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

点赞:5170 浏览:134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预期,这直接关系到其就业的成败,本文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对广东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情况进行调查,试图为构建一个应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现状的长效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关 键 词: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就业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从2008年至今,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劳动力市场近十年来的供求关系呈现出总量过剩、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的现象,这次危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依附性和外向型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局部地区、行业的就业形势进一步紧张已经导致整体就业形势更加趋紧.而目前中国城市劳动力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持有大学学位,中国已经呈现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的影响分析

1.2001年-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受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自2001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逐年攀升,但就业率却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现实的数据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矛盾严峻的态势.

2.金融危机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求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危机形成新的就业问题,社会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层次需求改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亟待新兴高端人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有力地冲击了依附于外国进口的初级生产加工制造业,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弱势:民族企业发展力量弱小,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狭小,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企业.

(2)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经济收入是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此次问卷调查,对受访者进行了“毕业后求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30%,北京24%,广州22%,深圳17%,成都7%.表格显示的是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以及被调查的毕业生择业地区的选择情况.

二、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变化的现状分析

1.职业取向的基本模式

职业取向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职业、追求职业及其所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主观向往.它既是人们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根据高校毕业生职业心理取向的模式的不同,可以将职业取向划分为:自我中心模式、环境中心模式(包括职业、岗位中心模式;组织中心模式;家庭中心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等).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的现状分析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调查中,76.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广东地区或家乡择业,并且抱着“只要成功就业就好了”的心态,忽略了岗位的发展前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没有准确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

(2)职业选择存在趋同性、集中性.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选择的职业不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科研、技术岗位,而是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这一类当前社会地位较高的岗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在调查数据中只有8.26%的毕业生会选择商贸类的岗位.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已经从前几年崇尚经贸等热门岗位逐渐回归为“铁饭碗”的争夺战.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高校毕业生职业取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职业核心竞争力弱.在调查中,毕业生指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或能力主要是“.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则是“相关工作和实习的经验”.现在的许多毕业生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圈,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铺垫.

(4)职业期望水平过高.据调查显示,66.25%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期望工资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对职业要求期望过高,薪水要求高,就业地区位置要求高.这一心理导致一些毕业生错过好岗位,造成岗位竞争地域的不平衡分布.当问及毕业生的能力缺陷时,调查结果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目前的毕业生能够术业专攻的并不多,在专业知识不牢固的前提下,就业必然会碰壁.


(5)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调查中,有58%的高校毕业生有创业的意向,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还是极少数人.近年来,在国家创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一些毕业生毕业后趋向于自己创业,这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毕业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自己创造岗位来降低失业风险,同时也促进新的岗位形成,带动社会就业.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见.