单位财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依据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具体参见图2及图3所示.


3.“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新的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突出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训循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特征;

(2)教学全过程体现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理念;

(3)“教、学、练”课程教学方法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4)体现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并重的特点;

(5)体现学校教育和会计实践并重的特点;

(6)体现学习指导和职业指导并重的特点;

(7)体现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特点;

(8)课程体系突出了技能培养;

(9)课程体系结构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衔接;

(10)课程体系结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学结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为使“工学结合,双轨仿真”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得到保障.

4.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为使“工学结合,双轨仿真”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将切实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法,教学中逐步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法,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真实工作情境中教、学、做,强化实践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等有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中;与企业财会专家一起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体现工学结合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